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人生最大的輸出成本是時間,而時間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是公平和恆定的,有些人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有些人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得碌碌無為。他們之間的差距來自於時間利用的效能,想提高生活的效能,你要養成七個習慣。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科比曾在一次訪談上問記者

“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的天空是什麼樣的嗎?”

那一句話曾影響了我很多年,因為我相信自己像科比一樣努力的話,我一定能實現夢想,走向成功。

可結果卻是,我除了記得那句話以外,更多時候都是沒有目標的生活著。每天在忙碌的工作中疲於奔命,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結果,每天晚上只能感慨一天又過去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正在做著這種

“無效努力。”

每個人的一天的都是

24小時,誰也不會比誰多出一秒鐘,寶貴的時間不應該被浪費在這種無效努力中,怎樣利用時間,提高效率,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技能。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我在非常沮喪且無助時朋友推薦給我的書,一開始聽到書名時我還以為又是一本成功學類的書籍,但我花了一天的時間讀完時,它完全改變了我一開始的想法。

這本書雖然說了

7個習慣,但我們並不需要記住所有東西,你只要記住一句話就好了,

叫以原則為中心,以品德為基礎,由內而外地實現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

句話是整本書的核心,搞懂了它,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為什麼作者會認為要以原則為中心,以及這樣做為什麼有效。既然這本書這麼厲害,寫它的人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作者史蒂芬

·柯維的履歷相當豐富,他是美國學界的“思想巨匠”,入選“影響美國曆史程序的25位人物。”

在美國乃至全世界,他的思想成就與卡耐基、德魯克等人比肩。他還根據本書中的一些理念,開發出了一系列的培訓諮詢產品,創辦了諮詢公司,他的公司曾服務過很多世界500強企業。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這本書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單從書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來,本書著重講解七個習慣,但想真正瞭解這七個習慣,我們需要先了解人類思維定式和思維轉換的問題。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並不好,與同學交往也不順暢,經常回家告訴你自己沒有朋友,這時你會怎麼辦?很多家長頂多就安慰孩子幾句,跟孩子說沒關係啊,下次繼續努力等等。

但這樣做有效嗎?作者認為無效,因為他就是這樣對待他兒子的,可結果並不樂觀,所有的努力到最後都等於徒勞,甚至還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作者認為這是潛意識的速成觀念的影響,在他心裡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無論他多麼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效果都是有限的,因為表面的行動終究無法掩蓋背後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護。

作者意識到他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有點過於偏向外在因素,反而忽視了孩子的真正訴求。認識到這一點之後,他擺脫了過去對孩子的看法,不再拿孩子跟旁人做比較,而是學會欣賞孩子的優點。

結果幾個月之後,孩子就逐漸找回信心,也開始肯定自我價值。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作者從這段經歷中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就是思維轉化,什麼叫思維轉化

舉個例子,有一天作者坐地鐵的時候,地鐵上有一個爸爸和幾個孩子,那幾個孩子在地鐵上特別鬧騰,讓周圍的人都沒辦法安靜

坐地鐵,然後那個爸爸也不管孩子,任由他們胡鬧,自己

就座

在一邊發呆,這讓作者感到很生氣。

其實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要是在地鐵上遇上這樣的事情,我們心裡肯定也很不舒服,放在作者身上也一樣,他就走過去跟那個爸爸說,麻煩您管一下您的孩子。這時候那個爸爸才突然回過神來說,對不起,孩子的媽媽在一個小時前去世了,我們剛從醫院出來,所以現在孩子跟我一樣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非常抱歉。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那個爸爸說完這句話之後,作者立馬轉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他認為自己一開始帶著情緒去看這件事的時候,你覺得自己被打擾,原因是因為你的思維定式當中認為家長應該管教孩子,如果不管,就是不負責任。

但是當你知道了原因,這是一個剛逝去的親人的家庭,他們無法面對,爸爸也沉浸在悲痛當中,根本沒有力量再去做這樣的事情。

作者立刻就從憤怒轉為同情,並向人家道歉說,對不起,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嗎?希望能夠儘自己的一點力量,這就是思維轉化。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所以我們很多時候會因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事情,會特別自然地認為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對的,但如果你的思維模式裡存在著思維轉化這樣的東西的話,你會更能看到事情的本質。

因此,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待事情的能力具有很強的自我淨化能力。

只有真正由內而外改變自己並且持續不斷地更新和進步,真正實現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才能被稱為成功人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為什麼有的人不管身處多麼惡劣的環境,依然能夠重重突圍,成就自我?而有些人一遇到困難,就開始自暴自棄,一蹶不振呢?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很努力,卻還是沒有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呢?我們應該如何讓自己獲得成功呢?

