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紅樓夢》如何讀才明白?能在悲劇中看出喜劇,才是真正的收穫

《紅樓夢》要如何去認識和理解,每個讀書人都不一樣。所以才會演繹出各種解讀和分歧。

《紅樓夢》問世之後,很快就被流行,並形成了傳播。據說有清代女子看到寶黛愛情悲劇後,“斷腸而死”。可見其悲劇氛圍的影響。

《紅樓夢》如何讀才明白?能在悲劇中看出喜劇,才是真正的收穫

當然,所謂“斷腸”並非是字面意思。而是說不能走出“情節”,感懷自身遭遇共情痛苦而死。

這個故事肯定有一定實情,畢竟殤情人別有懷抱,往往悲劇始於一個契機。

不過,作為普通讀書人,尤其是初讀者,建議不要將《紅樓夢》當做一個悲劇故事去解讀。因為“悲劇”並不是《紅樓夢》的主旨,以及要宣傳的精神。

《紅樓夢》的真正意義,是以悲劇“警世”,教育讀書人如何避免悲劇再發生。

《紅樓夢》當然是個悲劇,可謂人人皆悲。從太虛幻境的金陵十二釵判詞,和《紅樓夢》曲子,都體現出這一點。

比如史湘雲的[樂中悲],總是得到再失去,使人不忿、不平又可惜。

《紅樓夢》如何讀才明白?能在悲劇中看出喜劇,才是真正的收穫

比如賈探春的[分骨肉],遠嫁海外異國,骨肉分離再難相遇。惋惜又悲傷。

比如王熙鳳的[聰明累],聰明反被聰明誤,到底可惜了一個“巾幗”女兒。

最後是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終身誤],最是讓人共情和悲痛。

不過,如果只是“可憐”這些人的遭遇,就失去了曹雪芹的創作初衷,也沒能全面去理解《紅樓夢》的核心思想。

史湘雲很可憐,但她生性樂觀、積極,“英豪闊大寬宏量,從不將兒女之情略縈心上”,儘管她的人生總是[樂中悲],可卻無法將樂觀向上的史湘雲擊潰。

史湘雲的核心價值,在於“樂觀,積極”!

賈探春遠嫁海外,骨肉分離。但以賈探春的抱負,就像她自己說的“我若是個男兒,早都出去創一番事業”。如今她以女兒身遠嫁而去,在那個不受儒家禮教束縛的國度,正可以大展身手,以酬抱負。

《紅樓夢》如何讀才明白?能在悲劇中看出喜劇,才是真正的收穫

賈探春的核心價值,在於“不負能力”!

王熙鳳有能力,有手段,卻沒有德行。她的一生悲劇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觀王熙鳳的悲劇,要反思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要學會與人為善,為己留退路。

王熙鳳的核心價值,在於“適可而止”。

寶黛釵三人的姻緣悲劇,最是令人唏噓難平。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讓人意難平。

賈寶玉與薛寶釵的婚姻悲劇讓人空悵惘。

但是,看寶黛釵三人的《終身誤》,就要懂得“太虛幻境”的寓意。

太虛幻境的警幻仙子,有個妹妹就是“秦可卿”。

秦者,情也。太虛者,秦觀秦太虛也。

《紅樓夢》如何讀才明白?能在悲劇中看出喜劇,才是真正的收穫

所以,曹雪芹在設計賈寶玉和釵黛的情緣悲劇時。毫無疑問地借鑑了《孔雀東南飛》和《釵頭鳳》的悲劇。

但同時,他也從秦觀秦太虛的詞中,給出了悲劇的完美解決之道。

《鵲橋仙·纖雲弄巧》: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太虛幻境的“情”,就是藉由秦觀的“情”,告誡世上的痴男怨女,不要貪著於天長地久的廝守,愛情存在就是意義。

不一定要長相守才是真情,只要心中存了對方,就是愛情。

所以,第五十八回,藉由小戲子藕官,講出了賈寶玉在失去林黛玉後,娶薛寶釵的心態。

(第五十八回)“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絃者,也必要續絃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紅樓夢》如何讀才明白?能在悲劇中看出喜劇,才是真正的收穫

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也正是這個道理。

透過寶黛釵的[終身誤],告訴世人的是,情傷如何解脫,以及姻緣的“莫強求”。要學會放手。對自己,也對他人。

回過頭再說“警世鐘”,除了個人悲劇、愛情悲劇。更大的悲劇源自於家庭的悲劇。

正因為賈家的敗亡,才擴大了個人悲劇的結果。

《紅樓夢》之所以為“夢”,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醒後一切當成空。

但現實不是夢。終究需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就像賈家的衰落和敗亡,肯定存在於人世間。也存在於你我的身邊和身上。只在於“大小”而已。

曹雪芹給出的解決方法,也非常的簡單,就是“拒絕貪著”。

《紅樓夢》如何讀才明白?能在悲劇中看出喜劇,才是真正的收穫

第二回,賈雨村路遇智通寺,門前那副對聯就是警世鐘: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是告誡世人,貪著的解決就是“無可退路”。

塵世中人,要懂得“身後有餘要縮手,眼前無路早回頭”。只有這樣才是“智通”的聰明人。戒貪著,懂進退才是真諦。

所以,《紅樓夢》不難理解,就看如何去理解。她的真正核心,是在悲劇的背後,告誡世人如何不悲劇。

只看悲劇當然沒問題,但能看出不悲劇的喜劇,才是真正有意義。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文|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清代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