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趕圩歸來啊哩哩"初稿成型於1979年,不是一首民歌

大巴行駛在開往賀州蓮塘鄉參觀客家圍屋的路上,文友們在車內聊天。說著說著,不知怎麼就冒出來一個句子:“趕圩歸來啊哩哩”。

“趕圩是什麼?”自小生長在北方的團友問。

啊,有些地方叫趕鬧子、趕集,就是南方鄉間的人們按約定俗成的交易日,到鎮子裡的自由集市上互通有無,兼訪友、辦事。

“那趕圩歸來啊哩哩又是什麼?”有人再問。

是一首廣西民歌、雲南傳統童謠、彝族山歌……回答的人七嘴八舌,卻沒有一個答案是準確的。“趕圩歸來啊哩哩”不是任何一個少數民族的山歌,更不是童謠,而是一首融入了彝族民歌元素的創作歌曲,由廣西壯族詩人古笛作詞,作曲家黃有異譜曲,初稿成型於1979年。

這首歌在此時此地突然被我們聊起來,總讓我覺得多少有些註定的因緣,因為我們今天的目的地,賀州蓮塘鎮,恰恰好是曲作者黃有異老先生的老家。

廣西賀州蓮塘鎮

每一支優秀曲目的誕生,都有其自身特定的歷史背景,都是時代的回聲。1979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神州大地上剛剛吹起。冰河解凍,萬物復甦,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蓬勃在希望的田野上。十億中國人高唱著祝酒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灑滿了陽光。社會的巨大變革帶來了文藝創作的空前繁榮,不斷湧現的新作品如百花競豔,而且平均水平都相當高。僅就樂壇而論,以谷建芬老師的名作《鄉戀》引發激烈爭論並最終勝出為重要節點,標誌著單一的,“硬、強、高、響”的音樂風格已經成為過去,音樂家們帶著新時期的審美訴求,帶著大眾的期待,創作的個性越來越鮮明,迅速轉向格調健康、內容積極、旋律溫和優美的抒情風格。

當時流傳比較廣的一些作品,內容以反映城市的,城裡人的居多,涉及農村的很少,更不用說表現西南少數民族農村的了。可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影響,顯然不只在城市中而已。1979年冬,黃有異、古笛等人接到新的創作任務,主要是舞蹈,以展示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經濟復甦的新氣象。幾位藝術家為此到隆林德峨鄉去體驗生活,某天恰好撞上了一個圩日,被禁止多年之後重開的圩日。

歌圩上

蘆笙重新吹響,山歌重新唱起,鎮上人來人往,一派喜人的欣欣向榮。“人多的地方,最顯眼的是什麼人?當然是少女!那麼農村少女在圩上最高興的是做什麼?和今天的少女、城市裡的少女一樣,選購布料、挑幾件小首飾小工藝品,買、買、買啊!”黃有異老師坐著我對面,細說當年的創作過程。“那我們要怎麼表現她們這種高興呢?她們要去趕圩之前肯定是高興的,在圩上也是高興的,但最高興的肯定還是買到東西回來的路上!”

所以古笛老師選取彝族姑娘們為主角,鎖定散圩後她們結伴回家的時間、情境作為切入點,很快寫出了“趕圩歸來”的歌詞初稿:“日落西山散了圩,歡歡喜喜回家去。蜜一樣的好生活,花一樣的彝家女。銀項鍊囉,金戒指囉,打扮姑娘更美麗。鳥兒聲聲伴歌唱,晚霞朵朵跟著飛。”用很平實很簡潔的手法,實景白描年輕姑娘們一路歡笑一路歌的情態,詞風音韻裡已經有了興奮、輕快的節奏感。

接下來輪到譜曲了。黃老師接到的要求是:要讓舞蹈演員們一聽到音樂就能跳起來。一個作曲家要寫出一首好聽的歌,也許並不那麼難。但要在歌詞、主題、風格、形式、用途等等諸多條件的限制之下譜出曲子,這首曲子還要“好聽”,那就不容易了。尤其是舞蹈編曲,必須具備貫穿全場,節奏清晰的“音點”之外,還要兼顧歌詞意義與舞蹈動作結合的“字點”。綜合種種要求,黃老決定借鑑《土耳其進行曲》的節奏方式,攫取彝族民歌旋律為基礎素材,用傳統的羽調式展開,並加入襯詞“啊哩哩”,反覆強調姑娘們結伴而歸,嬉戲歡笑的動感。

“啊哩哩”這個襯詞是這支曲子裡最出彩、最上口,也最形象生動的創造。後來有人將這三個象聲詞的組合解釋為“彝族語言裡ok的意思”,或“廣西百色隆林方言裡‘姑娘’一詞的發音”,其實都是附會。黃老師笑著解釋,“沒那麼複雜。少數民族都很單純,夜裡村民們圍攏在一起烤火,聊天唱歌,興起了揚聲大喊‘哩哩哩……’或者‘嗚……啊……’,順心所欲的單音節,在夜空中能傳出很遠。我只是把他們的喊聲換成了比較便於發聲的字而已。”

《趕圩歸來啊哩哩》的舞蹈伴唱曲就此誕生。兩段式結構,4/4拍,以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貫穿始終,音樂一起就充滿明朗的,跳躍的喜氣洋洋:“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囉)啊哩哩,歡歡喜喜啊哩哩,回家去(囉)啊哩哩。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

