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辛巴道歉了:助農不是扶貧,更不是慈善

一直以來,我立志於寫一些若干年後再看也覺得有價值的文章。所以在探討這次網路熱點事件之前,先給未來的讀者們講下事件脈絡。

9月19日,網路知名主播辛巴在直播時公開抨擊最近大火的董宇輝——一位東方甄選的主播:

“一根玉米成本價7毛,你賣6元,利潤率超過37%,你這是打著助農的旗號賺取暴利,而非幫助農民謀利。”

對此,東方甄選主播董宇輝給出以下回應:

“大部分的玉米不是用來給人吃的,是用來養牲口的,所以價格確實是4、5毛錢一根。我們找的生食玉米來自東北好的產地,成本本來就很高。”

“我們也想讓農民多掙錢,但如果只想讓農民掙錢,這個商品就不會掙錢。”“

如果沒有中間商,誰去收購玉米?沒有廠商包裝、運輸、售後,誰把玉米賣出去?”

“農產品最大的問題,很多時候就是爛到地裡。所以銷路是一大問題,如果賣得好,他們(中間商)來收的價格就高。農業是一個特別透明的大產業,沒有人能偷偷發橫財。”

9月20日,辛巴道歉:

我說的可能是對的,但是方式不太合適,是我格局小了,對不起這家公司(抖音)了。當我每天沉浸在仇恨中的時候,我沒法做好自己的事兒。在這裡,我給所有人鞠躬致個歉,對不起了,佔用公共資源了。”

當事雙方的紛爭隨著辛巴的道歉貌似告一段落,但網友們的討論卻剛剛開始。大家見仁見智,各抒己見,在這我也想提出一些拙見供讀者您參考。

1。什麼是助農?在我看來,助農不是扶貧,更不是慈善。而是如字面意義那般:幫助農民。幫助農民不止一種方式,而給予他們確定性是這個產業鏈中行之有效的一種。

農產品從播種到收穫,不像城裡大部分工人工資那樣是按月甚至按天計算,它們往往需要一個季度甚至半年才能有結果。。。這段時間有一點極端天氣、蟲災蝗災什麼的就有可能導致顆粒無收,而且不是說你收穫了就萬事大吉,它們成熟後不管你覺得它值7毛還是兩塊,只要賣不出去最終就是廢品一堆……

而想要給農產品找到合適穩定的銷路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2塊收的玉米】。世界上【7毛的玉米】那麼多,消費者憑什麼買你這麼貴的呢?除了產品有更良好的品質外,更高階的品牌形象、更優質的服務、更快捷的物流等都是讓消費者接受【2塊收的玉米】所必須的開銷,這些附加值不管是農產品或者晶片或者其他任何商品,培養他們的成本一點都不比原材料價值低。而這個從

播種到消費者中間的鏈條是如此之長,花銷如此之大,顯然不是哪一個主播或者農民可以獨自完成的,它需要整個鏈條上的人精益合作,每個人齊心協力,才能讓它穩定下來,密不可分,在未來給鏈條上的每個人帶來更多利益。。。

所以東方甄選們在做的事情就是透過自己的影響力,讓這鏈條越來越結實,越來越穩定。這是給予農民穩定、給予他們希望的一種助農。

說到這,我們不得不提另外一個助農大平臺:拼多多。沒錯,儘管它名聲不咋地,但他卻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雖然它上面銷售的農產品大部分都是低價,而且競爭激烈,規則苛刻,但是在我看來它也是在助農:東方甄選讓的目標是整個鏈條上的人都能過上體面的生活,而他已經實實在在的讓更多人能夠先活著。

2。關於對當事雙方的看法。我們對他人的評價其實一點都不重要,無論是對評價的物件或是對我們自身,唯一的用處我想就是可以讓旁觀者知道您是什麼樣的人,從而讓好事者對您個人產生新的評價——正如您對當時雙方一樣。

因為當我們無論給予哪一方負面評價,都只說明評價者不是他的目標客戶群體:您讚美辛巴勇於直言,覺得董宇輝假惺惺,說明您沒有能力購買6塊的回來與7毛對比一下,或者說你有能力但你的認知還停留在玉米只有7毛價位這個水平、抑或者您還始終相信世上有物美價廉而不是一份價錢一分貨?但無論哪一種,都不是東方甄選過上體面生活的目標人群【我說的,不是東方甄選說的】;而假如您跟上面的人群反過來,你完全明白體面是需要代價需要成本的,那說明您至少還有夢可做。沒有嘗過連夢都做得很卑微的日子,沒有感受過在喘不過氣的生活中突然有人喊你家人那道光是多麼美好,至於光源自何處,是佛光還是陽光又有什麼所謂呢?

在我看來他們是一個硬幣的正反面,每一面都有人喜歡,有人厭惡。他們只服務於喜歡他這一面的人,人們也只為自己所喜歡的那一面買單。

因此無論您對任何一方有多討厭,多大聲地去宣佈,寫多少文字去表達,發多少影片去證明,對方也不會因此改變絲毫,而這樣做除了展示自己嗓門大還有什麼用處呢?

如果說要真的把對某人的厭惡轉到實處,我想還不如藉此認真審視自己內心深處,問問自己厭惡感從何而來?自己對他人的評價往往是自身內心想法的投射。辛巴評價董宇輝在我看來就是:大家都是做主播,憑什麼您可以名利雙收?我犯錯一次就要永遠承擔惡名?【對了我這樣評價辛巴也許是心裡覺得憑什麼他這樣的人都可以身價過億?】

所以不要因為別人的成績,或者過往產生偏見,因為那都意味著自己已經陷入絕境,只能任由偏見成長,讓它長出憤怒的果實~而憤怒是對自身無能為力的恐懼。

要消滅偏見,把憤怒跟恐懼扼殺在搖籃階段,理解跟學習無疑是最好的良方。要學會理解,但不要止於理解。我時常想:你我他皆是凡人,都有各自的愛恨情仇,生老病死,都有行差踏錯的時候,所以無論是誰犯錯或者不是我們熟知的方式去獲取利益時,只要不是觸犯法律,我想我們都應該寬容一些,因為我們也有犯錯的時候。他人的錯誤,挖過或者踩過的坑我都應當將他當個路標,指引自己不要犯相同錯誤即可;而一些看不到的坑,我們應當透過學習,用理智跟剋制來避免被慾望矇蔽雙眼掉了進去。

3。關於價格。前面本來已經說過附加值,但覺得不夠全面,特此補充。

古語有云利大量小利不大,利薄量大不薄。我覺得這句話對商人而言是對的,但對農民來說卻不一定對。如果一個農產品售價特別低,產業鏈上的每個人利潤都高不到哪裡去,7毛的玉米全部是利潤也才7毛,農民的勞動強度並不比2塊的低多少。而賣6塊的玉米除了能給農民2塊收購價,還可以讓整個鏈條的人都能有一份收入,也就是說同樣一粟玉米6塊的一定可以比7毛的養活更多人。

另外我不知道還有幾人記得新東方在教育寒潮時依然結清所有老師工資,退回所有學生沒有學習的費用,而這短短十幾個字的事實需要花費的又是多少真金白銀呢?這個錢是從哪裡來呢?同樣的,未來會不會有一天直播行業也迎來這樣的寒潮,俞敏洪先生們難道不需要未雨綢繆嗎?

無論時間如何流逝,每個人的過去都會成為一個不可抹去的標記。同時人也是會變化會成長,在此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新的標記代替老標識讓人們記住你。無論是俞敏洪或是辛有志或是本文作者跟讀者。

你留下了什麼標記,又記住了什麼標記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