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24小時監視老公微信還是不安心”:依戀關係裡的毒怎麼產生的?

一名朋友問我:

“我在戀愛裡老覺得很焦灼,是不是病了?”

“焦灼”的範圍很大,我請朋友細化。她舉了一個例子:吃火鍋時男朋友給自己打調料,沒幫她打,也不問她需不需要幫忙。

很小的事情,很大的焦慮。這不是朋友第一次犯了,上一次戀愛,她天天給對方打十幾個電話,無論開會加班,讓男友壓力山大;

“24小時監視老公微信還是不安心”:依戀關係裡的毒怎麼產生的?

上上次戀愛,她每個凌晨都會發一篇長信,告訴男友她的童年,喪失,抑鬱和哀悼。分手時男友給她取了個外號:致鬱系女人。

上上上次戀愛……好了不說了,相信大家已經察覺到,她是一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的人。

可說來奇怪,她在其他關係裡十足靠譜,是部門裡人人信賴的“大姐頭”,朋友間人緣很好的“大姐大”。唯獨進入親密關係,就像變了個人一樣。

依戀理論學家鮑爾比提出

“嬰兒一出生就有參與社會交往的傾向”

,與母親關係的好壞,可以決定她探索內心“安全基地”的方式。

朋友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是因為她幼年時期,母愛被部分剝奪,成年後渴望過度補償自己。

為了證明這點,鮑爾比考察了44名少年犯,發現早期母嬰關係破裂,是以後各種心理障礙先兆,甚至預示著一個人是否會成為罪犯。

因為母愛被部分甚至完全剝奪的孩子,會過度補償,嚴重內疚,抑鬱無力,反應遲鈍,共情缺失,欺騙盜竊……

這告訴我們:

不安的童年,讓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嚴重沒有安全感。

依戀重在母嬰,囊括了整個親子體系,幼年時期的母嬰質量,對兒童未來有莫大影響。

01

家裡有娃的讀者不難發現:

孩子是不甘寂寞的,他們會大哭大鬧,扔東西,翻來滾去……那陣仗,好像出了什麼大事似的。

可是當你靠近照顧,就能察覺到:孩子其實啥事都沒有,就是平白無故想要“作”一下。

其實,嬰兒的“作”不是為了接近母親,而是為了獲得“與母親很親近的安全感”。他們潛意識裡希望:哪怕自己在瞎折騰,母親也會馬上來到他身邊,無條件愛他。

母親對這些行為的反應,會對孩子內心產生強烈影響。如果母親很敏銳,及時察覺到孩子的舉動,平心靜氣來到他身邊,孩子便會覺得“我是安全的”,形成安全型依戀;

如果母親很冷漠,雖然來到孩子身邊,但總是罵罵咧咧很不開心,甚至懲罰孩子,孩子便會覺得“我不確定母親是否安全”,形成矛盾型依戀;

要是母親很溺愛,非得給孩子裡三層外三層,穿得嚴嚴實實,表現出過度的控制慾,孩子便會覺得“母親是不安全的”,形成迴避型依戀。

“24小時監視老公微信還是不安心”:依戀關係裡的毒怎麼產生的?

雖然很多資料表明:安全型依戀占人群大多數。但在鮑爾比看來,絕對的安全型依戀很罕見,孩子多少都有不安全型依戀特徵,也會在關係中感到不同程度的不安。

我曾參加過一次喪失雙親兒童的公益活動,帶領十幾名兒童和“代理媽媽”一起玩遊戲。我特別驚訝的是,這些孩子非常“乖”,安靜沉默,遵守規則,全程緊盯著我的臉,完全看不出“問題”。

看不出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這群母愛被完全剝奪的孩子,對關係懷有極大的不安全感,她們一直盯著我,但不會主動對我說話,似乎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相處和分離。

同樣的表現,我在雙親健全的孩子身上也看到了。她們喜歡坐在父母旁邊,隔著一個沙發座的距離,自己玩自己的,很少和母親說話,但會時不時抬頭看一下母親,彷彿在確認母親在不在。

鮑爾比把兒童這些反應納入分離反應體系。他實驗發現,

當孩子感受到母親分離的威脅,會用哭泣、生氣、逃離等進行反抗,一週後進入失望階段,心情低落不願說話,之後會接納分離。

母親重新回到身邊時,這些孩子反應迥然不同:有人沒認出母親,有人轉身走開,有人大哭,有人面無表情……母子重聚後,冷漠和依賴行為會交替出現,這些孩子極度害怕再次被拋棄。

經歷過分離創傷的孩子,有很大機率會形成不安全型依戀。而這些依戀關係中的不安全感,又為成年後的心理病埋下伏筆。

02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什麼依戀型別呢?

首先,我們得知道如何劃分“依戀關係”。安全型依戀者擁有“只要我有需要,依戀物件就會及時迴應”的表徵系統,他們不容易愛上“渣男渣女”,失戀後也會很快恢復。

“24小時監視老公微信還是不安心”:依戀關係裡的毒怎麼產生的?