詞意、曲情和舞蹈呈現,水乳交融又交相映襯,這個節目在廣西範圍內一經公演就廣獲好評。1980年,作為廣西歌舞團送進北京參加匯演的節目之一,舞蹈《趕圩歸來啊哩哩》的詞、曲令國內著名音樂雜誌《歌曲》的編輯部一見驚豔,拿去刊登在當年12月號的雜誌封底。次年,《歌曲》雜誌主辦“全國優秀歌曲”讀者投票評選活動,這首曲子又獲得廣大音樂愛好者的熱情支援,一舉登上獲獎榜單。頒獎晚會上,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將《趕圩歸來啊哩哩》改編成合唱曲,與谷建芬老師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一起,共同作為當晚的開場曲目。

《趕圩歸來啊哩哩》,唐佩珠演唱,1985年版

從這一夜開始,《趕圩歸來啊哩哩》就不僅僅只是一首配舞的曲子了。1985年,黃有異老師將原曲改編成獨唱歌曲,由廣西歌舞團的年輕歌手唐佩珠演唱,參加全國首屆少數民族聲樂比賽,順利奪得此次大賽的“銀雀獎”。唐佩珠成為廣西第一位獲得全國聲樂獎的壯族歌手,《趕圩歸來啊哩哩》隨後也一次又一次出現在電視螢幕上、播放在電臺音樂節目裡,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歌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演繹。我自己不久前還聽過搖滾樂風的版本,在激昂的,電聲的“啊哩哩”迴旋聲中備受審美記憶衝擊,瞠目結舌之餘,也不由得感慨一支好曲子的藝術生命力之強健。

大巴上熱熱鬧鬧的“趕圩”話題,讓賀州好客的東道主在我們的原定行程裡,增加了一個趕“梅花圩”的插曲。小小的鎮子,小小的街道兩邊一個個攤點。絨毛的小鴨仔,東張西望的小母雞;成堆成堆的柚子,一筐一筐的百香果;茭白、油菜、西紅柿……腳下眼前都是鄉間日常“啊哩哩”的豐衣足食,不見得新奇,卻不難令人歡喜興奮。何況還有山楂,久違的,帶著山頭霸道野味的山楂!有青澀的鮮果,也有醃製過的乾果,掂起一塊咬一口,酸澀過後滿嘴是“啊哩哩”的回甘;轉過一圈之後手裡拎著大袋小袋,我們不是身穿五彩衣的彝族,更不是少女,腳步也一樣有“啊哩哩”的輕快和酣暢。

趕圩的餘韻如此悠長,一直到隔天,意猶未盡的團友還要問:“‘趕圩歸來啊哩哩’的下一句歌詞是什麼?”

唉,我也不記得下一句歌詞是什麼,只記得“啊哩啊哩哩,啊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反反覆覆的琅琅上口,反反覆覆的旋律一出口,雙腳就忍不住跟著節奏動起來。可是,“人家以為《趕圩歸來啊哩哩》是童謠或者民歌,說來都是您的錯!”我對黃老師抱怨。因為他堅持平生不開演唱會,不出書,不宣傳,結果知道這個旋律,熟悉這個旋律的人雖然多,《趕圩歸來啊哩哩》的真面目還是一片模糊。

作曲家黃有異

年近古稀而童心不泯的老前輩聞言就笑了。他只是一個自幼熱愛音樂,天性裡充滿節奏熱情和旋律美感的作曲家。他對創作的理解,無非是創作過程本身,並沒有附帶作品生成之後要收穫什麼,以及收穫多少的期待值。他的作品所承載的不僅僅是調式、音符或節奏,更折射出他的審美經驗,他的創作態度,他的情懷。作品一旦公之於眾,好與不好都留與大眾檢驗評說,他依然堅持的是他自己。《趕圩歸來啊哩哩》最初的創作緣起固然是社會需要向他發出了一個指令,隆林德峨鄉圩日的場景又激起了他迴應這個指令的靈感,但成型於他筆端的曲子不是潦草的“命題完成”,也不是簡單的“現實描摹”,更不是單純的“情緒宣洩”,而是一個精雕細琢的藝術品,是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西方風格交融的典型成功案例。

“不同的音樂風格不是彼此對立的,也不應該彼此對立,完全可以相互參照相互借鑑相互融合,”黃老師說。其實不僅是音樂,任何藝術形式都如此。先有了文化態度的寬和、從容、虛己,才能博採眾長,建構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有活力,也更有感染力的新形態、新風格。渲染本地民族特色而不粗糙,傳承中國傳統元素而不僵硬,汲取西方外來養分而不諂媚,《趕圩歸來啊哩哩》因此被編入全國音樂院校及各大、中、小學音樂教材,成為閃耀在中國民族音樂史上的新經典。

“鳥兒聲聲啊哩哩,伴歌唱(囉)啊哩哩;晚霞朵朵啊哩哩,跟著飛(囉)啊哩哩。啊哩哩,啊哩哩……”歌聲的餘音繞樑之處,不妨強調一下,《趕圩歸來啊哩哩》是一首創作歌曲,初稿成型於1979年,傳唱至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