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中國女孩什麼時候才能拒絕月經羞恥?

“你有沒有帶那個?我來那個了。”

那個是哪個?

這句話,我相信女孩子們一定會秒懂。

在中國女孩子口中,“衛生巾”“生理期”“月經”這一類詞,常常會被模糊成“姨媽巾”“大姨媽”“那個”。

好像直白地、大聲地說出“我來月經了”“我需要衛生巾”是一種羞恥。

甚至於女孩們在學校小賣部、在超市購買生理用品,都得附帶著買其他東西以擋住衛生用品生怕被別人,特別是異性看到。

1。我在小學就來了月經,被同學們嘲笑孤立。

第一次來月經時,我剛剛升入小學六年級不久。

那天是體質測試,有一個必測仰臥起坐。

剛開始做不久,我就被突然喊停,班主任讓我今天不用參加體質測試,並且讓我打電話給家長請假回家。

我不明所以,卻忽然聽見原本幫我壓著腳的女孩子指著墊子大喊:“有血!你流血了!”

班主任是個年紀不大的女性。她把我叫到辦公室,偷偷從包裡摸出一個粉色包裝的東西塞進我的褲子口袋,讓我去廁所用。

那天,我蹲在廁所裡,看見內褲上的血嚇得六神無主。

那天,我拿著那個粉色包裝的東西,研究了大半天才貼上它。

那天,我第一次知道女孩會有生理期,生理期會流血,生理期要用衛生巾。

第二天我換上乾淨的衣服,用上衛生巾來到學校,卻發現平時的好朋友都若有若無的疏遠著我。

直到我從包裡直接拿出衛生巾要去換,才聽見他們發出窸窸窣窣的議論聲。

“哇,就是那個嗎?”“咦,什麼東西呀?”“我聽說發育的快的人都會用上那個的。”

等我再次回到教室,議論聲仍然不絕。

“她好惡心啊。”

我一頓,看向聲音的來源,是正對著我指指點點的,我的好朋友。

這種“新鮮事”不像預料的那般很快過去,反而愈演愈烈。

連帶著我體測時“弄髒墊子”事件一起,我來生理期的事情發酵到了其他班級。

在教室裡我被莫名其妙的孤立,出教室門又有人對我指指點點,甚至上廁所還有女生跟在我後面就是為了應證我來生理期這件事。

2。後來在初高中,拿衛生巾我需要偷偷摸摸。

有了小學被人嘲笑的經歷,在初中和高中,我一度感到自卑。

衛生巾總是藏在書包內層,去拿時必須把手縮排袖子,將衛生巾藏進袖子裡帶出去;

來了月經,頂著痛經也要參加課間跑操,就是為了不讓別人覺得我是異類;了月經,總是時不時讓朋友幫我看看屁股後面有沒有血跡,生怕被別人發現後嘲笑我。

在初高中,女孩子們基本都發育了,來月經的人也多了起來。

可是,遮遮掩掩的動作,類似“大姨媽”“那個”的詞彙,並沒有因為群體人數的增多而減少。

女孩子們拿衛生巾,甚至會被男生嘲笑,更有甚者,曾經有男生,搶奪過女生的衛生巾。

一片粉色的包裝,在男生手中傳來傳去,一邊滿教室傳閱,一邊發出“喔喔”的怪叫。

而那個衛生巾被搶走的女生孤立無援,男生嘲笑,女生們也不敢站出來。

親眼見到過女孩被搶走衛生巾後尷尬的處境,初高中時期的我更是小心翼翼。

青春期的成長,伴隨著若有似無的自卑和差點刻進骨子裡的羞恥。

3。讀了大學,我終於克服月經羞恥。

上大學後,我開始住宿生活。

女生夜間的話題總是大膽而直白的。

聊兩性,聊八卦,天南海北又情真意切。

一開始,寢室四個人裡,只有一個來自東北的女孩大膽直白不忌諱提到任何詞彙。

但漸漸的,她這種直白爽朗、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言語作風帶動了我們整個寢室。

來月經時,她總是大大方方,就算是在教室裡要借衛生巾,她也大大方方從來不用“那個”來替代“衛生巾”這個詞彙。

她也是我們寢室第一個嘗試衛生棉條的人。

還順帶給我們科普了生理知識,鼓勵我們大膽瞭解自己的身體。

我聽著她的建議,第一次在鏡子前大大方方直視我的身體,嘗試著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自己。

我也慢慢看了很多紀錄片,看了很多科普影片。

試著和我自己的身體“和解”,試著和曾經羞恥怯懦的自己“和解”。

我不再視“月經”為羞恥:

我會大大方方說“我來月經了”“我來例假了”;

我會大大方方從包裡取出衛生巾拿在手上;

我會對每一次準時到來的月經感到開心;我也會因為月經問題大大方方上醫院掛號檢查。

回過頭看過去遮遮掩掩的自己,我只覺得很遺憾沒有時光機。

如果一開始,就有人告訴我,來月經並不需要感到羞恥;

告訴我,來月經可以是大大方方,微笑面對的;

告訴我,我們是可以欣賞、悅納自己身體的變化的該多好。

寫在最後:身邊好多好多女孩其實仍處在“月經羞恥”的閉環邏輯內。她們避而不談,她們遮遮掩掩。

甚至還有男性把月經當做攻擊女孩子們的武器。

刻板愚昧封建的認知到現在,都讓這群女孩們無法抬頭正視自己、正視月經。

大膽說不,大膽走出這個封閉的圈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