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為什麼現在的家庭教育這麼難?

(根據2022年9月2日群聊記錄整理)

我小兒子今年讀小學一年級,很多朋友讓我多談談孩子的教育情況,因為他們中有不少人的孩子也是剛讀1-2年級。我不禁回想起,我剛開微信群時逐步展開談我大兒子教育情況的情形。

有朋友問,我是不是準備把教育問題重來一遍?我確實打算把“家庭教育”這個話題重新再講一輪——然而,內容肯定不會簡單重複。即便同樣的內容、同樣的觀點,經過了這幾年的經驗積累,就是我本人對教育方面經驗的積累,使得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以及操作的能力、水平,跟3-5年前相比,已經大不一樣了。

我承認,從我第一次面向大家開口講教育到現在,我個人經歷了非凡的過程。而我是一個長於反思總結的人。教育領域也同樣如此。這種反思和總結的猛烈程度,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為什麼現在的家庭教育這麼難?

我記得某天晚上,我不知怎麼了,可能是喝醉了,也可能是心有感觸——跟我老婆談起大兒子的話題,我竟然哭出聲來。不是說我做錯了什麼大事,而是作為一個親自調教兒子的父親來說,過去的歲月和經歷,無論在心理上還是精神上,所承受的都是巨大的。即便自認為教育得很成功,那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歷史。我認為,

把教育好一個孩子的過程,比喻為一場漫長而艱難的戰鬥,一點不為過。其間多少心酸,多少曲折,多少悲傷感嘆,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戰鬥意識的家長,不能稱之為真正理解當前教育生態的本質:那是在帶領孩子與“毒森林”作鬥爭。同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戰鬥能力的家長,則不能完成當前教育孩子的使命。

為什麼現在的家庭教育這麼難?

這就涉及兩個問題:

教育,在當前的的環境中,何以會變得如此緊迫而困難?為什麼幾十年前,孩子只要餵飽,也都可以完成“教育”——而現在卻不一樣了?

我老婆常常回來跟我感慨,說我們家小兒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起來如何如何好。她有一個疑問,就是似乎“我們也沒做什麼”,但為什麼孩子之間差別那麼大?我說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好,有待驗證;但是目前看來,確實比絕大部分見過的小孩都健康、陽光、向上。現在才剛剛去學校幾天,天天得老師表揚。(笑)

我跟她說,孩子的成長就像一個人的身體: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健康人,如果偶爾生病了,因為身體的自愈能力很強,只要休息、調養好,即便不吃藥,也很快自己痊癒。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你只要“給他的環境足夠正常、健康”——他不用你怎麼操心,也會自己變得越來越好。這是大自然的內生動力。說道理說不清楚,但是這是一個客觀現象。

為什麼現在的家庭教育這麼難?

講到這裡,拿人的身體健康和孩子的成長教育來類比,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只要環境和習慣正常、健康,人不需要吃藥,也會過得很好,疾病會很少,會長壽。什麼養生,什麼神藥,不需要!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只要環境正常、健康,什麼神奇的教育方法,不需要,他也會茁壯成長。

所以,我跟老婆說:你看似沒有做什麼,但是我們小兒子自從我們自己帶以來(之前是爺爺奶奶帶),給他的環境正常、健康,他之前那些小毛病(比如喜歡亂髮脾氣、孤獨傾向),慢慢就沒有了。現在甚至成為同齡孩子中,比較中上的水平,在健康、陽光、向上、社交等各方面。

回到開始的第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前的家庭教育問題,變得如此緊迫而艱難?答案是:環境不一樣了。這就是我反覆強調:環境要正常、健康的原因。

為什麼現在的家庭教育這麼難?

這個環境,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社會的層面,一個是家庭的層面。

家庭的環境,成為社會環境形成的推動力——而社會環境反過來,也深深影響家庭環境。這兩個層面的環境,對孩子,對我們教育的影響,幾十年前和現在,是不可同日而語。

以我出生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來論:我生活在農村,家裡只有一臺簡陋的黑白電視,而且節目單一,主題清淡。每天的生活,以暑假來論,早上吃完早餐,出去乾點活,然後一幫孩子一起玩耍;接著午飯,繼續玩耍,爬樹、掏鳥窩、鬥雞、偷紅薯;最後晚飯,簡單看點電視,8、9點就睡覺。所有可以影響到精神、心理層面的東西,都簡單、直接且相對單純。人的慾望很少,思想也樸素自然。

你不難想象,那時作為一個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只要有多餘的精力,就是去玩。不要小看這個玩,它鍛鍊了體力,發展了身體,培養了社交能力、團隊精神和冒險精神。許多珍貴的能力,都是跟小夥伴們之間玩耍的時候鍛鍊起來的。但作為我們的父母來講,那個時候對我們有什麼教育?比如你做壞事了,偷了同村某家的紅薯,誤傷了哪個玩伴,也就是家長上門來說幾句。自己父母當面斥責幾句,了事,這就是全部教育。

