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中秋節將至,“八月十四逢月忌,三個特點別大意”:分別指啥?

中秋佳節將至,在中秋節團圓之前,八月十四這天也是很值得關注的。這天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1·其數逢九

民間有個這樣的順口溜:

初五十四二十三,老君爐裡不煉丹,窮嘴耗子不出庵,門外有金也不擔。

為什麼這三天如此特殊呢?

首先看這三天之間的關係,初五到十四中間相差九天,十四到二十三之間也是九天,所以在一個月裡單把這三天給擇出來,是與數字“九”有關。

《素問》是言:

天下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傳統認為單數為陽,雙數為陰,九為最大的陽數。

中秋節將至,“八月十四逢月忌,三個特點別大意”:分別指啥?

《管子》中講“

天道以九制

”,《楚辭》中也有“

九者,陽之數,道之綱紀也

所以古代關於九的說法和叫法也特別多,比如“九州”“九泉”“九天”“九川”代表最大、最低,和最高和最多;皇上用九龍袍、九龍壁、九重宮等象徵至高無上。就連《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取經也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方成正果。

這樣極致的數字和間隔,自然被古代人所敬畏和恐懼。他們認為如果一件事已經做了九步,功練到九重,樓登至九層,就一定要當心了,否則就會像《周書·旅獒》中所說:“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就連《易經·乾》中也講“

初九,潛龍勿用

”。

那為什麼不從初一開始數呢?

《易·繫辭》中講:

天數五,地數五

。《說文》中也講:

五,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

每個月從初一到初四,像是事物從萌芽到吐莢,慢慢成長,至初五方立於天地,所以要從“初五”開始,每九天為一節或者劫,也叫“月忌日”,這天不宜遠行、動土、求財。

2·五黃入中

民間講這三天是“五黃飛臨中宮”的日子。

這句話有兩種解釋:

一是說五黃指“五黃廉貞星”。它是北斗九星中的第五顆,這九顆星分別是:一白貪狼、二黑巨門、三碧祿存、四綠文曲,五黃廉貞、六白武曲、七赤破軍、八白左輔,九紫右弼。

中秋節將至,“八月十四逢月忌,三個特點別大意”:分別指啥?

五黃廉貞星五行屬土,也被稱為是五黃土星。是北斗九星中最兇的那顆,掌管著死亡和兇災,所以它也是看風水的人進宅之後第一個要測、要化的兇星。此星代表所有不可預測的天災人禍、疫病纏身、困厄難解等。

據說五黃入中時宜靜不宜動,動則大凶;宜補不宜克,克之必有禍。

《洛書》中,一在北為坎,九在南為離,五為中宮,九星飛臨都以中宮為起點。

而初五、十四、二十三這三天,正是五黃廉貞進入中宮之時,就會化氣為囚,自困自殺,對映在大地上便為災禍、傷害等事件。

所以此日連太上老君都會休息,老鼠寧餓死都不出去找吃的,屋外有黃金也不去撿。

還有種說法是講,五黃代表的是“天子、天象、龍王、玉帝”等帝王,。當這些至高無上的人要出行、主事之日,普通百姓自然要回避、安靜以示恭敬,否則便會引來災禍。

兩種說法雖然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都說這日不宜有什麼大動作,不嫁娶、不動土、不出行等,否則會有災禍降臨。

3·十四為即望

古代人以月相週期來紀月,“

無月為朔,滿月為望

”。

當月亮繞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亮的陰暗面對著地球時,就叫月朔,此時正是陰曆每月的初一。

中秋節將至,“八月十四逢月忌,三個特點別大意”:分別指啥?

當月亮繞行到地球的後面,被太陽照亮的那半邊對著地球時,天空就呈現一輪圓月,這天就叫月望,通常會在陰曆十五或十六。

今年中秋節月圓之日在八月十五,所以此日就是望日。那麼八月十四就是即望,而十六就是既望。

月球的引力在朔日時比較弱,望日前後達到最強。這種強引力會嚴重影響地球上的事物,科學家們研究後得出結論,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陽引潮力的兩倍還多,是形成大海潮汐的主要因素。

《山海經》中也說“

濤之起也,隨月升衰。

月亮的這種強引力,也會引發人體的“生理潮”,人體細胞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月圓之夜人體內的血氣很旺,人也容易激動、躁動不安等,同時這還會影響到人的判斷能力,所以在望日各種事故也會比較多。

中秋節將至,“八月十四逢月忌,三個特點別大意”:分別指啥?

另外,古人也認為月圓之夜正是大地至陰之時,出行在外很容易受到不好的事物侵襲。

所以自古就有“

即望不出門,既朔不回家

”的說法。

結語:

八月十四為即望,也是古人忌諱的“月忌日”。此日宜靜不宜動,不宜出行,不宜動土,不宜嫁娶。多多休息,靜待中秋團圓之時。#我家鄉的中秋民俗##中秋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