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從卡達世界盃看千年蹴鞠之殤—中國球迷的眼淚為何而流?

這幾天對於喜歡足球的朋友們來說,已經進入狂歡的節奏,因為2022卡達世界盃已到來,而且已進入到正式開賽的第三天,一場足球盛宴端上了全世界球迷的飯桌。

從卡達世界盃看千年蹴鞠之殤—中國球迷的眼淚為何而流?

從卡達世界盃看千年蹴鞠之殤—中國球迷的眼淚為何而流?

確切地說,我不是一個球迷,如果說對球類感點興趣的話,可能要數籃球吧,因為感覺籃球的對抗性和觀賞性都要比足球好一些。但我還是能切身感受到作為真正足球迷的那種興奮、期待、狂歡甚至怒吼。

但對於中國球迷來說,可能更多的還是失望和沮喪,筆者在網上搜尋了一下,中國國足歷史上只有一次打進過世界盃,那便是2002年的第十七屆世界盃,也是首次在亞洲舉辦,並且是韓日兩國共同舉辦。

除了那次以外,中國與世界盃基本無緣,國足也成為真正的“看客”。那麼問題來了?一個有著14億人的大國,為什麼足球事業硬是發展不起來呢?

從卡達世界盃看千年蹴鞠之殤—中國球迷的眼淚為何而流?

說到這個話題,涉及的因素很多,答案也有很多,例如有的人會說中國足球急功近利,沒有很好的環境供其成長,有人說是教育給予的資源傾斜不夠,中國孩子接觸太晚,等等等等。我不是資深球迷,更不是業內專家,自然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可我想從歷史的唯度來說說為什麼足球沒有在中國興盛起來。

這就要說到一個詞—蹴鞠,這玩意產生於2300多年前的山東淄博,被普遍認為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其早在戰國時期就成為娛樂性的遊戲,從漢代開始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出現了蹴鞠組織和蹴鞠藝人,大家耳熟能詳的《水滸傳》裡的高俅就是這方面的達人。

從卡達世界盃看千年蹴鞠之殤—中國球迷的眼淚為何而流?

從卡達世界盃看千年蹴鞠之殤—中國球迷的眼淚為何而流?

按理說,這樣的球類運動在我國比西方國家早了很多年,應該具有先發優勢,能夠蓬勃發展才對,可為什麼卻沒有出現這個現象呢?反而現在一提起足球,倒是成了無數國人心中的痛。

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是,經濟環境上的原因,蹴鞠在歷史上總的來看屬於一種貴族運動,大眾化水平不算太高,導致沒有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的體育運動。當然了,在這過程中,比如像南宋時期可能是個例外,南宋經濟比較繁榮,市民階層空前壯大,臨安城內出現了大量蹴鞠藝人,廣大市民特別是中下層百姓成了蹴鞠的主力軍。可是在中國歷史的其他很多時間裡,特別是近代以來,戰亂時有發生,人們在東奔四走、忍受困苦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有心情去玩兒球的。

從卡達世界盃看千年蹴鞠之殤—中國球迷的眼淚為何而流?

第二個是,教育認知上的原因,中國歷史上歷來講究學而優則仕,從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到兩漢時期的舉賢良,再到隋唐以後的科舉制,我們的社會大多數時間內是知識分子治天下,有條件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到私塾,學習《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沒有聽說去學蹴鞠的。至於沒錢人家的孩子,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天勞作不堪勉強度日哪有時間和心情去玩呢。

從卡達世界盃看千年蹴鞠之殤—中國球迷的眼淚為何而流?

從卡達世界盃看千年蹴鞠之殤—中國球迷的眼淚為何而流?

第三個是,文化基因上的原因,我們中國人自古受儒家等文化影響,基因裡刻著內斂、穩重、謙謙君子的印記和追求,而球類運動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是開放的、外向的、熱烈的,兩種文化之間不說格格不入,也總是有些違和感的,也自然成為足球不能興盛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分析,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