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一個30多歲的女生,被父親逼婚患上抑鬱症。

這個女生從小讀書就很好,先後考上了杭州外國語學校和香港大學,就是想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家人的認可,但每次父親出去喝喜酒,都說自己的女兒掉價,嫁不出去,把老父親的臉都丟盡了。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在原生家庭關係的糾葛裡,每個人都有自己說不出的苦楚。

1

央視《心理訪談》有一期《啃老十年的背後》中女大學生範成金,33歲,畢業十年,不結婚也不出去找工作,理直氣壯的窩在家裡,還不斷指責自己年邁的父母。

這樣的情況是怎麼造成的?

範成金經常和七旬的母親爭吵,她激動地指著母親控訴:“

不管我做得對與錯,她就只知道強調結果!她總是這樣!

而一旁的母親滿臉冷漠與不屑,不斷朝女兒潑冷水:

“你待在家裡能幹啥?”

“你一事無成。”

在範金成的記憶中,父母一直是這樣的毒舌:

初中時,她喜歡雕塑和畫畫,還設計過服裝和運動鞋。當她興致勃勃地給父母看,他們卻滿不在乎:“喜歡那個有啥用?啥也幹不了,還不看書?”

她主動做飯,可他們都沒有吃就開始指責:“你水咋擱這麼多?做個飯都不會。”

從小到大,範成金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一次認可,無論做什麼,得到的永遠都是父母的否定。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她變得自信心全無。

大學畢業之後,她也去找過工作,但是她發現,長久以來父母持續不斷的打壓,已經讓自己出現了嚴重的心理障礙。

面對陌生人,緊張到完全無法說話,這樣的情況日益加深,她只好暫停求職,回到家中。

然而,成金在家的這段時間,父母的態度,讓她寒了心。

他們不關心女兒到底經歷了什麼,不但沒有安慰她,反而極盡嘲諷:

“將來你成事了,我給你跪下。”

“你要是能成事,狗都能成事。”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父母的行為,把她內心的能量都壓抑著,沒有辦法自我釋放。對於父母,她心裡只有怨恨。

最終,

她選擇自暴自棄,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2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聽過來自父母最傷人的一句話是什麼?有很多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你怎麼還不去死?”

——這是我媽生氣的時候,經常對我和我姐說的一句話,有的時候真想順了她的意。

“怎麼會生你這麼個玩意?”

——平凡的我,無論是性別還是成績,都未能如爸爸所願。

“你讓我們的臉丟盡了。”

——高考455分,三本,爸媽覺得太丟人,不讓我出門。

……

有多少父母,終其一生都在做孩子的差評師。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18-35週歲青年展開了一項調查。

結果顯示: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高達90。6%的受訪青年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語言上的打擊式教育,45。4%的受訪青年表示持續到中學。59。37%的受訪青年認為打擊式教育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父母對孩子說的話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

無論是打擊還是貶低的話語,都是語言暴力,是刺向孩子的一把刀。

國際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

在自傳《成為我自己》中提到:

與母親的關係,是他一生的痛。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即使是世界級心理大師,也長久陷在與父母關係糾葛裡,難以和解。

亞隆14歲時,他的父親心臟病突發,在房間裡疼的滿地打滾。

他母親對他說:“

是你,是你殺了他

。”

他媽媽固執地認為,只要發生了什麼壞事,一定是有人做錯了什麼。

因此在這時,在媽媽眼裡,亞隆就是那個做錯事的人,就是那個“殺人犯”。

當時的亞隆被嚇得癱坐在地上,這個無助的少年,認同了母親這個權威的指責:

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的任性和不敬,造成了父親的重病,家庭的動盪。

好在醫生及時趕到,告訴亞隆父親會好起來的。

醫生的話讓他鬆了一口氣,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溫暖。

他決定成為這樣的人,

發奮學習,考進醫學院;接觸精神分析,精神團體治療;致力於以故事的形式,傳播心理學……

他做到了。

他成為了當世僅存的國際精神醫學大師,是美國團體心理治療權威。

他的書暢銷海外,有很多的讀者。他和妻子相守60多年,婚姻很幸福。可以說,亞隆有著鮮花、榮譽、幸福的婚姻,他什麼都不缺了。

但在一個分享會上,亞隆坦言:

雖然我現在有很多觀眾、榮耀,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背後沒有依靠,有一點點“殘疾”。不管我多成功,我的書有多暢銷,我還是會有不安。

這個不安來源於,始終沒有得到過媽媽的認可。在媽媽去世10年後,他依然會在夢裡抓住媽媽的衣袖問:“媽媽,我表現得怎麼樣?”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看起來什麼都不缺的亞隆,還是渴望著媽媽的愛與認可。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曾說過:

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讚賞,這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地方。

3

永遠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父母是孩子早期唯一的觀眾,孩子非常在乎父母對自己的評價。

“爸媽,我表現的好不好。”

這應該是很多人想要問自己父母的吧。

作家三毛曾在自己的散文中,表達過自己渴望得到父親的讚賞,她寫道:

我一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沒有賺得全世界,而是請你欣賞我。

父親迴應她:

為身邊有你這樣的小草而驕傲。

三毛看到後,淚流滿面:

這句話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你親口說出來,才抹殺了我在這個家庭永遠抹不掉的自卑和心虛。

不管自己有多優秀,哪怕是一個國際精神醫學大師、得到很多人讚譽的作家,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一生都在自卑中生活。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裡

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誇獎和肯定,面對孩子的努力,你只需要說一句:

你做得很好,我為你感到驕傲。

就像開頭說到的30多歲的女生,假如她的父親對她說一句:“爸爸為你感到驕傲”,相信她未來的人生一定會充滿陽光,不畏世俗,不懼未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