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薦讀】人為什麼要撕掉身上的標籤?這個道理幾乎每個人都能理解!

這幾年來,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叫“撕掉身上的標籤”。

我們彷彿是擺在貨架上的商品,身上貼著標籤,告訴別人我們是什麼樣的。

有些人不喜歡身上的標籤,渴望撕掉這些被別人貼上的標籤。

彷彿撕掉這些標籤,我們就能脫胎換骨,變成理想中的另一個人似的。

可是,標籤一定是壞的嗎?為什麼一定要撕下標籤呢?如果沒有了這些標籤,我們該如何定義自己呢?

武漢大學心理學碩士、哲學博士張沛超在他的新書

《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

裡提出了問題:

撕掉標籤真的有那麼理所當然嗎?

【薦讀】人為什麼要撕掉身上的標籤?這個道理幾乎每個人都能理解!

張沛超《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

01 貼標籤撕標籤的過程,形成了獨一無二的你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被貼上了各種各樣不同的標籤。

“這孩子哭聲這麼大,以後一定是個大嗓門!”

“你看這孩子脾氣多倔,跟他爸真是一模一樣!”

“這孩子是個處女座,長大了肯定難搞!”

“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以後肯定不擅長跟人打交道,人緣肯定不好!”

到底是因為這些標籤,我們才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還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這個樣子,才會被貼上這些標籤呢?

【薦讀】人為什麼要撕掉身上的標籤?這個道理幾乎每個人都能理解!

不光是我們自己被貼標籤,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也總會第一時間給別人下定義,自動把對方歸到某一種型別裡面。

他是個外向型的人,她是個敏感的小心眼,他有些拎不清,她有點綠茶。

這些形容詞,都是我們給別人貼的標籤。

當你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或者別人介紹你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用上這些標籤,我們也在這些標籤的影響下,逐漸地與這些標籤融合。

比如說,你的父母給你貼上了不愛說話,不喜歡交際的標籤,總是向別人這樣這樣介紹你:“我這孩子啊就是不愛說話,看見人都不知道喊,整天窩在家裡,也不出去跟別人玩,以後在社會上要跟人家打交道肯定搞不好關係。”

當你長大後,你真的就成了這樣一個人。

在一開始你可能只是心情不太好不想說話,或者不喜歡對方所以不說話,而當父母給你身上貼上了這個“不愛說話”的標籤後,你真的就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在潛意識裡,這個標籤影響了你的性格形成。

長大後,我們也在不斷地給自己貼標籤。

《我的內在無窮大》

裡談到,在整個學生生涯裡,我們會陸陸續續地,或主動或被動地給自己貼很多標籤,當我們步入社會的時候,已經是一個身上貼滿標籤的人了。

【薦讀】人為什麼要撕掉身上的標籤?這個道理幾乎每個人都能理解!

在社會打拼的過程,也是一個重塑自我的過程。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跟學生時代的樣子很不一樣了。

那些在學生時代被貼上的標籤,可能會在社會中被撕掉,讀書的時候我們可能靦腆內向,可是到了社會上,卻可能被逼著變成左右逢源的人。

靦腆內向是你,所有逢源也是你。

在不斷貼上標籤,又撕下標籤的過程裡,一個獨一無二的你,逐漸形成了。

02 撕掉標籤,就一定能脫胎換骨嗎?

在《我的內在無窮大》裡,張沛超給我們介紹了一個思想實驗:

在紙上寫下“如何界定你自己”這個問題的回答。

比如你的身份,職業,學歷,性格,經歷,這些都是界定你自己的一個維度。

可以寫下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是一個兩歲女孩的媽媽,我是XXX的兒子,我是公司的經理,我是一個大學生,我是一個開朗的樂天派,我是去過很多地方的旅遊愛好者……

寫下你對自己的認知,然後依次對照每一條,說:“我不是”。

認真體會你說這三個字時的內心感覺,這是一個撕掉你身上各種各樣的標籤的過程。

當你在否定自己過往一切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麼樣呢?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覺呢?哪一些標籤是你沒辦法否定的?哪些是你覺得萬萬不能少的,絕對不能捨棄的?

看看最後剩下的是哪幾條。

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反思標籤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到底哪些標籤才能夠真正地定義我們?

撕掉這些標籤,我們還剩下什麼?

