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孤獨與合群的相對論”

大家都說大學中最重要的是忍得了孤獨,守得住自我。

但我曾為了部門的狂歡,放棄了實習的面試邀請,美其名曰:合群。

事後聽到參加面試並透過的朋友說,這個實習真不錯時,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為什麼要為了所謂的“合群”放棄自己的事?向朋友吐槽後發現,類似的行徑,比比皆是啊。

“孤獨與合群的相對論”

“孤獨與合群的相對論”

小A:很想穿回大一,猛踹沒有去參加青協招新的自己。

當時我陪室友一起報了青協和記者站,不巧,兩個面試的時間撞一起了,室友非拉著我去記者站。

於是,我出了招“棄卒保車”,與室友的和諧未來就是那個“車”。不料,最終敗興而歸。

記者站的面試分兩輪,兩輪下來,結果都不盡人意。

紙質測試題專業性太強,搶答環節又太考驗反應能力。

看著室友密密麻麻的卷面,站起來暢所欲言的背影,我暗歎不如,心想這根本不是我擅長的領域啊。

後悔指數飆升。

為了寢室的和諧未來,小A放棄了當一名優秀志願者的機會,陪室友參加全然陌生的面試。

也就是,為了合群,她的願望“胎死腹中”,還惹了一身悶悶不樂。

其實,每個人的特長可能迥然不同,每個人的追求也可能大相徑庭,盲目的合群,會犧牲個人自由。

盲目合群的人往往不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搞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

亂花漸欲迷人眼,只緣身在人群中。

“孤獨與合群的相對論”

“孤獨與合群的相對論”

小B:萌萌邀請室友們去她實習的地方,我想拒絕,因為當時在考研,時間比較緊,但我們寢室不經常聚,想著有這次沒下次了,我就答應了。

到後,發現是公司聚餐,連她領導都在,叫室友來的目的是給同事介紹物件。

我以為就是見見閨蜜,很隨意的去了,沒洗頭髮,素面朝天,裝扮得像是來參加變形記的。

沒人告訴我,聚會的目的是給同事介紹物件。

席間,一室友和那男生相談甚歡,我一個坐在那裡,很落寞。

聚會結束,我又照常回去複習。

哪有那麼多的群體性活動,最後還不是要回到孤單之中,開始自己的生活。

小B本不想參加這次聚餐,但是“聚一起”的想法,最終佔了上風,聚完會,還不是要回去老老實實地複習。

拋棄了個人重要的事,去追逐無意義的群體性活動,事後還因種種不合意而懊悔不已。

與其等待事後的種種不愉快,還不如在一開始,就全神貫注地做好手頭之事,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孤獨與合群的相對論”

“孤獨與合群的相對論”

其實,我們生活中,總是有許多類似的妥協。

為了能與室友有共同話題,所以和她一起吃著不合口味的飯菜。

為了能與朋友一起暢聊,參加著無甚興趣的娛樂活動。

我們不再盲目追逐群體活動後,就會發現,獨處也可以是場狂歡。

阿桑在《一直很安靜》裡唱到“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即使一個人,我們也可以過得很好:

聽音樂。

即使是聽《大悲咒》,也不會有人說你佛;

讀書。

《百年孤獨》與《孤獨六講》一塊讀,也不會有人拿異樣的眼光看你;

旅遊。

纏著算卦的老爺爺給算姻緣時,也不會有人掃興地拉著你趕快走,並反覆地叨叨你,那是騙人的。

獨處仍可以處出來一整個世界,獨處會寂寞,有時候會需要一個擁抱,一次關心。

但歌德曾說:

“人生寂寞是一種力量。經得起寂寞,就能獲得自由;耐不住寂寞,可能會受人牽制。”

深以為然。

經不起寂寞,所以選擇盲目合群,刻意放慢行走的步伐。

成功的路上就總被外人外事所牽制,容易迷失自我。

經得起寂寞,在寂寞中思考、進步,才能吸引並結交到人脈。

你芬芳盛開,蝴蝶便會自來。

共勉。

“孤獨與合群的相對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