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歸國: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從不被世俗所困

文/MBA智庫·五月海子 編輯/MBA智庫琉琉

最近熱搜上最火的女子是誰?想必非顏寧莫屬了。

顏寧何許人?

2007年,未滿30歲的她,成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2016年曾被《自然》雜誌評為“中國科學之星”;

2017年離開清華大學,選擇赴美,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正是這樣一位學術牛人卻在時隔5年後宣佈回國。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歸國: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從不被世俗所困

在顏寧身上,很多人看到的是她耀眼的成績,但更讓我敬佩的卻是她對待偏見的態度。

開掛的天賦,加上顏寧自信優雅的姿態,當很多人瞭解到她還未婚時,不由發出感慨:“你這麼優秀,不結婚是不是有些浪費基因。”

而顏寧的回答,乾脆而直接:

“我不結婚,我不欠誰一個解釋。”

當別人叫她“女科學家”時,她亦表達自己的態度:

“為什麼非加個‘女’字?”

顏寧不懼外界看法,在遭遇到關於“女性”身份偏見時,也依然能堅定不移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

生活中偏見無處不在,有的顯而易見,但有的偏見卻藏於無形,破壞力更大,也更傷人。

1

性別偏見:比你想象的更常見

性別偏見,早已成為求職市場上一大熱門話題,尤其是女性求職者相比男性求職者,會受到公司更嚴格的對待和考核。

曾在網上看過一位網友分享自己的遭遇: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歸國: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從不被世俗所困

她去面試了一家知名企業,面試官是女生,看起來不大,原本以為女生會更偏向女生一些,沒想到整個面試面下來她發現,女招聘官對女性求職者的惡意更強。

不僅整個面試時間很短,而且問的問題,不是圍繞專業技能,工作內容,而是詢問了她的年齡,婚育的狀況,家庭的住址。

儘管自己的專業很對口,但還是因為這家公司有性別偏見而被拒:“你29歲了,到了要生孩子的年齡,不適合我們公司。”

如此簡單地拒絕託辭,讓這位網友非常難過。其實像這樣的偏見,在職場上屢見不鮮。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歸國: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從不被世俗所困

另一位博主也分享了自己朋友的遭遇:

朋友進入了新公司,同一批次進來的有十幾個男生,只有她和另外一個女生。

後面私下和這些男同事聊天,才發現,這批男同事,只面試了一輪就進入了公司,而她和另外一個女生,足足經歷了三輪面試,才勉強被錄取。

不得不說,職場上對於女生的歧視,從招聘環節就開始了。

就算成功突破HR和老闆在招聘環節的審問和篩選,入職之後,也有很多女性,在升職加薪環節遭受到了公司別樣的眼光,比如:女性不適合當管理層,女性不夠雷厲風行,不果斷,女性不能獨當一面等等。

據《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27%的女性在求職時遭遇了用人單位限制崗位性別的情況,59%的女性在應聘過程中被詢問婚姻生育情況。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歸國: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從不被世俗所困

網上流傳一句話說:

“一份簡歷上寫得最好最吸引面試官的就是:性別男。”

性別偏見,就像無形的枷鎖,讓女性在職場上遭受到了比男性更多的不尊重。

更多的時候,這種偏見藏在領導和公司的格局和認知裡。同時你會發現,職場上對女性的偏見也從未消除過。

2

年紀偏見:給職場人帶來中年危機

我曾問一個幹HR的朋友,問他們公司是如何篩選簡歷的。

他直接見血地說了一句話:“拿到簡歷先看年齡,35+的如果沒有特別優秀的履歷,我們一般都會直接刷掉。”

這個戳心而直白的真相,讓逐漸邁入35的我,多了那麼一點恐慌感。

最近幾年關於職場中年危機的話題,越演越烈,甚至每出現一次,都會給職場人帶來焦慮。

曾看過這樣一個問題:“那些35歲以上,沒混上高管總監的人,你們都去哪裡了?”

評論區有各種各樣的回答:

“我已經異動到保潔崗了,這次穩了!”

“32馬上33,被裁員,簡歷沒人要,被迫創業。”

“賣保險,送快遞,搬磚,開店”。

不可否認,當下的職場,的確存在對於35歲以上人群的無形歧視:

35+沒到管理崗,就是能力不行?

35+的職場正當年,卻被無形地冠以沒動力,沒培養價值,沒成長可能性的匱乏偏見?

