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放不下的魂,安不下的身,回不了的家

人是情感動物,總是有那麼多從內心深處發出的人生感嘆和柔情細語。

放不下的魂,安不下的身,回不了的家

年少輕狂的我們,無所畏懼,不諳世事,一路狂奔,那時是為了夢想而追;暮年悄臨的我們,飽經風雨,歷盡滄桑,人世沉浮,這時是為了流年而嘆。

放不下的魂,安不下的身,回不了的家

回首往事,一幕幕似在昨天,有喜有泣,有得有失,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回憶和懷念,回憶生命中的每一個遇見,懷念那逝去的青春和年華;直面餘生,不再彷徨,不再迷茫,我們不知道路還有多長,不知道遠方的歸途在何方,只想尋找內心那份寧靜,只想沿途看看一路未曾好好欣賞的風景,餘下歲月,不堪暮年,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珍惜和陪伴,珍惜那不曾失去的一切,陪伴身邊值得擁有的人。

放不下的魂,安不下的身,回不了的家

隨著歲數的增長和歲月的流逝,看透了人生,看淡了世事,這種傷感和情愫時常湧上心頭,讓自己不時有股莫名的愁緒在心中迴盪,也許我們真得到了懷舊和淡泊的年紀了。

放不下的魂,安不下的身,回不了的家

這種懷舊和淡泊更多得是來自內心的孤寂和不安,面對回不去的過去,面對餘生的慢慢長夜,對我們少小離家在外漂泊的遊子,我們內心這顆魂不知如何安放,世事的變化讓我們找不到安放的地方,所有的孤寂和不安化作思念和回憶,因此,我們越來越想念過去的那些事,越來越眷戀過去的那些人。

可斗轉星移,世事變遷,當我們漸漸老去,一顆孤獨的心想尋找過去的足跡,一顆浮泊的魂想回歸那塊摯土,可猛然發現,那只是心中的一個久遠的夢,再也找不到過去的印記,再也聞不到那熟悉的聲音,一切都是漸離漸遠,一切都是熟悉的陌生。

多少次反反覆覆,多少次兜兜轉轉,行囊裝了又卸、卸了又裝,啟程那刻心中總是充滿激情和期待,當心沉靜下來,用心感知故土,小心翼翼去觸碰夢中那根琴絃,卻發現再也無法從終點回到原點。

我們時常不禁感嘆,為了生存而拼搏的城市能容下我們的身卻容不下我們的魂,縱然有豐厚的物質和人脈世故,內心的魂都始終感到無處安放;生我養我的村能容下我們的魂卻容不下我們的身,縱有深厚的情感和親朋的牽掛,身心都無法融入其中。

內心也在不斷地拷問,真的是離家太久了,走得太遠了,距離阻隔了人情也阻隔了人心,再也不是那個久違的人了。

也許我們70年代的人經歷了苦難,歷盡了滄桑,對“家”有著更深入骨髓的認識和眷戀,對“根”有著更浸入血脈的固化和執著,這是我們那一代人的家國情懷和內心情感的真情流露。

我們這一代人,處於新舊時代的變革階段,既有傳統的文化思想,又有開放的思想觀念;既有對傳統意義上“家”的堅守,又有對新生活的嚮往和不捨。

我們很多人都出生在農村,沐浴著改革開放之風,內心既有新思想和老觀念的相互碰撞,也有那個“家”和新生活的相互融合;既過過苦的日子,也趕上好的時代,透過各種途徑從農村走向城市,在城裡有了穩定的工作、紮下了根,經過幾十年的打拼和奮鬥,獲取了個人的財富和資本,這是我們肉身安放的物質基礎。

可傳統思想深深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只有我們這一代人還在深深眷戀著那塊故土,歷史也把傳承和堅守的責任落到我們的肩上,也許以後再也無多愁善感,再也無故土情懷了。

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背景決定著我們各自的人生命運,造就我們這種家國情懷和故土情結。

尤其是在人生的下半場,面對物慾橫流的世界和嘈雜喧囂的城市,突然感到身心疲憊,內心孤寂,這種思想更加強烈,這種願望更加迫切,仿乎在內心聽到了遠方的呼喚,去尋找靈魂的歸宿。

當我們漸漸老去,停下匆匆追趕物質時光的腳步,靜下心來思考餘生的路該如何去走,驀然回首間,忽然感到這座城市雖然再好,物質雖然再充裕,卻發現我們的靈魂無處安放,無論走到哪裡都感到靈魂在漂盪。

心中卻是永遠懷念那個小山村,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只是那個地方也早已被世俗改變了模樣,再也回不到那個純真的年代,只是在記憶中。

而我們恰恰是在尋找那份久遠的記憶,魂依然在漂盪。

(關注點贊分享,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援)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