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丈夫車禍去世三個月後公婆就逼她改嫁,他們出於好心還是另有打算?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們都希望家庭美滿,婚姻幸福,夫妻恩愛,老人健康,孩子爭氣,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有些家庭會遭遇各種不幸。

我們在同情那些不幸者的同時,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吸取教訓,這非常有利於我們更好的生活。

李珍就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丈夫因為車禍去世了,僅僅三個月後公婆就逼她改嫁,他們出於好心還是另有打算?

丈夫車禍去世三個月後公婆就逼她改嫁,他們出於好心還是另有打算?

李珍26歲,她在長沙一所學校教書,兩年前她經人介紹認識了趙剛,兩個人一見鍾情,很快確立了戀愛關係。他們有很多共同語言,戀愛不久他們登記結婚。

一年後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一家三口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生活過得很幸福。

結婚後李珍和公婆住在一起,大姑姐也經常回孃家,李珍和婆家人的矛盾在所難免,可她性格內向,不善表達,有什麼話總是憋在心裡,這為她的不幸埋下了伏筆。

後來趙剛因為一場車禍去世,一家人全都陷入悲痛之中,沒等李珍從痛苦中擺脫出來,公婆就開始替她張羅改嫁的事情,這讓她難以接受。

丈夫車禍去世三個月後公婆就逼她改嫁,他們出於好心還是另有打算?

丈夫和女兒是她最親近的人,丈夫去世後女兒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她想把女兒帶在身邊,公婆堅決不同意,他們甚至把李珍趕出家門,她只好住在學校的宿舍裡。

有人問了:“公婆為什麼會對李珍有這麼大的敵意呢?趙剛死後公婆就不認李珍這個兒媳了嗎?難道真的是‘人走茶涼’嗎?”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公婆這樣做同樣也是有原因的。

趙家人在為趙剛辦喪事時要求李珍戴孝,李珍的母親以“李珍以後要嫁人”為由拒絕。趙剛出事後李珍的母親沒拿一分錢,也沒有出席葬禮,她在這些禮數上相當怠慢,趙家人相當惱火。

丈夫車禍去世三個月後公婆就逼她改嫁,他們出於好心還是另有打算?

他們本能地覺得李珍存有二心,她不想在趙家繼續待下去了,她很可能隨時離開趙家。

有了這樣的想法後趙家人開始排斥李珍,他們對李珍以及李珍的母親怒目而視,巴不得李珍早一點從趙家搬出去。

如果單單因為這些事他們的矛盾尚有緩和的餘地,然而牽扯到賠償款的問題,他們的矛盾無異於火上澆油。

趙剛死後得到90萬賠償款,兩家人在如何分配這筆錢的問題上分歧相當大。

李珍理應得到一份,趙剛的父母也有一份,李珍的女兒同樣有份,既然趙家人鐵定認為李珍會離開趙家,如果能爭取到孫女的撫養權,他們就能拿到更多錢。

丈夫車禍去世三個月後公婆就逼她改嫁,他們出於好心還是另有打算?

因此他們千方百計想把孫女留在身邊,他們拒絕李珍把孫女帶走,並且為李珍找婆家,為她改嫁做準備。

李珍的公公不讓李珍帶走孩子有3方面考慮:

其一,他認為李珍以後要改嫁,她帶著孩子是個累贅,與其那樣倒不如把孩子留給他;

其二,李珍改嫁後會重新組建家庭,他擔心孩子的繼父會虐待孩子;

其三,孩子是趙家的後代,也是溝通兩家人感情的紐帶,李珍即使嫁人還可以來看孩子,雙方還是親戚。

丈夫車禍去世三個月後公婆就逼她改嫁,他們出於好心還是另有打算?

公公的好意李珍無法接受,丈夫去世才3個月她沒有考慮過改嫁的事情,她的心思全在孩子身上,她打定主意要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她無論如何都要和孩子在一起。

雙方在爭奪孩子的問題上爭執不下,李珍多次到公婆家討說法,公婆堅定的認為她要孩子的目的不是為孩子好,而是圖錢,她想透過孩子得到更多賠償款。

公婆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趙剛已經去世了,李珍遲早會嫁人,她把孩子帶走不僅讓趙家人後繼無人,還白白損失不少錢,這是他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丈夫車禍去世三個月後公婆就逼她改嫁,他們出於好心還是另有打算?

經過多次商量,雙方都不想讓步,這件事始終沒有結果,無奈之下李珍只好透過法律途徑解決。

法律是公正的,同時也是冷冰冰的,當一紙判決公佈的時候,兩家人的感情也會徹底鬧僵,孩子無論歸誰撫養都會失去另外一份親人的關愛,這實在讓人心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件事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趙剛父母痛失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讓人揪心,他們不想再失去唯一的孫女,也不想讓兒子的賠償款落入他人之手,他們的遭遇值得同情,他們的顧慮也可以理解,然而他們的做法有失偏頗。

丈夫車禍去世三個月後公婆就逼她改嫁,他們出於好心還是另有打算?

他們過早的未雨綢繆,為兒媳張羅改嫁的事情,這必然會引起李珍的恐慌。她還沒有從喪夫之痛中走出來,她又怎麼可能放棄她視為珍寶的女兒呢?他們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

李珍身上也有問題,事情發生後她沉浸在悲痛之中,她忽視了公婆的感受,忽視了與公婆的溝通,她的一些做法引起公婆的反感和警惕,兩家人的誤才會越來越深,最後鬧到劍拔弩張、勢不兩立的地步。

當家庭遭遇不幸時,不要妄自猜測別人的意圖,也不要輕易下定論,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做出的判斷往往是錯誤的。如果大家都能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一下,所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