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國學眼中的財富與GDP的區別

有人總是認為國學只是中國古人智慧結晶,但這種結晶則只是一些琴棋書畫,漢服唐裝、茶道拘禮……

即便涉及到人生哲理,也侷限於為人處世,禮貌待客,明哲保身等中庸之道……

其實,它對經濟發展和物質積累學說更有指導作用和深刻影響。

第一,財富是生活必須品的多寡。而非貨幣提現的“GDP”多寡。

這種必需品包括:生存必須、穿衣必須、居住必須、行動必須、精神活動必須、安全保障必須、強權掠奪必須……

嚴格意義上說,這種“必須”無窮盡。但越靠前重要性越大。

比如,對財富的定義,西方經濟學或者歐美經濟學認為“工業生產總值(GDP)”為財富增加的標記;而國學認為“居民儲蓄多寡為財富的標記”。

這往往會讓我們想起一個故事:

黃河氾濫,財主與長工一起跑買賣,來往於秦晉之間。

國學眼中的財富與GDP的區別

一次,大水漫灌。兩人被迫爬上一棵大樹。財主褡褳中有20貫錢,長工褡褳中只有10個饅頭。

財主說“兩個銅錢一個饅頭,我不虧你”。長工回答“不用,這滿眼都是水,褪去估計也要10天,我只有10個饅頭也將將夠活命,換不起啊”。

餓了一天,大水不見褪去。財主說“5個銅錢一個饅頭,你賺多了”。

長工說“現在是保命,要錢何用?”

又餓了三天,財主奄奄一息,“一貫錢一個饅頭?”

長工還是搖搖頭。

第八天財主餓死了,長工收起20貫錢脫離了危險……

什麼是財富?從這個故事可以窺視一斑……

第二,貨幣流通數量體現財富多寡,但只是一個“標尺”而非財富本身。

貨幣的本質是一個人的勞動成果與其他人的勞動成果相互交換的“標尺”。而非財富本身。

透過這個“標尺”可以窺見社會財富的多寡,但不能由此理解“標尺越高,財富越多”。因為這個“標尺”可以透過發行貨幣“人為注水造假”。

西方經濟學認為GDP越高社會財富越多;而國學認為生活必須品儲存越多社會財富越豐富。

西方經濟學認為刺激消費,提高GDP快速增加,就是經濟快速增加;而國學認為“存富於民”越多,經濟增加越高。

國學眼中的財富與GDP的區別

這造就西方民眾的“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財富儲備很少或者為零,甚至於為負數。人們一邊享受著“高檔消費”,一邊為生活煎熬,為未來的生存而憂慮。

而東方國學認為“保持每個社會細胞生存無憂”,才是社會富裕的標誌!也就是“藏富於民”。

孰優孰劣孰對孰錯?

大資料分析起來非常抽象,但就這次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企圖透過經濟制裁搞垮俄羅斯,相反俄羅斯經濟韌性很大,不但沒有任何影響反而逆向增長。

反觀歐洲各國經濟出現嚴重問題……

這說明生活必需品才是真的財富。GDP再高沒有生活必須品,一樣死翹翹。

如果這次不是俄羅斯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能源充足,換成任何一個沒有以上條件的國家,分分鐘被制裁崩潰。

當然有人會說,那是因為普京身後有一個“奇女子”,提出“盧布換能源”的奇招,才“躲過一劫”。

蘇聯比俄羅斯地緣更加遼闊,還不是一朝倒下?就是“GDP”跟不上西方的結果。

第三,社會性“細胞死亡”是一個國家崩潰的根源。

除了“外力摧毀”的死亡,一個人的死亡一定是細胞“群體死亡”的結果。

誠然,前蘇聯倒下與GDP有很大關係。

國學眼中的財富與GDP的區別

然而,蘇聯的倒下,又並非GDP跟不上,而是政權與經濟發展的脫離,完全把社會財富與人民的生產力隔絕,民眾不能“自主儲存”自己的財富,造成社會性“糖尿病”現象。

很多人不懂糖尿病本質是“細胞吸收不到糖分子,而不是吃糖多”。

細胞“缺乏營養而潰塌、乾癟”,這時細胞會發出“缺少水分”的資訊。所以,糖尿病人大多“口渴”,然而喝多少水都不解渴。

因為細胞不是缺水乾癟,而是缺糖乾癟。

胰島素功能就是開啟細胞吸收糖分的通道。

前蘇聯就是“社會性胰島素缺失”,大量“糖分(社會效能量)”被浪費,而這種“浪費”不僅僅只是生產力極大無效勞動,更多的是“大生產、集體主義”造就的“個體懈怠”性“細胞萎縮”。

這種“萎縮”相當於人體腎功能損傷。最終造成“社會性腎功能衰竭”,造成“腦中毒死亡”。

“社會性腎衰竭”體現在,負責激發社會細胞活力的“腎上腺”分泌停滯。也就是每個人的勞動熱情被壓制或消耗殆盡。

這種“分泌停歇”被大腦理解為“身體衰竭”而發出“死亡指令”。最終前蘇聯分崩離析。

第四,社會細胞死亡大多都是“缺乏營養所致”。

只不過這種“缺乏營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不能吸收營養”,像糖尿病;一種是“營養流失過快”像西方的高消費。

而國學中的“中庸之道”就是保持這種平衡的有效手段。

既要保持一定的“消費壓力”激發每個人的潛能。又要提倡“適當儲蓄”保持每個人應付非常之需的保障。

所以,過分提倡“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是需要謹慎考慮的。

國學眼中的財富與GDP的區別

正常細胞

國學眼中的財富與GDP的區別

糖尿病細胞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