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改善微迴圈、改善代謝,9種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要知道

1、神經修復藥物:

甲鈷胺是一種神經修復藥,它是維生素B12的甲基化活性製劑,可進入神經細胞,透過促進神經細胞核心酸和蛋白質以及神經髓鞘的合成,修復受損傷的周圍神經,營養神經細胞,提高神經纖維興奮性,抑制神經退變,適用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有效改善麻木、疼痛、感覺減退等症狀。

改善微迴圈、改善代謝,9種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要知道

2、改善微迴圈藥物:

胰激肽原酶為血管擴張藥,有改善微迴圈的作用,能提高機體內激肽系統活性,釋放緩激肽。緩激肽作用於血管平滑肌,使小血管和毛細血管擴張,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血流量,改善微迴圈。胰激肽原酶作為活化因子能啟用纖溶系統,降低血液黏度以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各器官的血流。適用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等微迴圈障礙性疾病。

己酮可可鹼系黃嘌呤類衍生物,其代謝產物可改善微迴圈,增強外周血管微迴圈,同時能恢復和增強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增加纖維蛋白溶解酶的活性,降低血液黏滯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增加動脈和毛細血管血流量,改善腦和四肢的血液迴圈,提高神經細胞的血氧供應,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症狀。

改善微迴圈、改善代謝,9種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要知道

西洛他唑屬於抗血小板藥,抑制血小板及平滑肌上磷酸二酯酶活性,擴張血管、抑制血栓素 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但不影響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謝,對於由三磷酸腺苷或腎上腺素誘導引起的初級及二級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不干擾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前列環素。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是可逆性的,停藥後可迅速恢復。此外,西洛他唑還能增加足、腓腸肌部位的組織血流量,使下肢血壓指數上升、面板血流增加及四肢皮溫升高,改善間歇性跛行,還可用於輔助治療糖尿病所致的周圍神經病變。

3、抗氧化藥物:

硫辛酸為丙酮酸脫氫酶複合物、酮戊二酸和氨基酸氫化酶複合物的輔助因子。可抑制神經組織的脂質氧化,阻止蛋白質的糖基化作用,抑制醛糖還原酶,阻止葡萄糖或半乳糖轉化為山梨醇。硫辛酸為強抗氧化劑,無論是硫辛酸或其還原形態的雙氫硫辛酸均能發揮抗氧化作用,直接或間接地促使維生素C及維生素E的再生作用。研究表明,硫辛酸可增加細胞內谷胱甘肽及輔酶Q10的水平。硫辛酸可以鰲合某些金屬離子(如銅、錳、鋅),形成穩定螯合體。在動物模型中證明可以保護砷中毒並可以減輕鉻中毒後的肝毒性。離體試驗中,亦發現可由腎切片中螯合汞離子。硫辛酸可為人體自行合成。硫辛酸進入人體後(注射或口服)易在許多身體組織中還原成為雙氫硫辛酸。硫辛酸或雙氫硫辛酸無論在細胞內或細胞外均能發揮其藥理作用。適用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感覺異常。

4、改善代謝藥物

依帕司他為可逆性醛糖還原酶非競爭性抑制藥,對醛糖還原酶具有選擇性抑制作用。有臨床研究表明:依帕司他能抑制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紅細胞中山梨醇的積累,改善患者的自覺症狀和神經功能障礙。有動物試驗表明:依帕司他可顯著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坐骨神經、紅細胞、視網膜中山梨醇的累積,提高其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和自主神經功能,在神經形態學上,可改善軸突流異常,增加其坐骨神經中有髓神經纖維密度、腓腸神經髓鞘厚度、軸突面積、軸突圓柱率,此外,可改善模型動物坐骨神經的血流量,並使其肌醇含量回升。適用於糖尿病神經性病變。

改善微迴圈、改善代謝,9種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要知道

5、中成藥:

消栓膠囊組方為黃芪、當歸、赤芍、川芎、紅花、桃仁、地龍。本方乃補陽還五湯改變劑型而成,諸藥合用,共奏補氣、活血、通絡之功。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消栓膠囊具有抗炎、抗氧化、鎮痛、改善血液動力學、代謝指標和微迴圈等作用。

在臨床上,消栓膠囊可用於由氣虛血瘀所致的痺症,症見手足麻木,如有蟻行,肢末時痛,多呈刺痛,下肢為主,入夜痛甚,少氣懶言,神疲倦怠,腰腿痠軟,或面色白,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舌質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脈沉澀;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見上述證候者。

參茋降糖顆粒組方為人參莖葉皂苷、黃芪、山藥、麥冬、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地黃、天花粉、茯苓、澤瀉,諸藥合用,氣陰兼養,補斂結合,補中有清,共奏益氣養陰,健脾補腎之效。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參茋降糖顆粒具有抗炎、改善脂代謝、改善微迴圈、營養修復神經等作用。

在臨床上,參茋降糖顆粒可用於陰虛血瘀所致的痺症,症見腿足攣急,酸脹疼痛,肢體麻木,或小腿抽搐,夜間為甚,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口乾少飲,多有便秘,舌質嫩紅或暗紅,苔花剝少津,脈細數或細澀;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見上述症候者。

改善微迴圈、改善代謝,9種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要知道

通塞脈片組方為黃芪、當歸、黨參、金銀花、甘草、玄參、石斛、牛膝,諸藥合用,共奏培補氣血、養陰清熱、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之功。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通塞脈片具有抗氧化應激、抗炎、改善微迴圈、營養神經等作用。

在臨床上,通塞脈片可用於由氣血兩虛,瘀毒阻絡所致的痺症,症見手足麻木,如有蟻行,肢末時痛,多呈刺痛,得溫痛減,遇寒痛增,下肢為主,入夜痛甚,少氣懶言,神疲倦怠,腰腿痠軟,或面色白,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舌質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脈沉澀;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見上述證候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