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如果說希望所有人活得很好,甚至放棄自己的利益也為了別人的生存,是一種“境界”。

那麼不干擾他人在社會上生存、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不破壞社會當下的環境,這就是“底線”。

能做到以上境界的不一定是每一個人都有或必須有,但是底線卻是每一個人不能旦夕缺失的。

底線是一個人生存的基礎,是根本,亦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如果一個人沒了底線,那麼什麼壞事都可以做得出來。

如果一個社會沒了底線,那麼什麼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會發生。

無論人或社會,底線極為重要。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再窮,不能坑朋友

人活一世,難免會有窮得時候。

但人再窮,也要窮得有志氣,不能總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富有,就覺得別人虧欠自己的,甚至作出坑朋友的舉措。

做人,不要因為自己貧窮從而改變氣節,不要因為自身的身份、地位不如人就輕易改變自己的志向

坑了朋友,就斷了自己的一生後路。

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

驢子與狐狸相約共同去打獵。

途中遇見兇猛的獅子,狐狸見到情況很不妙,隨即跑到獅子面前,提出只要能放過自己一條生路,願意把驢子交給獅子。

獅子很爽快地答應了,狐狸千方百計引誘驢子掉進了一個陷阱裡。

狐狸帶來獅子證明自己交出驢子,懇求獅子放自己一馬,而獅子見驢子逃離不了陷阱,心想:“既然驢子都已經是囊中之物了,又何必放跑一個食物呢?”於是,抓住狐狸先吃了,然後留著驢子慢慢再吃。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朋友猶如人生那遙遠道路上的柺杖,猶如那人生帆船的一根槳。

而人窮時,選擇坑身邊的朋友;遇難時,欺騙身邊的朋友,不是因為別人出於信任就隨心所欲,拋棄別人對你的信任,也只會喪失存在別人心目中的價值。

《水滸傳》中有一段故事:

林沖和陸虞侯是同鄉好友,陸虞侯在陷入困境的時候,林沖幫了他一把,推薦他到太尉府上工作。

陸虞侯對高衙內百般討好,多次出謀劃策陷害林沖。

一次,高衙內貪圖林沖妻子美色,讓陸虞侯欺騙林沖出去喝酒,林沖出於對陸虞侯信任,毫不設防接受陸虞侯的邀請。

而高衙內趁林沖外出前往林沖家中騷擾其妻子,結果被林沖發現不得不倉皇逃竄。

陸虞侯對曾幫過自己的恩人並沒有深感內疚之意,反而變本加厲,策劃林沖誤入朝廷商議軍機大事處,最後讓林沖獲罪。

在林沖被髮配滄州後,陸虞侯更是過分,他跑去燒掉林沖看守的草料場,一心想踩著林沖,好讓自己飛黃騰達。而上天有眼,一場大雪讓林沖逃過此劫。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山神廟,林沖得知好友陸虞侯背裡一直陷害並追殺自己。

一向和藹可親的林沖,終於忍無可忍,與陸虞侯恩斷意絕,用槍挑殺了陸虞侯。

古人有云:“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當人為了眼前利益而坑了朋友,那這個人沒有良知、道德和底線可言。

有因必有果,往往出賣朋友的人,害人如害己,終究只會自食其果。

人的一生,為人處世都必須謹記自己的底線,底線乃做人的尊嚴。

守住了底線,就是守住一生,守住未來。

人生在世,謹記:“窮不坑朋友是底線,富不忘恩人是人生良知。”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再苦,不能丟骨氣

人在落魄遇難時,被旁人的意見所左右,最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在利益為先的時代,更是如此。

有人選擇用現實和生存為自己找藉口,這個說法本身只是滑稽之談,但凡人有骨氣,也不至於落魄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骨氣是一個人的骨骼,丟了骨便沒了形。