每個人都會面臨35+的坎,這個坎到最後變成的是坑,還是機遇,選擇權往往都來自於我們自己。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歸國: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從不被世俗所困

羅振宇曾對“35歲不該來找工作”,說過一段讓人深刻的話:

所謂的“35歲不該來找工作”,更準確地表達是:“人到了35歲,就不該再用標準化、同質化的能力去找工作了。”

35歲的職場危機,往往預示著,我們對待35歲之後的工作和人生,不該停留在原來的認知,而應該用更為嚴格的態度去看待和選擇。

每一個人都會面對35歲到來的時刻,市場上的機會可能是不均等的,有些機會會傾向於年輕人,有的機會會傾向於更有能力,更有資歷的人。

而作為即將邁入35歲坎的職場中年們,能否用自己差異化的競爭力,去匹配和兌換這樣的機會,往往來自於持續學習的進化意識。

沒有一個人的中年危機是憑空而來的,有中年危機的人,往往是曾經在年輕時候放過無數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不再用年齡作為裹足不前的藉口,只有如此,所謂的危機才會延遲,即使最後危機來臨,也不再懼怕,而是勇敢面對,從中抓住屬於自己的機遇。

3

加班偏見:“不加班不是好員工”的惡臭文化

知乎上有一個高熱問題:你敢到點就按時下班嗎?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歸國: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從不被世俗所困

看了答主

@九木

的回答,讓人直呼羨慕:

入職的第一天,公司是6點半下班,到了6點24分,上司就突然坐直了身體,嘴裡還嚷著,我要抓緊時間了。

當時他就在心裡嘀咕,完了,領導這是要喊加班,於是順勢問了領導:你這是抓緊時間幹啥?

領導一邊著急忙慌地收拾電腦一邊回:抓緊收拾東西啊,馬上要下班了。

結果這一回答,讓他異常驚呼。當下班時間一到,旁邊的座位就像導彈發射一樣,彈射出去一個人,迅速地衝到打卡位置,打了卡,下了班,而其他同事呢?到點跑得一個都不剩。

答主感慨到,其他公司都是加班內卷,我們公司是卷下班時間,誰跑得快誰是卷王。

幸運的答主,遇到了幸運的公司。可現實中,這樣的公司真是鳳毛麟角。

很多公司以加班多少來論英雄,談業績,說貢獻。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歸國: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從不被世俗所困

我的一位前同事就曾經因為領導以

“加班量去論資排輩”

的價值觀,而選擇了辭職。

當時的他,各方面都佔優,能力出眾,工作效率高。同樣的工作內容,讓他去幹,會比其他同事快一兩天,而且工作質量還有保障。

高效率高產出的他,理應受到領導的重視,卻沒想到上級領導,並不以工作產出為主要業績評價標準,而是以是否經常加班為主要衡量手段。最後,他因為感受不到尊重,而選擇辭職。

很多公司,就是大老闆不回家,中老闆不敢回家;

中老闆不回家,小老闆也不敢回家;

小老闆不回家,下面的員工更不敢擅自做主回家。

這樣的加班文化,對員工的傷害性極大,上班一天帶來的精神疲勞,如果沒有足量的時間恢復,不僅第二天工作狀態沒保證,還會讓員工產生嚴重的職業倦怠感。

我的那位前同事,因為不喜歡盲目的加班,選擇辭職後,跳槽到了一家新公司,不僅職位提升了,薪資待遇也漲了不少,就像他之後說的:

“遠離惡臭的加班文化後,工作效率更高了,自己也幹得開心了。”

盲目加班不可取,陪襯和迎合式加班,除了自我耗費外,產出不了什麼實質的價值,遇到這樣不管效率高低,拼命壓榨和暗示員工把加班當成日常的公司,還是儘快遠離為好。

寫在最後的話

身處職場,就不得不去面對偏見,不管是性別帶來的被區別對待,還是因為逐漸邁入職場中年的被狹隘看待,抑或是不隨大流加班被當成異類的眼光。

工作中,偏見無孔不入,偏見讓我們無處躲藏,那些懷揣偏見的人,他們肆意評斷和指責,他們並不知曉,他們在用如此的眼光看待別人時,他們也在被別人同等對待。

在偏見面前,如若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不妨學會積極面對,透過不斷學習,給自己創造不被偏見傷害的環境,跳出偏見帶來的桎梏。

-THE END-

●本文為MBA智庫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絡我們。作者:五月海子(MBA智庫專欄作者),與時間為伍,與寫作共情,一半湖水,一半熱土。圖源:圖蟲創意。MBA智庫——管理者專業學習成長平臺,兼具熱點與乾貨,頂尖管理知識、進階職場指南。APP、頭條號、微博@MBA智庫。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