相信這幾個問題正在困惑著我們很多人,那作者會給這幾個問題什麼樣的答案呢?在他看來,

個人領域的成功,要從依賴別人成長到獨立。

從依賴到獨立,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需要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但柯維的觀點恰恰相反,他認為一個人要從依賴到獨立,靠的不是提升,而是約束,是對自我的約束。

而自我約束的方法就藏我們接下來要說的三個習慣當中,它們分別是:

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首先積極主動,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對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應對態度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比如夫妻吵架,積極主動的人會懂得坐下來溝通存在的問題,用心平氣和的態度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兩個人的矛盾及時解決,不僅沒有影響夫妻關係,反而讓彼此間更親密;而消極被動的人,可能就會在吵架之後摔門而出或者拒絕溝通,結果矛盾越來越多,感情越來越淡薄。

由此可見,越早掌握積極主動的習慣,對我們的生活乃至人生越有幫助。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史蒂芬

·柯維特別欣賞弗蘭克爾,他寫過一本書叫《活出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曾在二戰時期被關進奧斯維辛集中營,他在裡面飽受肉體和精神的摧殘。

然而弗蘭克爾卻發現,即便是在那種極端的環境下,他的自我意識是獨立的,他依然擁有對自己決定權,他無法躲避外在刺激,但他可以控制它們對自己的影響。

作者也會覺得說,

他人生當中最大的發現,就是在刺激到行動之間存在著一小段距離,在這段距離當中,人有選擇的自由。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那我們應該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積極主動的人呢?

第一,採取主動的態度,比如工作不合心意想要跳槽的時候,先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思考自己求職單位正在面臨的問題,然後採取有效的表達方式,向對方證明你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聆聽自己的語言,用“我可以”代替“我不行”,消極被動的人語言中透著推卸責任的意圖,遇到事情總會用我不行,我不能來作為藉口,而積極主動的人會說我可以,我試試等;第三,擴大影響圈,積極主動的人會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獲得更多人的支援。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其次,要有以始為終的習慣,簡單來說就是要明確你的人生目標,用它來作為你的導航儀,確保自己每天都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沒有偏離軌道。

為什麼不能以當下作為起點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如果當下的你目標不明確,走一步算一步,容易導致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目標坍塌,在作者看來,很多人在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之後,他們不是滿足,而是感到空虛,往往到最後就會發現,自己為了錯誤的目標,犧牲掉了更可貴的東西,比如家庭、理想等。

因此把終點看作是起點,就相當於又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你在腦海中構思的結果是第一個機會,付出實際行動又是一個機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舉個例子,我們在裝修房子之前都需要做一個設計圖,這是第一次創造機會,也就是房子的裝修設計體現在圖紙上,你會現在腦海裡構思如何裝修,然後設計出圖紙,再到施工,最後完成裝修,這是第二次創造機會。

在作者看來,寧可在一件事開始之前就先追求完美,也不要事後諸葛亮,把人生目標當作衡量一切的標準,用你個人最重視的價值觀來決定一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那麼應該如何確定目標,作者分享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寫一份你的個人使命宣言,宣言主要說明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具有哪些品質,想要成就什麼樣的事業,給社會帶來什麼貢獻等。

比如你想要成為一個家庭事業兩手抓的女性,你可以給自己寫下這樣一份宣言,第一,家庭和事業對我來說都很重要,第二,我要用自己的智慧來創造更加舒適的環境,給孩子更好地教育,好好地培養他們;

第三,在事業上獨立自主,自立自強,主動抓住機會,不消極被動等話術,圍繞著自己的目標好好地努力,遇到困難也不要輕易放棄。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最後

要事第一,也就是我們在做事之前,一定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這裡你可能會問,我應該如何判斷一件事是否為要事呢?作者認為,你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讓你的個人生活徹底改觀,但你一直沒去做?有哪些事情能讓你的工作局面得到改觀,但你一直沒有去做?一件事的重要程度與你的目標有關,只要有價值、有利益實現個人目標的事就是要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知道什麼是要事但沒做就等於不知道,所以在分辨出要事之後,就要做到要事第一。在書中作者介紹了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具體就是要把事情劃分成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四類。

柯維介紹,高效能人士需要避免自己陷入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他們通常會多做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先做這類事情主要是因為它很重要,做了就能極大改變我們的生活,又因為它不是最緊急的,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只要我們去做了,就會大大提高效能。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把這三個習慣做完,你基本上就可以從一個依賴型人格變成一個獨立型人格了,因為你可以掌握自己的時間,你有自己的選擇,大大提高自己的效能。

當然,我們也要明白,自我提升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成長和轉變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個過程沒有捷徑,需要我們堅持下去,才能獲得成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