年輕時的范仲淹,受父親的朋友推舉,去了鄒平的醴泉寺讀書。

起初,為了避開寺內喧譁,他在寺院的南邊找到一處僻靜的山洞讀書。

用家裡每天送過來的小米煮成一鍋,放涼後劃上一個十字,一餐只吃一塊,日子過得非常清苦。

有一次,范仲淹在山洞中讀書時,被刺眼的光芒照射到,發現了兩個小洞口。

靠近小洞觀察之後,他才發現原來裡面閃爍的竟是黃金和白銀。

他並沒有被眼前的金銀錢財所迷惑,而是回頭繼續讀書。

離開寺廟三十年後,寺廟遭受火災,燒得一片狼藉,寺廟大師不願寺廟就這樣毀在自己手裡,於是派出弟子前往范仲淹家中,希望范仲淹能在寺廟遇難時,伸出援手。

范仲淹得知寺廟有難後,熱情款待來人,但是言語中對援助修寺廟的事情一字不提,待來人臨走時,修書一封讓人來人帶回去給慧通大師。

寺廟中的弟子聽說范仲淹對重修寺廟一事絲毫不提,心中很是憤然。

於是,慧通大師向眾弟子展示範仲淹的書信,書中大概意思是:

“我常去讀書的山洞裡,一邊洞口裡有黃金,另一邊洞口裡有銀兩;一半拿來修建寺廟,另一個用來救濟僧人。”

眾弟子看完,恍然大悟。

做人正如范仲淹般,活得有骨氣,不受眼前利益所惑,才能保持強大的內心,永葆前進的動力。

人生在世,傲氣不可有,骨氣不可無。

人有骨氣,人品才會有高度、人格才會有硬度,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即使生活再苦,也勿忘骨氣。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再難,不能搞投機

常言道:“十賭九輸。”

想要以小博大,希望可以透過投機來獲取成功,又或避免損失,這是人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誤區。

如果說投機等於賭博,這個說法一定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但事實上投機最終的下場都不會太好。

伊索寓言《馱鹽和馱棉花的驢》中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位商人經常跑兩個地方做生意,在途經的路上,有一條河,為了把貨物帶過河,商人特意購買一頭驢子。

有一次,商人打算把鹽帶到另一個地方售賣,用驢子運輸這一批鹽。

驢子看到那堆鹽袋子,簡直要瘋掉了,挖空心思地想如何才能擺脫這重量。

在過河時,驢子想偷懶,在不經意間,背上的鹽都浸到了河水裡。鹽融化了不少,當驢起身時,立即覺得背上輕鬆了很多,欣喜若狂,心想原來這是一個偷懶的好辦法。

再次運輸鹽過河的時候,驢子都會選擇偷下懶,然後把鹽在河裡浸一下,後面運輸的時間也減少了許多。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商人卸鹽時,發現鹽少了很多,他怎麼也搞不明白是在哪個地方弄丟了鹽,而驢子就在一旁自鳴得意。

沒多久,商人要運輸棉花過河,雖然貨物比之前的鹽多了很多,但驢子並不擔心,可以用浸泡的小伎倆幫自己減輕負重。

到了河裡。驢子故意偷懶,悄悄把棉花浸在水裡,自以為棉花也會融化。可吸足了水的棉花像一座山,棉花重重地壓在驢子身上,壓得驢子喘不過氣來,河水的一個急流打來,驢子被水衝倒了,沒多久就被淹死在河裡。

大千世界,智者多,愚者少,經歷過歲月的推移,遲早被人看清那一面面紗下的你。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投機取巧,要腳踏實地;如果一味生搬硬套,時刻老是想著偷懶,也只會得到驢子的下場。

人雖可以投機取巧一時半會兒,卻無法投機取巧一輩子。

生活過得再難,也不要投機取巧!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結語

人性最根本的基石是底線。

人活一世,可以計較,但不能沒有底線。

生活不容易,做人也很艱難,所以不管如何都要時刻謹記自己的底線。

不坑朋友,不丟骨氣,不搞投機。

與朋友共勉。

*作者:國言小錄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底線,是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