張沛超認為,這其實是一種精神層面的修煉。如果你自己先修煉了自己,那等社會再修煉你時,你就胸有成竹了。

撕掉標籤,帶來的不是脫胎換骨,而是更加精確的認知和定位。

認識自己,就是在一次一次貼標籤,撕標籤的過程中,瞭解清楚,那些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那些東西才能夠代表我們。

03 做自己的“知己”,你值得美好而繁盛的人生

在《我的內在無窮大》這本書裡,張沛超告訴我們:

如果別人覺得你是一個好人,天長日久,你就會把“我是一個好人”的信念深深銘刻在心底,在任何你可能要做“壞事”的時候,即使這件事不一定違法,你也會覺得自己背叛了這個身份。

這帶給我們的,有積極的一面,也有負面的影響。我們會被這個“好人”的身份死死框住,甚至勉強自己做一些符合這個“身份”的事情。

比如說,朋友圈裡經常會有的“水滴籌”,有時候你可能正好知道那個發起眾籌的人,家裡並不困難,可以負擔得起治療費用。但是出於道義,出於這個“好人”的標籤,你想要維護自己這個身份,於是仍然還是參與捐款,甚至還幫忙轉發,可是你的心裡並不那麼舒服,甚至覺得對朋友圈的其他人有愧疚。

時間久了,“好人”這個身份帶來就不再是積極的作用,而是沉重的負擔,甚至變成道德綁架。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勇敢地與過去告別。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入一個非常豐富的世界,並在這個世界中不斷與自己將要發展出來的那些部分相遇。

不斷地分離和告別把我們從條條框框中解放,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不斷更新。

就像我們的審美,總是會被大眾統一的觀念給侷限住。

對女性的審美觀念,就長期侷限在“白瘦幼”這個框架裡。無數的女孩追求苗條的身材,白得發光的面板和元氣滿滿的少女感,就連30+姐姐的選秀,也在追求少女感。

這個標準成了“常模崇拜”,好像只有無限靠近這個常模,我們才算正常。

最近楊冪也談到了這個問題,“我也達不到這個標準,提出這個標準的也沒安什麼好心。”

【薦讀】人為什麼要撕掉身上的標籤?這個道理幾乎每個人都能理解!

這樣的標籤,讓我們不敢胖、不敢黑,不敢老,死活都要貼上這個標籤,也死活不願撕下這個標籤。

可是,這個標籤已經把我們侷限在一個很小的框裡了,讓我們沒法去接受、欣賞更多樣的美。

張沛超認為,這樣一來,相比較本來能夠達到的豐富程度,我們的生命可能就會更貧瘠。

他認為:繁盛的人生應該像一個百花園一樣,每個人自己的花朵、花香、花期都不同,只有這樣,世界才會繁盛富饒。

所以,不要害怕與不合適的標籤告別,勇敢地撕下那些框住我們的標籤,去欣賞世間更大的美。

《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這本書,是告訴我們如何探索內心的一本指導書。關於“標籤”的內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40堂課,也是40個問題,拷問我們的內心。

回答這些問題,就是一步一步地給自己的心抽絲剝繭。

“捫心自問,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審視邊界:你在哪裡,什麼是你?”

“防禦: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理智慧解決情感問題嗎?”

“你到底是誰,檢視你的身份標籤。”

“如果撕掉所有標籤,我們還剩下些什麼?”

被譽為“國內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資深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師的張沛超,有著豐富的心理諮詢臨床經驗和深刻的人文關懷。

一本心理學的小書,被他寫得淺顯易懂,毫不艱澀,讀起來就像與自己對話,溫柔地一層一層剝開你堅硬的外殼,找出內心最真實的自己。

資深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說:“張沛超學貫中西,是國內心理諮詢界的天才。他是我見過的、少有的理性天才與感性天才都兼備的人。”

閱讀這本書,我們會跟著作者一起,重新認識自己,向內療愈自己,正向發展自己,學會關愛自己。

一切迷茫與困惑的解藥,唯有:不斷地認識你自己,做自己的“知己”。

檢視一下身上的標籤吧,與這些標籤和諧共處,勇敢地相遇告別,才能遇見一個內在無窮大的自己。

【薦讀】人為什麼要撕掉身上的標籤?這個道理幾乎每個人都能理解!

我的內在無窮大 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 國內精神分析學派 張沛超壹心理聯合出品 曾奇峰 吳和鳴推薦

¥

44。9

京東

月銷7

購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