不安全型依戀的表徵系統,指向“我不確定對方是否會做出迴應”。這些心懷不安的人,在親密關係中容易疑神疑鬼,總擔心下一秒對方就不愛自己了,隨時隨地都需要對方證明自己。

鮑爾比強調:

安全是“感到安全”,而不是距離安全。即使對方遠在天邊,都不會時刻擔心對方會離開,才是真正的安全型依戀者。

不安全型依戀者,即使和伴侶朝夕相處,監控對方所有社交軟體,仍然會感到強烈的不安。

他們需要一個足夠包容的伴侶,如果伴侶不那麼包容,過高的焦慮值、抑鬱值甚至強迫行為,會把他們逼入死角,甚至不得不求助心理醫生。

最典型的例子是:有的人平時看起來好好的,談一場戀愛徹底變了,失戀後還患上重度抑鬱,辭職休學,好長一段時間萎靡不振。

這些不良反應的源頭,是他們深藏在依戀關係中的不安全感。

依戀理論學者認為,依戀型別很難被精確測量,最常被使用的是陌生情景測驗、卡西迪馬文系統、兒童依戀訪談法、依戀Q分類法、成人依戀訪談法等方法。

《依戀理論和精神分析》一書中,提出“安全型依戀”有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母親的敏感性。

一個大大咧咧,活在自我世界,不允許孩子依附跟隨,或者總是拒絕的母親,幾乎一定會養出一個不安全型依戀兒童。由於記憶裡“母親老拒絕我”,孩子傾向於認為“我不討人喜歡,沒價值,缺點重重”。

根據母親敏感性不同,孩子也被劃分到不同成長情景裡:

安全型依戀兒童,有一個敏感熱情、積極響應且充滿協同性的母親;

迴避型依戀兒童,有一個喜歡過度干涉、控制和刺激孩子的母親;

矛盾型依戀兒童,則有一個冷漠遲鈍,無反應低捲入的母親。

鮑爾比總結說:“依戀的生存價值除了餵養、瞭解環境、社會交往以及免受天敵的侵害之外,還在於透過接近看護者提高安全感”。

回憶童年記憶,我們描繪出怎樣一個母親,見微知著,便能看到自身的依戀狀態。

03

慶幸的是,母親並非唯一的安全因素。如果母親從小完全放手不管,有其他照料者照顧兒童,兒童也能從照料者身上培養出安全的依戀模式。

比如,被領養的孩子。某個綜藝節目中,從小被母親扔給陌生男人養大的女孩,上節目找到母親,要求母親向父親道歉。

這名母親說,自己當年為了逃避超生,隨便找個地方生下來,覺得愧對女兒。但女兒不打算認這個母親,養父從小對她視如己出,她擁有很多優秀品質:執著,善良,堅強,聰明。

透過電視臺找到母親,得到一聲道歉後,她便迴歸養父身邊,對母親談不上恨,但也談不上愛。

安全型依戀者對待不同關係,就像對待抽屜,一個一個分門別類,井然有序。不安全型依戀者則像倉庫,各種關係一團糟,內在自我模型很混亂,很難敞開心扉與人深入發展關係。

他們童年時期,發現父母不懂反思,不懂成長,自我混亂,就自願放棄了這些心理功能。有句膾炙人口的話:孩子是鏡子,會如實反射出父母的樣子。

母子之間有著根深蒂固的依戀聯結,不止孩子會向母親索取安全,母親也會向孩子索取安全。北大學子張一得的父親,從小不對他說“不”,將兒子20多年用過的東西全部儲存起來,開了個博物館。

超負荷的父愛本質是“為了填補不安”,最終,父子都沒有養成安全型依戀,兒子被壓力擊垮,早早結束人生。

精神分析治癒不安全型依戀者,會透過發展另一段關係:來訪者與諮詢師的關係。如果這段關係足夠安全穩固,來訪者便能在漫長的諮詢過程中,逐漸找回曾經丟棄的心理功能:自信,勇敢,反思……

雖然精神分析最初不接納依戀理論,但在漫長的流派演化中,各個精神分析學派也融合貫通,將依戀狀態改善,作為精神分析起效果的標尺。

一個人的內心“好了沒有”,依戀關係是否安全,是其中一個評判因素。

我們不會說一個人“完全健康”,但“不患得患失,不疑神疑鬼,偶爾憂慮,大多數情況下充滿希望”,這樣的心理狀態,很接近心理學家認可的“健康”。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依戀關係,關係中,偶爾不安是常態,我們致力於維繫的不是某段關係,而是在任何關係中,都能擁有“剛剛好”的舒適。

作者:芒來小姐,資深男女觀察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圖片來源:pexel。com

壹點靈,關注個人心理成長,溫暖而有力地愛著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