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莊子:知有所困

莊子:知有所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並自以為是,正是這種認知困局如深井一樣障礙了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認知是有邊界的,未及的領域是無限的,也是力所不能及的。

認知猶如海面以上的浮冰一樣,而更多的無限在海面以下,甚至大如海。只有打破認知,超越認知,突破認知困局,我們才能達到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莊子在《外物》中講了一個神龜託夢的故事。

宋元君人半夜裡夢見有人披頭散側站著窺視自己,並且說,“我來自名叫宰路的深淵,我被清江之神派到河伯那裡去,有個叫餘且的漁夫捉到了我。”

宋元君醒來,讓人占卜,占卜人答到,“這是一隻神龜。”元君問,“有個叫餘且的漁夫嗎?”左右的人回答到,“有。”元君說,“命令餘且來朝見。”

第二天,餘且來朝。元君說,“你捕到了什麼?”餘且回答到,“我網住了一隻白龜,有五尺長那麼大。”元君說,“把你的龜獻上來。”龜送到了,元君想殺了它,又想養著它,內心猶豫不決,讓人占卜,卜者說,“殺了龜用來占卜,吉利。”於是挖去龜肉,用龜甲占卜,七十二次都沒有失誤。

孔子聽了,說:“神龜能夠託夢於宋元君,但不能避開餘且的漁網;機智慧夠占卜七十二次而沒有失誤,但不能避開被挖肉的禍患。這樣看來,智巧也有窮困之時,神靈也有失靈的時候。即使有最高的智巧,有萬人來謀算,(終究也有失策的時候);魚不害怕漁網而害怕鵜鶘,(終究也有被網之魚)。人們只有摒棄世俗的智巧,真正的智慧才能顯現出來;只有摒棄自以為是的善行,人性自有的善才會顯現出來。嬰兒生下來沒有高明的老師教便會說話,這是因為與會說話的人在一起的緣故。”

莊子:知有所困

神龜的智謀絕非一般,能託夢帝王央救,但不能躲避漁夫之網;能占卜七十二無一失誤,但不能逃避被挖肉之禍。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吧,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神龜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人的智巧無論多麼神妙,都難免有所缺失。最好像嬰兒一樣無知無慾,摒棄自以為是的小知,真正的大智慧才會顯現出來,這就老子講的“大智若愚”。

萬物之中,人之所以處於生物鏈的頂端,也只不過因為人更聰明一點而已,但這種聰明也有天生的缺陷,那就是人們往往陷在這種“小知”之中不可自拔。

莊子:知有所困

正是這種“小知”障礙了我們的靈敏清澈的眼睛,看不到世界與生命的真相,一切都被自我的認知塗上一層偽裝,在我們的眼中,萬物失去了本來面目,而我們自己也失去了最重要的本色。

就像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一樣,我們的認知與智巧也是非常侷限的。“知有所困”,這種天然的侷限性是我們不得解脫的重要原因。

我們要獲得究竟的自由與解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拋棄我們的“小知”,恢復到我們無知的本來狀態,泯滅物與我之間的人為界限,與萬物自然地融合到一起,這才是“大智”。

莊子:知有所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