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從《喜喪》老太看85歲母親路口哀嚎:老人的痛,為何兒女看不到?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為人子女的本分。

但重慶有這樣一位母親,她一共育有4個兒子3個女兒,85歲的她卻無家可歸,在寒冷的冬日坐在一棵桂花樹下,有村民發現時,她身體已經涼了。

她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離她只有幾米之遠的2個兒子,都沒有伸出援手,看了她的故事,也許會給你一些警醒。

從《喜喪》老太看85歲母親路口哀嚎:老人的痛,為何兒女看不到?

母親的7個兒女,到底該誰贍養老人?

母親85歲,她的大半生都在不停地忙碌著。

撫養大7個兒女,又幫著照顧孫輩們,丈夫去世後,她一個人沒有力氣種地,就把地和山林都分給兒女。

可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年紀大了,卻成為兒子們的累贅。

根本原因是兄弟之間不睦,彼此都覺得父母偏心,認為別的兄弟得到父母的財產多。

老大的房子蓋在老房的宅基地上,他的家是兄弟幾個之中最大的,屋子寬敞明亮,為了讓他蓋房子,父母從宅基地搬了出來,可他卻說自己沒有得到父母的土地和山林。

繼承父母土地的老二,卻表示父母偏心老三老四,平時也是疼愛老三老三比較多,自己不受重視。

從《喜喪》老太看85歲母親路口哀嚎:老人的痛,為何兒女看不到?

老三老四卻認為,自己沒有繼承父母的宅基地和山林,不該由自己贍養老人。

老三忘了,自己夫妻在外地打工,2個孩子都是老人幫帶大的,老四也忘了,他結婚時蓋的房,是老人幫著壘起了一磚一瓦。

子女孝順,不需要說什麼,如果想要推卸責任,則有一百個理由。

3個女兒看哥哥們不養母親,就商量著女兒們輪流養,老二女婿把丈母孃接回家沒多久,4個兒子就找上門,把母親接走了,

女兒養母親,讓他們在村裡很丟人。

在村委的協調下,母親由4個兒子輪流養,她在每個兒子家住一個月,一年輪3圈也就過去了。

2014年元旦這天,母親該輪到大兒子回家了,但他家門緊閉,屋裡沒人。

老四依然拎著包裹把母親送到老大的家門口,不顧母親的寒冷,轉身離去。

從《喜喪》老太看85歲母親路口哀嚎:老人的痛,為何兒女看不到?

過了2個小時,母親等不到老大回來,又回到老四院子,想在老四家吃頓午飯,卻被老四推出門外:“

我已經養了你一個月,該輪到老大了,你去老大家吃吧。”

四面寒風中,老人不知道該去哪兒,只能又蹣跚地回到老大家門口。

冬日夜晚的哀嚎,到底打了誰的臉?

到了下午,老人又冷又餓,她就來到一個村民家中。

村民看到她來,以為她是來串門玩的,就邊幹活邊遞給她一個沙琪瑪,老人不好意思地說:

“我也沒啥東西給你,卻還吃你家娃娃的東西。”

村民擺擺手說不客氣,他不知道,這塊沙琪瑪是老人餓了大半天,也是生命最後唯一的食物。

眼看天就要黑了,老人又回到老大家門口,依然看到屋門緊閉,她不知道該去哪裡?

從《喜喪》老太看85歲母親路口哀嚎:老人的痛,為何兒女看不到?

也許是中午被老四推出來了,她知道再去老四家也不會被收留,就順著山間小路去老二老三家,老二老三家挨著,她覺得總有一個兒子會讓自己進門。

山路崎嶇,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後來有人在山路上發現了血跡,說明摔得不輕,但她還是走到了老二家門口,她拍打著老二家的院門,喊著老二的小名:

“奎奎,開開門吧,救救我。”

屋子裡有燈光,但沒有人出來,老人一直喊了大半夜,聲音從響亮到嘶啞,就連遠處的鄰居都聽到了,2個兒子怎麼可能沒聽到?

後來,老二解釋說:“

我聽到母親喊我了,但也不該輪到我管,母親應該去老大家,我不想參與老四和老大的事情,就沒有出來。”

老三也承認自己聽到了,他說:

“喊的是老二的名字,再說不在我家門口,也輪不到我管。”

從《喜喪》老太看85歲母親路口哀嚎:老人的痛,為何兒女看不到?

真是讓人心寒,4個兒子沒有一個願意管母親,就讓受傷的母親在寒風中哀嚎一夜,

不知道母親有沒有那麼一刻後悔過,照顧孩子的時候,聽到孩子哭一聲,都會趕緊抱起來哄,可自己年齡大了,兒子們卻都視而不見。

老二早上終於開門,發現母親躺在門口,他說當時母親身上還有溫度,他沒有把母親扶進屋,而是把她扶到一顆桂花樹下,先去送孫子上學了。

坐在桂花樹下的老人,引起村民的注意,有人發現老人走了,身上還帶著傷。

孝順父母,不該成為選擇題

經過檢查,老人身上不止摔倒一處傷,還有3根肋骨折斷的舊傷。

村民對老人的經歷感到憤怒,聯名寫信要求重罰她的兒子們,4個兒子也因為遺棄母親被公開審判,成為大家的一面鏡子,

身為兒女,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對母親不管不問。

從《喜喪》老太看85歲母親路口哀嚎:老人的痛,為何兒女看不到?

這位母親的故事,讓我想起《喜喪》中的老太太,她也有4個兒女,但在年老體衰時,卻沒有一個兒女願意贍養她,

老人從一個兒子家,被送到另一個兒子家,像一塊抹布被人嫌棄,老人生命的最後,是在老二家的牛棚裡度過的。

在老人離世後,幾個兒女舉辦了一場熱鬧的喪事,舞臺上演員在賣力地舞動,院子裡兒女在有說有笑地吃飯,沒有人去想老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喜喪》的老太太看重慶的這位母親,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經歷,沒有被兒女善待。

從《喜喪》老太看85歲母親路口哀嚎:老人的痛,為何兒女看不到?

但根本原因又是什麼?真的是老人偏心嗎?

並非如此!在我看來,是自私和狹隘,造成了親情的淡漠。

老人並不需要吃多少,也許只要一碗熱湯,但她更渴望的是兒女的關心。

幾個兒女卻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沒人在乎母親的感受,讓老人在來回推諉中,寒了心。

有人猜測,是不是因為子女多的緣故,如果只有一個兒女,或許就不能推諉了。

可只有一個兒女,真的就能孝順嗎?如果兒子做不到心疼老人,老人的日子一樣過不好。

有的人把老人視為累贅,卻不能反過來想想,

好的家風需要言傳身教,如果你不能孝順老人,又怎麼能讓兒女孝順你?

從《喜喪》老太看85歲母親路口哀嚎:老人的痛,為何兒女看不到?

孝順父母,是一輩輩傳承的美德,需要我們從自己做起,讓老人過得開心,也是兒女的本分。

老人吃不飽,打的是兒女的臉,也是一個兒女無能的體現。

那些孝順的人,大多家庭和睦,兒女乖巧懂事,不會讓老人生氣。

點個贊再走吧,也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

老人們都能得到善待,讓孝順不再是美德,而是本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