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中國銀行於1912年經孫中山先生批准在上海成立,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銀行之一。1949年以後,中國銀行長期作為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支援國家經濟發展建設。從北京西單地鐵站F1口出來,呈現在眼前的便是這座古典與現代元素融合的中行總行大廈。

大廈於1999年建成,是貝聿銘先生建築設計生涯的最後一個大型公共建築專案,耗時共7年。大廈總建築面積174000平方米,佔地13300平方米,地上15層,地下4層,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規劃佈局於完整的明清古城之內,南向長安街,東臨西單商業街和文化廣場,而不遠處就是故宮。根據規定,中銀總行大廈這個位置建築高度限制為45米。

南交界處同時面對長安街和西單文化廣場是一個圓拱形的貴賓入口,由於人流特別多,貴賓入口就像切出了一個很大的空間,對稱的是人流自然分開。

大廈入口處的玻璃牆,以三角形為主,菱形、圓形、方形、半球體為輔構成,簡潔中蘊涵了變化的數學幾何語言,使人可以很快融合進去,而且沒有民族界限感。

大廈建築的佈局類似北京的四合院。建築內部鏤空設計了一個大廳,大廳近1500*150米,整個大廳無樑無柱,視野開闊,內外一體,無壓迫感。大廳內部牆壁有4個大圓孔,保證了西北二個方向的視覺延伸。中間的樓梯二旁的綠化形成了愉悅的視覺走廊,拾階而上,形成了上下二層的業務空間,一般業務在上,保密性強的在下。

大廈屋頂的設計運用了三角與菱形為主,圓形方形為輔的玻璃幕牆設計簡單的幾何語言,沒有任何民族界限,易懂且能夠融合進去。

此外針對四周長有100多米的中銀總部大廈。貝聿銘在室內建了一個園林。透過屋頂玻璃天窗和一面垂直透明的玻璃幕牆與室外聯絡,加之兩側玻璃大門的襯托,整個建築顯得晶瑩剔透。大廳內部西北兩側高牆上的8個巨大切面,使空間效果得到明顯改善,而且還體現了銀行的實力和應有的威嚴,不會因為中式園林的設定而顯得過於秀氣。

在與環境結合這方面,不少建築師對中國傳統建築的理解是對外立面的模仿,導致周圍許多建築都有一箇中國式的屋頂,而貝聿銘認為這是一種很不倫不類的做法。20多年前,在中國銀行總部大廈建築工地上,貝聿銘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這則訪談後來收入了《中國建築口述史文庫》。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建築貝聿銘設計

貝聿銘在採訪中提到了自己設計的中國銀行總部大廈從中國古典建築中吸取的靈感,不戴“帽子”,要有花園——中國式的花園,“石頭是昆明來的,竹頭是杭州來的。樓內有園,是空的,像四合院,四合院裡面是空的,有天井。”他對四合院這一建築形式評價很高,認為“四合院不但是北京的代表建築,還是中國的代表建築,四合院應該保留,能保留的應該保留,要保留的話,因為地價很高,那還是不大容易”。對於把北京高樓拿到古城外面去蓋這種巴黎式的發展路徑,貝聿銘認為為時已晚,當下最理想的情況是把城牆“再造起來,裡面不動,改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