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反思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很多人會認為是採取【好的思考方法】達成的,但好的思考方法只是必要的,即使再好的思考方法也不能幫助自己達到深度思考。

這個觀點在研究完【表徵】之後,才建立起來的,之前一直以為好的思考方法是可以促成深度思考的,今天再回過頭去看,可能錯得有點離鐠。但之前自己是深信不疑的,新增的知識【模組】會突然改變自己之前最基本的看法。

思考不是在自己想要思考的時候才開始,而是被前置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習本身就是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構建了某個領域的心理表徵,而這些心理表徵是一個變化的過程,最終在持續的學習中,會以【組塊】的方式把這些【心理表徵】變成了長時記憶。

思考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處理好工作記憶與長時記憶。而工作記快的容量有限,它的要素個數上限不超過9個。因此工作記憶的記憶體是很小的,小得可憐,那什麼辦呢,就要請出【長時記憶】,平時的刻意學習就是在建構心理表徵,就是把建構的心理表徵變成長時記憶。

而在思考時就是要透過工作記憶來思考,但僅僅是工作記憶是不夠的,因此要透過【工作記快】能夠從【長時記憶】的硬碟中中提取出大量的心理表徵,此時的思考是工作記憶與長時記憶的一種協同。

在這裡要區分清楚什麼是長時記憶,什麼是工作記憶。

每個人的工作記憶【知時記憶】差不多,如果有差別,就在於長時記憶,而長時記憶在於平時學習過程中的刻意練習。

要讓思考有深度,不是透過優秀的【思考方法】就可以做到,而更多需要在平時的刻意練習,對一個領域的心理表徵是一個不斷豐富的過程,在刻意練習中有個10年的概念,即使是透過刻意練習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建立自己的心理表徵但不一定是10年,從對一個領域的簡單表徵,生成到對一個領域的複雜、細緻抽象的表徵。但這種複雜、細緻的表徵是一種資訊被儲存在長時記憶中。

如何才能讓思考有深度,應該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構建心理表徵,如果缺少了這個過程,只是想透過好的思維方法就想達到深度的思考,可能性不大。但我們往往把思維的方法看作是深度思考的根本,在這裡很可能是一個很大誤區。

要能深度思考,工作記憶要呼叫某個領域的【長時記憶】才能真正做到!在這個基礎上,如果有更好的思維方法就是【錦上添花】了。

要讓思考有深渡,基本沒法在想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立即達到。要想思考有深度,需要構建有效的心理表徵,把這些有效的心理表徵變成長時記憶。這個長時記憶基本要前置,這就需要時間,也需要平時的刻意練習。當你真正思考時,短時的工作記憶能呼叫到長時工作記憶裡形成的表徵,這樣子思考才會更有深度。

反思深度思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