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讀 書 札 記(3)

讀 書 札 記(3)

潘復生

三十

惠特曼說:“讀書是最崇高意義中的鍛鍊,閱讀是最有力的生活方式之一”。這崇高,就在於精神信仰的層面,而鍛鍊,則是如粹鐵增強增硬增靭的過程,“恨鐵不成鋼”,說到底就是缺這種鍛鍊,這種信念與精神的打造塑形,由庸俗上升為崇高,由毛坯整鑄成精品。比之讀書很形象,不讀書者便是沒受鍛鍊不成器之人,更何談崇高?但這並非朝夕之事,舉手之勞,而是一個長期的歷練過程,是應形成方式和習慣的生活。我自己就覺得,這首先是樹立信念,尊重崇高,有一種強烈的慾望,視書如神聖,對閱讀有興致。或想改變自己,或欲到達一種目標,就從讀書開始。要大略選擇一番,框定輪廓,嚐到滋味,加深加多。時而細品慢嚼,時而囫圇吞棗,即便不求甚解,只要稍有會意,就能欣然忘食,登堂入廳,感覺興趣和給力。這種境界便是最有力的生活方式,你實行著,就是鍛鍊著,就在走向崇高,就變化著心靈,開闊著胸襟,拓展著視野。這時你站高了,行遠了,視聽感觸不同了,覺得有力了。

三十一

回顧過去,從學前看連環畫開始,幾乎再沒離開過書本。這種持續的與文字結緣,到如今仍樂此不疲。沒有什麼東西比一本好書看上去更令人高興了,也沒有什麼活動比用筆紙將大自然引發的心情和生活中的感觸恰當表達出來更令人舒暢了。那種愜意是任何玩樂遊戲都無法取代的。特別是得到一本久盼經典或寫出一篇真情散文,簡直是欣喜若狂。哪怕讀開後或寫出來不盡如己意,也不能輕易就破壞了第一影響,而且再讀又勝於先前,慶幸自己還沒失去初心終於見到又一村的柳暗花明。 曾經以為少青年時期將很多時光花在看似毫不相干的書籍報刊上,並寫下點幼稚東西,可是細品回味,也並非一無是處,它們起碼襯托出名著經典的不凡出眾和自己的一些長進,讓自己增長了一些對比鑑別能力,有的儲存了可貴的原始質料和真實細節,如廢土中的金銀碎屑。很多作家都有如此情況,不過各有特色,所起作用也大不一樣。曾喜愛的以後沒了興趣,曾厭煩的以後又喜歡上了。其中奧妙,有吋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我覺得多數是提高進步了,是人到一定年令閱世積澱所起的作用。也有從青年時起一見鍾情的,至今仍興致不減,也許是秉賦性情使然吧。 我書架上儲存最長久的,有小學時讀過的書籍,比如魯迅、趙樹理、孫犁等的著作,現在還不時翻閱,覺得那些“過時”論並不正確,反而見出其中光芒亮點,是人民生活的心聲步履,而如今很難尋覓。今天我們對那些曾經喚起民眾照亮人心的文字彷彿遺忘,如果真要能以他們的觀念手法去表現,還能行得通嗎?其中悖論原因深沉,難道不值得我們認真反思悔悟嗎!就是再也激發不起原先那種痴迷的書籍,也並非作品單方面原因,怕是自身出了變化,丟失了童貞初心,需審察反觀。 我們的趣味因社會時尚而變化無常,有時卻認為是鑑賞力提高了,或者閱歷資深了,為一時接受所謂新觀點而沾沾自喜,豈知已誤入歧圖,被紙醉金迷誤導。定神徹悟,才覺走過刺眼的亮麗後的斑駁黑暗。 現在,讀和寫都慎重多了,但仍不能保證全是對的,具有經典性和永恆價值。有的彎路一輩子都得走,不過少了大彎繞得少一點,也算是進步。不然,就留傳不下“活到老,學到老”的名言了。

讀 書 札 記(3)