那麼,今天是什麼形勢呢?今天哪個家長,敢這麼對待“教育”二字?你敢除了讓孩子吃飽,啥都不管?你敢等別人上門投訴再教育孩子?因為現在的環境不一樣了,而且非常的不一樣了。

01

第一,孩子有血緣關係的玩伴沒有了。

我指的是目前城市的現狀:鄉下一個村的,七大姑、八大姨,不是叔叔輩就是爺爺輩,大家有血緣關係。有什麼事,大體還是好說話的,所以可以放心把孩子放出去。有時候孩子玩得晚了,大人還負責把孩子晚飯解決好,再送回來。現在,孩子哪裡去找這樣的玩伴?我住這個小區,說實話,十年了,不知道對面住戶姓啥。這個並不是說沒有人了,而是找不到那種可信的、有安全感的玩耍環境了。不要說晚上不敢放孩子一個人出去,就是白天,沒有大人陪著,誰敢讓1-2年級的孩子出門?所以這個是環境變化的第一個方面:孩子從小安全、廣闊、熱鬧的玩耍環境——成長、鍛鍊環境,沒有了。這造成了很多連鎖反應,性格開始內向、習慣開始怪異,同時厭惡社交、戶外活動和鍛鍊。

02

第二,基於第一點原因,孩子旺盛的精力無處施展,就會把注意力集中於室內的活動上。

那麼,室內有什麼活動呢?看電視,玩手機,上網。但是,電視、手機、網路,不是單純的。它們的背後,有一根線,牽引著,指導、控制它們的表演,以此去吸引孩子們沉迷進去。比如以前看個電視很簡單,現在的電視則越來越複雜,動不動就要繳費,隨時得微信掃碼交錢,就是商業化了。背後的資本在控制這一切,而資本的天性就是逐利性。

為什麼現在的家庭教育這麼難?

昨天晚上,我大兒子問我一個問題:說為什麼有一部電影,出現了邏輯矛盾。他的意思是:他看的那部電影第一部很好看,但是第二部作為續集有點莫名其妙:換了演員,換了關鍵的背景。而且這種更換,毫無必要性。即:沒有情節的必要性,也沒有藝術提升的效果。我跟他說,一部電影首先是一個商業產品,有製作成本和盈利目的,你要這樣看,把一部電影看成一場生意,你就能分析這些現象。比如他拍第一部出名了,製作團隊就想拍續集,很正常;但是,第一部的演員可能覺得自己出名了,想要提高出演的報酬,跟製作方因此談不攏,於是換了演員。而換了演員,情節就得隨著換掉。

我跟他舉例,進一步說明影視劇的逐利性:比如電視劇《X道》。我讓他注意《X道》這部片的細節,它的廣告非常多。一般的影視作品,是不接納產品廣告的,因為會影響評價。但是這部電視劇,陸續出現了很多產品的商標,種類繁多,涵蓋了:煙、酒,甚至泡麵。這個劇,有時候,某牌子的香菸,在一集的40分鐘劇情裡,先後出現5-6次。這是偶然嗎?不是的;這是必須的嗎?不是的。任何影視劇,都不會偶然出現某品牌產品。如果出現,一定是廣告。如果不是廣告,製作方會設法隱匿這個牌子,或者使用馬賽克。但是,你看到了這個牌子,而且頻繁出現,那就是廣告。

你們看,連藝術作品,都夾帶了這麼多商業性的東西。何況別的,比如遊戲類?裡面有多少利益的追求?而這些利益的實現,都是透過引導、控制你的喜好來達成。孩子,就是很容易上鉤的一個群體。於是,被困擾在室內的孩子,被資本透過電視、手機、網路追求利潤的無形之手,牢牢控制。這其中,沒有倫理、道德、規矩的有力約束,只有利潤的目標實現——由此,孩子成為資本肆意圍獵的物件。

03

第三,家長在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困擾之下,身心健康堪憂

經濟的困擾,是相對的,大家都不缺吃喝,餓不死。但是隻要一比較,就都覺得自己窮。社會又鼓勵大家去拼命賺錢。對不對?多?還有更多的。你比得了嗎?所以,家長追求財富的心,是不會停止的,永遠地成為被前面一根摸不著的骨頭引領著狂奔的餓狗。

加之,我們不像有些地方一樣,我們沒有很多社團去化解精神的困擾。就是,你有苦悶,你無處說,也無人聽,我們缺乏這種渠道和平臺——而心理健康的重要維護手段,就是傾訴和表達(宣洩),但是我們沒有。

