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記憶裡的前三十年——飯食

時下,有關前30年的生活尤其吃飯方面的話題較多,有述說也有爭論甚至言辭過激。前30年,我從2歲到32歲,算是那個時期的親歷者、過來人。我覺得,前30年的生活,有好的年景也有苦的日子,有好一些的城鄉也有差一些的地區。酸甜苦辣都有,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不能一概而論。

1949至1958年,家鄉瀋陽人的生活當算可以,一般都能吃飽飯。59至61年是鬧糧荒、吃不飽飯的困難時期。62年起,飢餓問題逐步緩解,到69年基本解決。70年至79年,多數家庭的飯食已由溫飽型向改善型過渡。

記憶裡的小時候,我家吃飯不是問題,所差的是粗糧多細糧少,有時候爸媽吃高粱米,我們小孩吃大米。

59至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有自然災害和“蘇修”逼債的原因,同時農村走向“人民公社化”,農民沒有自留地,城鄉沒有集市。因缺少副食品,城裡人定量供應的27斤糧、半斤肉、3兩油不夠吃。因為吃不飽我和家人去過鄉下采野菜、撿地,吃過徽菜、婆婆丁、地瓜梗、蕨菜、榆樹錢等野菜,吃過豆腐渣。記得上小學的時候,一次媽媽給我帶的午飯上學路上就吃光了,下午真正嘗受了餓肚子的滋味。那幾年,同學、朋友的家庭都差不多,沒聽說誰家的糧食可以敞開吃,條件好的也是“瓜菜代”。

62至69年,隨著農村經濟政策的調整,部分地區恢復了自留地和集市貿易,城裡人買糧買菜的途徑多了,大多數家庭生活逐步改善,能夠吃飽飯了。64至68年,我念書住校吃食堂,食堂是份飯,沒有選擇。主食每天1斤,2頓粗糧一頓細糧,菜以蘿蔔白菜為主,午飯有時還能見點肉。家裡給的20元除去9元的伙食費還有一些零花錢,可以去市場買些零食,補充或改善生活,生活不算好也算過得去。

70年代對於我們這些城市裡的雙職工來說,吃飽飯已不是問題。隨著市場的繁榮和收入的增加,飲食上粗糧少了細糧多了;菜食少了肉食多了,人們的追求已不是填飽肚子而是吃香的喝辣的,開始了由溫飽型向著改善型轉變。這一時期地區發展不平衡。東北、沿海等發達地區的生活較好,欠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還有乞討要飯的。總體看,前30年的飲食生活有過困苦,但普遍性的吃不飽飯的日子只有3年多。

時過境遷,人世滄桑。走到今天,人們的飲食生活發生了想象不到的變化。走過來的人會發現:曾經熟視無睹的乞討要飯的現象沒了,今天,即使低收入也不至餓肚子;過去吃魚肉是過年,如今是家常飯;過去,玉米、高粱米是東北人的主食,今天,玉米主要用作飼料,高粱主要用作釀酒;過去的山芹菜、蕨菜、刺嫩芽等山野菜是窮人吃的,今天成了城裡人求之不得的貴菜;過去做菜講廚藝煎炒烹炸,今天吃飯講飲食清淡;過去的人害怕餓肚子,現在的中老年人自我限食七分飽。飲食不好不是好事,太好不一定是好事。

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富貴病過去沒聽說過,如今防不勝防。

建設新農村沒有成熟的路可走,不可能一路風順,只能一步一步來。述說前30年不是否認也不是認同那個時代,而是總結經驗,為了更好的走今後的路。

記憶裡的前三十年——飯食

這一年我們十八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