三十二

文字與書寫的發明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從此人類的經驗發現或成果可以超越面對面的授受而廣泛傳遞。於是,書成為記載人類經驗的載體,閱讀書寫成為人類經驗、知識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積、傳承、擴大的最重要的方式。“智山慧海傳薪火”,端賴於書的文字。於是讀書成為人類文明延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成為人們瞭解人類歷史性活動的記錄。是人類文明傳承發展的需要。 讀書在涵養幾千年文化傳承中,不僅滿足著人的工具性需求,而且也成為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人離不開物質與精神兩個世界,書是精神世界中再現物質世界的載體,凡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人,都時常生活在書裡。讀書才能過更有趣的生活,本身成為目的和享受。讀書,是消閒的樂園,情感的伴侶,精神的食糧,展才的天地。是唯我感知的精神保養,物外神遊的美樂享受,“鍾靈毓秀”的智慧結晶,延續生命的心靈良藥。讀書擴大了視野,博大了胸懷,滋潤著生命,豐盈著活力,讓人積累底蘊,修身明理,提振精神,洞悉人生,上下博通,左右逢源;讓自由心靈翱翔於精神世界。讀書可聯想類比,觸物而發,鴻爪印痕,思致足遠,掠影浮光,曼衍無端,聊以自慰,涉思繹度,靈源暢流,文思泉湧。讓人因情入幻,自放眼手,別開生面。古代有“孔顏樂處”,劉禹錫“數間茅屋閒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朱子“斂身正坐,緩帶微吟,虛心涵泳,切己省察”,令人舒懷適意,心嚮往之。清人蕭掄說:“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水泉溉,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心意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讀書的精神生活與生理反應有了聯絡。當代人文學者那種“無功利”美學情態,修養性的讀書,也是對古風的一種揚釋。 讀書,關乎人的生命質量和命運走向。人與書的關係如何,便知其生活怎樣和怎樣生活。閱讀文化意味著人擺脫了生存對物質的直接依賴,也昇華了生命對慾望的直接依賴,而發展起豐富的精神生活向度。 “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三十三

“我認為在反思人類生活的歷史時,最悲傷的事情之一就是偉大的人物在關鍵時刻,由於不能忘卻自我而犯下的錯誤,喪失的機會。這種失敗有其必然性。一個人的權力越大,就越難以忘卻自我。只有世界上特別偉大的人,而且這些人靈魂的博大,道德的力量比他們強大的權力還要大,這樣的人我們才能說是真正忘卻自我的人,這樣的人在公共事務中掌握著更多的機會,並能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儘自己所能為全世界服務”。這是英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很有影響的諾森伯蘭郡弗勞頓區子爵愛德華。格雷(1862——1933)在其《華茲華斯的<序曲>》一文中說得一段話。他是英國當時的外交大臣,任職期間國際風雲變幻,歐州暴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格雷當時是歐州政壇上一位深受信任和尊敬的政治家。作為阿斯奎斯政府不可或缺的政治要員,能夠寫下那樣的語言,懷有那樣的見解,實為少見。從他的《自然的快樂》《閱讀的快樂》《關於公共事務的思考》《弗勞頓的水鳥》《浮生半日閒》等文中,可知他是一位摯愛大自然的“鄉野之人”,也是一位在閱讀中“更新知識,充實自我”的作家、演說家,一位喜歡大自然、喜愛養鳥、種植,具有生態理性的人,肯定是一位心性向善、肯為公眾出力服務的人;同時他也是一位嚮往無拘無束、不願受限制的人。他主張“人類應該在坦誠理解對方的基礎上,走到一起”。 可想而知,他身處高位,遭逢亂世,是多麼渴望自由與快樂的生活。這種生活,只有從大自然中,從閒暇的閱讀中,從鄉野的種植、賞花、觀鳥等活動中獲得。在尋求快樂、亨受自然鄉野情趣中,透過忘卻“自我”而找到自我。他極力衝破那不能忘卻自我的羈絆,擺脫防礙著人們對知識或天賦的運用的束縛,去尋求積極的向善的快樂。他不是依仗權力尋求快樂享受,而是要利用公共事務中更多的機會,儘自己的所能為全世界服務。這就需要“靈魂的博大”、“道德的力量、比權力還要大的品格”。那些權力越大的人,越難忘卻自我。因此,在歷史上,很多所謂大人物在關鍵的時刻犯下了錯誤,喪失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機會。

讀 書 札 記(3)

