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9歲女童殺魚扒鱗”,何嘗不是生活教育?

“9歲女童殺魚扒鱗”,何嘗不是生活教育?

近日,廣東雲浮某魚檔一9歲女童持刀殺魚扒鱗,熟練刀工和年齡成反差。其父表示,從小帶她在身邊,她自己喜歡學著做,一般在週末完成作業後來幫忙。影片拍攝者馮先生曾去買過幾次魚,每次去都能看到小女孩在店裡幫忙。“她小小年紀便如此懂事,幫父母分擔。”馮先生覺得很感動,便拍影片記錄了下來。

“9歲女童殺魚扒鱗”的新聞一出,在網路上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這麼小的孩子就讓她殺魚扒鱗,這種血腥的場面不適合孩子;生命都是有尊嚴的,孩子殺魚會讓心靈深處少了對其他生命的同情心,長大後會是一個“硬心腸的人”;孩子的任務是學習,父母不應該給孩子太多的生活苦累,不能把自己的壓力傳導給孩子。

表面上,這樣的話語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實際上依然是“佔據道德高地的審判”,這種把“自己的認知”“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的做法筆者是不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生活。只要這種“自己的生活”沒有突破公序良俗,沒有突破道德底線,沒有突破法律紅線,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假借道德高地去輿論審判“9歲女童殺魚扒鱗”。

我們需要看的是,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能生活在童話世界裡。群體是不同的,家庭是不同的,收入是不同的,生活的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陳先生家有三個孩子,小女孩最大,有兩個弟弟。“她有時候週末做完作業,看我們忙就會過來幫忙,有時候幫著撈一下魚,有時候就幫著刮刮魚鱗。”陳先生說,這些活都是小女孩自己學的。“她一直跟著我們,從小學就慢慢學,每次都是主動來幫忙。”不難看出,一個普通的家庭要養活三個孩子的經濟負擔是不小的。當然,還有網友質疑:難道真的是小女孩自己主動幫助殺魚的?而不是被父母逼迫的?這樣的質疑顯然有點“何不食肉糜”了!

“9歲女童殺魚扒鱗”又能有多大問題呢?首先來說,這是孝道教育。雖然孩子的肩膀是稚嫩的,可是從小學會為父母分擔壓力,分擔憂愁,本質上來說也是孝道所倡導的;其次來說,這是擔當教育,小女孩是家裡的老大,幫助父母其實就是一種擔當,多些願意擔當的孩子,才是我們想看到的“小大人”的模樣;再次來說,這是生活教育。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社會真空”裡,人的出生是不能選擇的,我們必須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生活的不易,有了對生活真諦的理解,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為自己奮鬥,為家庭奮鬥,為社會奮鬥,為國家奮鬥,為民族奮鬥的精神需要從小就印刻在心頭。

“9歲女童殺魚扒鱗”,也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多些“9歲女童殺魚扒鱗”的生活教育挺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