家長在這雙重的困擾之下,造成身體和心理的亞健康狀態。說白了,有病的大人,回家對待孩子,自然也難免有病態的一面。不管我們是否察覺,這是孩子面對的,第三個變化的環境。

04

第四,學校教育的技術化、工具化,讓孩子失去了最後一個自我修復的機會。

學校應該是幹啥的?老師應該是幹啥的?我們過去,對老師是充滿尊敬的,對學校是充滿尊敬的。為什麼現在慢慢就沒有了?我們過去,學校是玩耍、交友、善意和得到引導的場所。我們掛在嘴邊:“老師說的!這是老師說的!”老師說的,比家長說還有用。因為老師,教我們做人,樹立了老師的權威。老師站在了倫理道德的制高點。他們領取微薄的薪水,心繫天下。每個男老師,比爸爸還像爸爸;每個女老師,比媽媽還像媽媽。

為什麼現在的家庭教育這麼難?

我記得,我初中一年級時談戀愛,自己跑去商店,買了一瓶白酒,跟老闆說:能喝醉就行。喝醉了之後,在宿舍裡吐得一塌糊塗。女班主任知道後,跑來宿舍,把我抱起來,背到自己住處,照顧我,跟我談心。聊得晚了,又連夜把我揹回宿舍……反觀當下,老師除了教孩子做題,答題,還教啥?一個孩子如果在學校被欺負,如果成績不好,會是怎樣的遭遇?

善意的交友環境缺乏,老師只講做題不講做人,學校缺乏包容和人文教育,只有技術性教育和工具性教育,這就是當前一般學校的現狀。孩子,由此,失去了最後一個自我修復的機會。這是環境變化之四。

回過頭來,我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當前的家庭教育,和過去不一樣了?——環境變了,因此必須不能一樣!

假若說,過去的孩子,吃飽就能自發成長——現在的孩子,如果你不教育好,他們就會獨自在有毒的森林中隨波逐流,“任人宰割”。我們再做一個比喻:一個猿猴(前幾天看電影《猩球崛起》,就拿這個來比喻吧),在森林中生活,正常情況下,只要吃飽,他就可以慢慢成長,強壯,慢慢學會應對自然——母猿只需要給他基本食物和基本安全即可。然則假設,森林中的水有毒,土壤有毒,樹葉有毒,加上無數的毒蛇猛獸——那這個猿猴要活下去,且順利成長起來,光吃飽夠嗎?母猿得教會他多少小心和能力?得讓小猿具備多麼強大的內心和精神才足以應對這一切?

綜上,這就是為什麼我開頭說,現在的環境下,教好一個孩子就像打仗。

要樹立這個意識,你要理解時代的不同,這是歷史程序的必須——跟過去比,此一時彼一時。除了樹立意識,還要有作為家長看清教育這件事的真相的能力;然後學習必要的知識,掌握必要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正常、健康的環境。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那我沒錢咋辦?有些事跟錢有關,有些事跟錢其實無關。大家注意我的兩個關鍵詞:正常、健康。如果你能做到自己正常、健康,給孩子一個正常健康的環境,就大機率能實現。如果自己不行,那就只能給孩子換環境——比如把孩子放到正常、健康的環境中去生活和學習。

那麼,什麼是“正常”和“健康”?這兩個最常規的詞,在今天卻擁有非凡的價值和意義。我認為,當今很多人和做法,是談不上正常,也談不上健康的。有些家長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的照顧和情感,正常父母都能夠給孩子的照顧和情感——現在,卻往往給不了了,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健康的。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需要我來給出。

任何一個為人父母的成年人,只要冷靜下來想一想,孩子需要什麼,自己應該做什麼——都可以得到答案。

有些家長只是不願意面對,或者不願意去做而已。

當然,我必須在最後指出,我這麼說,並不是說人人都可以毫無困難做一個好的家長,或者說個個家長都可以做到好的教育——因為,連我,都在反思教育的過程中,哭過。可見這件事,真心是不容易的,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想不想,大環境是這樣。人們的命運表面上是自己把握的——其實,都只不過是時代的一粒沙。

在滾滾的歷史程序之下,人們自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不是說我們可以躺平、應該躺平......

為什麼現在的家庭教育這麼難?

我今天所講的一切,除了提醒大家要看清楚當前教育和過往的不同之處外,也同時提醒大家要看清楚當前家庭教育所面臨的挑戰和我們作為家長的使命——這個使命,也許是我們這一代所獨有的;我們不能退縮,不能放棄,不能認命。著名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德國作家、歷史學家特奧多爾·蒙森,在《羅馬史》中,點評了西方偉大的統帥凱撒,說他:永遠不因為無法做到最好而放棄了對可能的更好的追求!

這是我對大家的希望,也是對我本人的要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