三十四

1950年,羅素(1872——1970)榮膺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欲以褒揚他的哲學著作,它們不僅豐饒而且重要,同時,它們使他成為人性與思想自由的捍衛者”。這位提出“羅素悖理”、邏輯原子論和所謂“中立一元論”的英國哲學家、數學家在他的著作中說:“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那就是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尋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 羅素那剛直正義與誠懇的性格,可以從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面對人類的狀況,他憂憤地呼喊:“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響、迴盪。孩子們受饑荒煎熬,無辜者被壓迫者折磨,孤弱無肋的老人在自己的兒子眼中變成可惡的累贅,以及世上觸目皆是的弧獨、貧困和痛苦——這些都是對人類應該過的生活的嘲弄”。他在86歲高齡時,還因加入“反核戰組織”的百人委員會而二次入獄。 他無力做到減少罪惡而痛苦。但他有勇氣對付貧窮、有勇氣忍受嘲笑,有勇氣正視自己營壘裡的敵對者。對那些說他作品“齷齪、下流、墮落”的淺薄之徒,他就是毫不客氣決不容忍地對待的。在榮獲諾貝爾獎的前一年,他榮獲了英國的最高榮譽勳章——“最高功勳章”。他在流行性感冒病情加重的最後時刻,仍在工作。他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值得的,如真有機會再給他一生,他也會欣然接受,去履行自己的義務。

三十五

以前,我寫的《學習論》中提到“學習”的新趨向,稱“學習”的新理念是使行為得到改變。以後閱讀心理學和心理學史發現,這一理論早在20世紀60年代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就提出來了。當時的定義是“由經驗引起的行為的相對持久變化”。而認知學派則認為“用能力和傾向的變化來定義學習”。未反映在行為變化上的學習稱潛伏學習。後來便逐漸形成學習是機體與環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能力與傾向的相對穩定的變化。這種觀點在西方早已流行。這在《智育心理學》中更加明確。 至於“讀書”與“學習”的關係,是這樣的:讀書,並不就是學習,只有在讀書導致行為發生變化時,或者說導致能力和傾向的改變時,才算學習。但讀書的陶冶情性,實際上也是一種潛伏學習,是一種積“量”過程,“量”之積累可以產生“質”之變化。知識的獲得透過表徵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知識運用,最後達到解決問題和發明創造。都是為了應用與創新!

讀 書 札 記(3)

三十六

“科學”,是個時髦的話頭。人們很喜歡以“科學”說教。但是這個“科學”,本身內涵如何呢?除了各科的研究發展成果,是不是也應當讓它自身“科學”一下呢?蔣勁松的《人天逍遙:從科學出發》一書可以開闊一下視野。書中講“近代科學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就是由於科學在於其它文化傳統的競爭中,不斷吸收其它文化的優點,不斷奮發進取,綜合創新所致。如果我們滿足於目前所建立起的科學傳統,沾沾自喜,排斥一切其它競爭者,不注意吸收其它文化的寶貴財富,動輒以反科學和偽科學為名排斥諸如中醫等文化傳統,就違背了健康包容的科學精神,就會重蹈中世

宗教裁判所的覆轍”。196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克斯。佩魯茲說:“研究成果是有偶然性的,做出偉大發現的人不一定是偉大的思想家,他們可能是能工巧匠,或是留心的觀察者,甚至只是拿工資幹活的平庸之輩”。196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彼得。梅達沃也提到:“並非只有聰明絕頂的人才能成為優秀的科學家。大多數事實上已經成為科學家的人,原本很可能從事的是其它某種職業”。《通往斯德哥爾摩之路》一書中引述了一個觀點,“諾貝爾獎甚至可能被授予一個蠢材,只因他無意中發現了重要的事物”。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和環境中,某種規則、現象和技巧堤供給那個有機遇的人,他可能就會認識總結出一種重要現象和成果。但千萬不可認為,諾貝爾獎是可以輕易或走捷徑取得的。特別象文學獎。觀察、博學、專注、鑽研、思考等品質是不可缺少的!

三十七

同一句格言,從完全正確地理解了它的年輕人口中講出來時,總沒有在閱歷極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種含義和廣度,後者能夠表達出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黑格爾上述語義,隨著年齡增長而理解漸深。這是由於人的經歷和閱讀累積認知等決定的。字面上的意思是淺顯層次的平面認知,而內含的立體化理解,是非到一定年紀和相當經驗後不可。就是現在,重讀過去的經典,又見出文字背後新的涵意和厚重東西,因而才有“常讀常新”、“百讀不厭”之感。這是經典的價值,也是人生的進步。 就拿《菜根譚》《小窗幽記》《圍爐夜話》《幽夢影》《格言聯璧》等來說,開始讀時有懂有不懂有似懂非懂的,以後屢翻閱屢有所得,不懂的懂了,似懂非懂的不疑惑了,過去認為懂了的又發現新意或原來之懂是不正確的等等。文字還是那文字,所以發生變化,是你的底蘊積厚了,閱歷多了廣了,認知視野不同了。 單從閱讀角度說,原來只是儒家東西的影響,對《菜根譚》中的很多語句理解偏狹,當又讀了道釋等諸家學說後,理解就加深拓寬了。特別是禪宗之“心性”,是全書一以貫之的,從知與行兩方面結合來講論人的修行養性,就聯絡到王陽明與道家,還有隨處可見的唯物論辯證法。至於讀書處世等方面,自己就已經從實踐中學到很多有關對書中格言警句的詮釋,理解認知自然便不同了!

