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自卑與超越》:關於夢,你有怎樣的理解?

我經常做的一個夢,總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夢中,我會自由自在地飛翔,可往往在我飛得最盡興的時候,卻突然往深淵下直墜,在驚慌失措中,我被嚇醒了。

這個夢意味著什麼呢,它有什麼作用嗎?這些疑問,我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

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作者阿德勒認為,夢對生活的影響,我們不容忽視。

《自卑與超越》:關於夢,你有怎樣的理解?

那麼,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阿德勒認為,對於夢的解釋,要基於常識。這個常識,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的特徵。

1。清醒之後,我們通常會把夢忘掉,但留有夢中的感覺。

做了夢,卻把夢的內容忘記了,但還留下做過夢的感覺,這是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的。

這種夢的感覺,有什麼用呢?

阿德勒認為,即使把夢的具體內容全忘了,只留下了一點點感覺,對我們也是有用的。雖然我們會忘掉夢的具體內容,但夢中的美好、愉快、疲憊、痛苦、恐懼等感覺,會影響著自己的心情。

開學前一天晚上,我夢見自己的搭檔調到城區去了,還夢見自己沒按預定的時間出門上班,弄得自己狼狽不堪……

這個夢境,很好解釋,因為我有兩個要好的同事剛剛調到城區去了,心裡擔心自己的搭檔也調走了,晚上就夢到搭檔也調走了;因為擔心上班遲到,夢裡出現遲到,是在潛意識裡提醒我,不要遲到。

夢在很多情況下,只是引起自己一些感覺的方法和工具。我夢到搭檔調走、上班遲到,就體現了我捨不得搭檔調走,不想違反工作紀律的心情。

《自卑與超越》:關於夢,你有怎樣的理解?

2。做夢時和清醒時人格都是相同的。

我們做夢的時候,個人的思想並不會脫離現實,仍然與現實保持著聯絡。

比如,一位媽媽在特別嘈雜的環境下,也能安然入睡,但她的孩子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馬上醒過來,及時照顧好孩子。

有這種經歷的媽媽,絕對不是少數。

3。夢的目的是欺騙自己,並自我陶醉。

阿德勒認為,夢是常識的敵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有些人不願意直面問題,常常採取迴避的態度,所以他們會透過做夢的方式,希望避開現實中所要做的挑戰。

這種不敢直面問題,而透過做夢來回避的做夢經歷,我就經常做。

《自卑與超越》:關於夢,你有怎樣的理解?

比如,我有一顆牙齒壞掉了,可是我害怕看牙醫。於是,我就反反覆覆做著同樣的夢:夢見我的蛀牙被拔掉了,又長出了新牙。在我滿心歡喜的時候,我從夢中笑醒了。摸摸嘴裡的爛牙,依然還在。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偉格利說:”夢境是現實的反面。”

我這個夢,正是如此。

當然,有時,我也會夢見自己滿嘴的牙齒都壞掉了,不得不去找醫生……夢醒後,發現好牙還是好牙,爛牙還是爛牙。只是爛牙已經到了非處理不可的時候了。

可見,夢總是與現實有聯絡的。

人們會從記憶中故意選出能夠支援自己優越感的目標事件,在夢中實現自我陶醉。一旦回到現實中,發現該面對的問題還是要面對。

應付現實困難的方法,必須藉助於常識。就像我的牙齒問題,只有認識到不及時處理蛀牙的嚴重後果,比如牙疼等,才會主動去找牙科醫生進行治療。否則,就只能不斷地在夢中出現有關牙齒不同狀況的情景。

4。夢主要是由隱喻和符號構成的。

我們做的夢離奇古怪,甚至荒謬無稽。那麼,夢是用哪些材料構成的呢?

《自卑與超越》:關於夢,你有怎樣的理解?

當代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強調:夢主要是由隱喻和符號構造而成的。

夢為什麼不用簡單幹脆的語言,而是要用隱喻和符號來表達呢?

因為假如我們不用隱喻和符號,而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意願,我們便無法避開常識。隱喻和符號可以是荒誕離奇的,如果用隱喻和符號來表達,就能變得理所當然了。

比如,我多年前就想參加高階職稱的申請,可是因為要考計算機。對於一個電腦盲來說,要想透過各個模組的計算機等級考試,真是困難重重。於是,我就在夢裡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這樣,我就有理由把一場考試變成了一場“戰爭”。這兩件事在心理層面的影響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去害怕考試了。

瞭解了夢的四個常識,我們是不是能更好地理解那些“夢”是怎樣一種存在了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