首頁/ 汽車/ 正文

關於“卡脖子”問題

原本計劃“「行業透視」從晶片產業態勢看未來中國經濟競爭策略(二)”:競爭策略。看到一則關於中芯國際技術人員薪酬的問題,決定先研究如何解決中芯國際問題,為此透過國資委“國資小新”公眾號私信方式向國資委提出相關意見。由於私信只能接收兩條資訊,最後只發送開頭。待回覆後如何傳送全文資訊。

偷懶直接貼上打算髮送國資委資訊,敬請大家指正。對於“卡脖子”問題,本人的態度是:哪有什麼卡脖子問題,都是自己卡自己的脖子,盲目模仿,只引進不吸收。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應是實現原理這一層級上自主可控、駕馭自如。

尊敬的國資委領導:

本人系晚期腫瘤患者,工商管理碩士,長期從事企業營運管理工作,其中近二十年企業高層管理經歷。在腫瘤確診之初,本人誓言在有限的餘生努力透過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祖國盡最後一份貢獻。三年來雖然腫瘤放化療帶來諸多不適,但仍努力兌現承諾。下面就央企管理相關問題建議如下:

一、建議起源於個人對如何應對美國晶片法案所作的分析。個人對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有信心,認為晶片製造基本原理已經駕馭自如,假以時日,透過技術迭代能快速趕上,很樂觀估計二年內可達到行業主流水平。但是當我看到中芯國際技術人員薪酬時,徹底失望。據報道,臺積電技術人員平均薪酬46萬,中芯國際不13萬到。對晶片製造而言,天才很重要,但是工程師也很重要。

從中芯國際薪酬水平看,技術上完全依靠梁孟松團隊,自主探索幾乎完全沒有。從管理團隊經歷看,董事作用似乎只有一個:合規,至於發展、戰略、績效、人力資源等,幾乎完全放任。

二、據說中芯國際不在國資委管理範疇之內,但是中芯國際所反映的問題在國資委下屬企業仍然存在,並且比較嚴重。從中芯國際存在的問題上我認為國資委在履行職能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獨立自主”的經營原則問題

這裡所謂“獨立自主”是相對“對外引進”而言,與馬斯克所說的“第一性原理思維”很接近。很多企業只“引進”不“吸收”,只是簡單複製摸仿而不是從原理上充分掌控。曾聽說一個事例,某知名高校教授帶領學生考察國內某汽車廠對日本引進原裝發動機裝配和仿製。企業設法復現日本發動機各種技術引數和標準,最後仿製成功,看起來和原裝發動機沒什麼差別,但是實際執行效能和可靠性遠不如原裝機器。最後包括教授在內大家得出結論:材料技術跟不上,發動機很複雜,很難追趕得上日德水平。找到理由最後不了了之。

基於本人在企業管理經驗,這根本不是材料問題,更不是因為發動機技術高不可攀不可逾越,而是方法和思想問題:包括材料、員工技能等因素在內,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完全相同,對於發動機這類需要精細調控的產品來說,單純“復現”絕對不可能成功。只有從零入手,從基本原理入手,按照本國材料特徵調整工藝引數,才能確保最終成功。這方面,飛機、航天的發展是最好的例證,汽車行業是典型的失敗案例。

中央政府一再強調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我認為不單是能夠提供某種產品,二是在原理這一層級上能夠做到自主可控、駕馭自如。包括央企在內很多企業將技術表面化。

2、董事會職能不到位

同樣是汽車行業,當前正在發生的重大變革是新能源車強勢崛起,反觀上汽、一汽、東風等,幾乎全面缺位。幸好這些新能源車企是中國企業,如果是美國日本,在當前全球形勢下,是重大危機。

誰為戰略負責?當然是董事會,但是從實際結果看董事會履職不到位。從董事選聘、戰略制定、戰略稽核、戰略實施等,央企在公司治理方面我認為有待進一步深入和完善。

3、績效考核形式化

上汽、一汽、東風在新能源汽車變革嚴重缺位,個人預測兩年內企業經營可能陷入困境。而在2021年央企考核中,一汽、東風考核結果為A類。最近看到中央政府就落實八項規定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從中可以感受到中央政府工作作風很踏實,但是從國資委所進行的央企考核情況看,我認為國資委工作作風有待改進,不只是績效考核,還包括人事任用等很多重要方面。

4、推進科學管理,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企業微觀層面如何衡量中國企業和美國、日本、德國企業相比發展質量的差異以及造成差異的原因?對於此問題個人認為在微觀層面最大的差異是在“科學管理”上的差異。日本崛起與其全面質量管理、豐田生產等管理運動有很大關係,在推進六西格瑪管理上韋爾奇更是親力親為。大家平常所謂的“工匠精神”,本質上來源於科學管理。這是一個普適性問題,建議國資委以央企為切入點,推動中國企業科學管理革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