讀 書 札 記(3)

三十八

《農夫哲學:關於大自然與生死的沉思》,是美國老人吉恩。洛格斯登晚年完成的一部著作。他以平實的語言、深刻的思想、豐富的生活敘述了在俄亥俄州農場生活中與癌症鬥爭的事蹟和感想,揭示了大自然向他透露的生命奧秘。 吉恩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後,才開始寫作此書。他歷經農場生活社會磨難和與絕症鬥爭,如夢方醒,是該寫寫“長生不死”的話題了。他實行“花園療法”,輔以醫治,更主要的是在大自然中充分享受勞動之樂,嚮往“永恆”不老境界。他客觀接受無常,觀察生命,思索死亡。他一邊珍惜自己熟悉的“農夫”生活,比以往更仔細地觀察農場和花園的一切,一邊適應著牧場和時代的變化,瞭解有關長生的前沿動態。竟然奇蹟般戰勝了癌症。 他深受大自然啟發,特立獨行,不聽信科學與宗教,而從道家觀點出發,相信“物質永恆”,萬物都能在食物鏈上得到永生,死亡不過是生命形式轉變的開始。吉恩的現點與佛家理念不謀而合。 吉恩的哲學讓我們想到中國文化的“道法自然”,與自然和諧,向自然學習,生命的質量方能返歸本真,活到生長期的七倍。而最佳的具有社會現實意義的就是田園生活!這方面,首先讓我想到陶淵明。“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歸園田居五首。四》),“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聖賢,誰能獨免”(《與子儼等疏》),“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飲灑二十首。十一》)。而最典型的體現生死觀的是“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輓歌詩三首。一》)。蘇軾也說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德國存在主義哲人海德格爾認為,人最大之畏懼是死亡,但從本體論出發,就會變“大畏”為大無畏。 這是自然達觀的理性徹悟。正如盧梭說的:“如果我們永遠不死,我們反而會成為十分不幸的人。當然,死是很痛苦的,但是,當我們想到我們不能永遠活下去,想到還有一種更美好的生活將結束今生的痛苦,我們會感到輕鬆的。如果有人允許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長生不死,請問誰(可以想象得到,我在這裡說的是有思想的人,而不是所有一切人)願意接受這不祥的禮物”(《愛彌兒》)? 陶淵明在《飲酒20首》中說:“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一掃死之悲哀,表現了積極的人生觀。我生之貴之價值,就在“一生”之學習奮鬥,在奉獻社會人民,在創造事業中享受快樂。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更不做貪

三十九

弗吉尼亞。伍爾夫的《普通讀者》一書中,有一篇《多蘿西。華茲華斯》,寫了威廉。華茲華斯的妹妹。作為女子,她除了料理家務支援哥哥寫詩外,業餘時細心觀察自然,體悟人生,寫了大量的日記。這本記錄個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文字,使她成為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日記作家。她在描述大自然方面,確有自己的獨特見地。憑自己天賦的暗示能力,“抓住非常普通的事實,略加點染,那整個景象,寧靜的湖水,壯麗的群山,就以濃郁的色調、天然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眼前”。 她的才能是由於經常練習、運用,而使觀察力磨鍊得非常純熟、敏銳。她能發現某種極關重要的秘密,隱藏在事物的表面底下。 讀著這篇文章,感觸頗深。對於生長於最活躍的大自然中的我,從小就不乏山峰、田野、樹草、河谷、莊稼、野生動植物的懷抱呵護,怎麼就缺少那麼一點親切體驗感受,寫不出與大自然水乳交融的共嗚,內心深處燃燒的熾熱純真的熱愛,與大自然奉獻精神的互動提升……聯想到眾多自然文學作家的作品,那發現與表述的背後,都有各自非同尋常的眼光和筆力,而這一方面有生活中的現察磨鍊,另一方面則是個人秉賦品質,也可說成“天才”之類的東西。就我覺察到的,如博物知識、細緻情感、獨特視點、作家智慧等等這些“短板”,須要用心補充。

讀 書 札 記(3)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