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我們的知青歲月——在黃牛鋪插隊的日子(一)

1974年2月,我從寶雞渭濱中學畢業,當年16歲,本想繼續上學,圓自己從小渴望的大學夢,但在當時那個政治氣氛異常濃厚的社會里,個人的命運已被時代所左右,“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等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口號和令人激動的話語反覆在廣播裡播放。我們74級畢業生熱情高漲,紛紛表決心、寫倡議。當時有71名同學聯名要求下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經過學校審查批准和具體聯絡,我們74級應屆畢業生全部下鄉插隊,定點為鳳縣,我和陳寶明、任繼中等6男4女共10人被分配到黃牛鋪公社堆子大隊二隊。

我們的知青歲月——在黃牛鋪插隊的日子(一)

一、背糞、犁地、守 苞谷

黃牛鋪堆子大隊位於秦嶺南麓的山坳裡,三面環山,初見時的貧窮、破爛面貌比為想象的還要差。晚上躺在知青宿舍的土炕上,紙糊的天花板上老鼠成群結隊來回跑動、吱叫,使人徹夜難眠,但村民們的厚道、樸實、熱情很快使人忘記了這一切。初到時正趕上隊裡春耕,隊長安排我們知青負責施肥。山區農村的二月,春寒料峭,村民豬圈裡的土糞凍得像鋼板一樣硬, 钁頭使勁挖下去就被彈回來,震得人手臂發麻。我和陳寶明、任繼中等6人硬是憑著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將全隊20多個豬圈的土糞全部清理出來。接下來就是往地裡運送土糞,堆子二隊的田地多數分散在山坡上,個別田地甚至要趟過一條河,翻過兩座山才能到達。由於山道崎嶇,架子車運土糞極不方便,我們6人就用村民們自制的揹簍將豬圈裡清理出來的土糞一趟趟背到田地裡,隔幾步倒一堆,然後用鐵鍁均勻撒開。由於剛開始幹農活經驗少,全憑蠻力氣,手掌經常打滿血泡,肩膀也紅腫得嚇人。犁地。是隊裡莊稼把式乾的活,有一定的技術性。剛開始學犁地時,不是掌扶不好犁把,就是不會吆喝耕牛,耕牛也認生,生人駕馭根本不理會,幾場下來,別的人全洩氣了,我就偏不信學不會吆牛犁地。在隊長手把手幫扶下,我反覆地練,熟悉耕牛性情,掌握扶犁技巧,終於學會了犁地、耱地。學犁地這件事使我堅信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學肯鑽,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當苞穀苗長到四五寸高時,及時追肥、鬆土和培土固根就成了首要任務。天旱時施肥效果不大,有時眼看天將要下雨,隊裡就集中所有勞力向地裡轉送土糞、化肥。由於時間有限,整個運肥工作緊張、忙碌,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每個人揹著特製的揹簍,沿著崎嶇山路,一路小跑,一趟趟往返。運肥、施肥完畢,當雨如期到來時,我們和村民一樣從內心感到高興,滿身的勞累疲憊頓時全消,因為在那個溫飽難保的年代,人人都盼望有個好收成。苞谷快要成熟的季節,滿山飄香,特別是徬晚時分,山中潮溼的空氣夾雜著野花野果的香味,隨風飄來,沁人心脾,此時一天的勞累頓時煙消雲散。山村這個季節重活較少,我們白天鑽進悶得透不過氣的苞谷地裡鋤草,晚上6個男知青兩人一組負責守看苞谷。苞谷地離住地較遠,在地邊較高處用麥秸稈搭建一個臨時草菴。晚上,草菴裡的蚊子多且不說,我們還要不時大聲吆喝以防止山中出沒的狗熊等野獸偷食苞谷。草菴的後面是一片墳地,白天倒無所謂,特別是晚上,當換班吃飯的人久等不到時,一個人面對漆黑空曠的山野,加上不時聯想村民述說的有關鬼神的傳說,不由頭皮發麻。現在回想起來膽量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練出來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