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武則天“造”了18個字,被廢除17個,僅一字流傳至今卻無人敢用

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中唯一一位女皇帝,民間對武則天的爭議,一直不減。除去武則天的功績之外,與武則天相關的一些“創造”,也時常被後人所提及。

像她曾經“造”出的十八個字,雖然有十七個字已經被廢除,但仍有一字,傳承至今卻無人敢用。

武則天“造”了18個字,被廢除17個,僅一字流傳至今卻無人敢用

武則天造字

對於武則天登基之後的一系列政治作為,後人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武則天一事無成,甚至拖累了唐朝的整體發展進度,也有人認為武則天承上啟下,為開元盛世的到來打下良好基礎。

究竟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誰也說服不了對方。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武則天在位時,曾憑藉一己之力創造過十八個文字。

而武則天憑藉這一點,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創造文字的皇帝之一。

武則天“造”了18個字,被廢除17個,僅一字流傳至今卻無人敢用

武則天畫像

可她是如何創造出這十八個文字的呢?又有哪個字流傳至今,仍沒人敢用?根據兩唐書(新唐書和舊唐書)資料顯示,武則天創造的字,共有十八個。

不過這十八個字,倒不是全新代表某一未知事物的文字,僅是在

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改造

至於武則天創造這些文字的原因,主要就是希望民眾或者官員,能夠通

過對文字的認可,最終認可她這位女皇。

只不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武則天接連創作出的十八個文字,只有一字被後世所沿用。其餘文字,全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武則天“造”了18個字,被廢除17個,僅一字流傳至今卻無人敢用

哪怕武則天強制下令要求所有人都必須要會寫這些文字,也沒多少人真正記在心上。直到武則天遭遇神龍政變並被迫退位後,以上文字,才再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

可究竟又是哪個字,一直流傳至今卻無人敢用呢?答案便是

“曌”(zhào)

字。之所以沒人使用,主要原因就在於曌字,已經徹底和武則天掛鉤。

封建社會年間,武則天不僅是皇帝的代表,同時也是

“竊國”

的代表。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只要使用這個字眼,就相當於是主動給予別人彈劾的機會。

武則天“造”了18個字,被廢除17個,僅一字流傳至今卻無人敢用

就像《水滸傳》中,宋江在潯陽樓上題的反詩一樣: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把黃巢都寫進詩裡,不是造反又是什麼?特別是黃巢造反,一部分緣由就是官場不得志。

宋江處境與黃巢類似,怪不得有心人一舉報,朝廷便“小題大做”。詩如此,字也如此。

武則天“造”了18個字,被廢除17個,僅一字流傳至今卻無人敢用

由武則天創造出來的文字,不論究竟是哪一個字,其具體意思又是什麼,都具有強烈的武則天色彩。稍加聯想,曲解也成了正解。

這也難怪到了清朝年間,當文字獄愈演愈烈之後,“曌”字出現的機率更是少之又少。無論以任何形式、任何緣由出現,都會被人判定為以武則天作比。

這般作死的行為,以及可能會面臨的酷刑和牢獄之災,人們即便知曉,也不敢使用。

武則天“造”了18個字,被廢除17個,僅一字流傳至今卻無人敢用

用字態度的變化

好在到了現代社會之中,再也沒有人會要求禁止使用這個文字。之所以出現次數仍然較少,原因也不是懼怕,而是“曌”本身算是生僻字,交流不便罷了。

不過曾經駱賓王在天下第一檄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中使用的曌字倒是很有意思。

武則天創立“曌”字,是希望

像日月星辰一樣,照耀百姓

。她從不認為自己比男性皇帝差到哪裡去,於是借“曌”字表明自己的心意。同時,她也希望向天下人傳遞一個觀點,即她願意做一個好皇帝。

武則天“造”了18個字,被廢除17個,僅一字流傳至今卻無人敢用

無論後續政績如何,至少武則天的態度十分端正。可駱賓王卻沒想那麼多,尤其是內心不支援女性當皇帝的情況下。直接將曌的上半部分改為了

“目目”

,通

“瞿”

字。

經過如此改變,駱賓王形容武則天的行為,像鷹隼一樣兇殘。不得不說,文化人以文化諷刺人,真有水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