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影子斜了學著把自己先扶正

一路走來,我們在心智的催化下自主前行,在不知不覺中,人與人在潛移默化中拉開了彼此的差距,猛然回首,自己才發現,原來自己才是那個遠遠被甩在別人身後的一撥人。雖然,內心有抱怨和不甘,但在時間的沉積中,這一切就標識著這個答案,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每個人靜觀內心,想必有許多不同的外在理由和內心的不經意間投射。人生也需要不斷做出正確的選擇,不斷調整發展的方向,才能走上正確的軌道。成功人士與失敗者的差別,並不光是努力工作的程度或是夠不夠聰明,而在於一個人是否“會”選擇!不會選擇的人,再怎麼努力都不會成功!

影子斜了學著把自己先扶正

無憂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順豐創始人王衛曾說過:一個人成功一次,也許是偶然,若能長期成功,那肯定有其獨到之處,可能從思維到行為都跟別人不太一樣。選擇大於努力,這可能是不爭的事實。其實,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家庭背景,更不是物質條件,而是思維模式的不同。人只要換個思路,換種活法,調整自己的心態,換個角度,結果會完全不同。

《壇經》裡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人這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其實,心理諮詢師的發展也是這樣。首先,了悟自己,知所在,知欲往,知行止。是心理諮詢師的準備階段,常常藉助個人體驗完成——-見自己。其次,了悟規則,建立看待事物的框架。心理師學習流派、選擇流派、整合流派,甚至創新,可謂磨合階段——見天地最後,根據框架去認識人心,真實與來訪者在一起,伴其至欲往之地,助其得處世之力,也意味著進入了工作階段——見眾生。

影子斜了學著把自己先扶正

這讓無憂想到很久以前讀過的一個則故事。

一位農夫有兩隻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擔挑著兩隻水桶去河邊汲水。

兩隻水桶中有一隻有一道裂縫, 因此每次到家時,這隻水桶總是會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隻桶卻總是滿滿的。就這樣,兩年以來,日復一日,農夫天天只能從河裡擔回家一桶半水。

完整無缺的桶很為自己的完美無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縫的桶自然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勝任工作而羞愧。經過兩年的煎熬之後,一天在河邊,有裂縫的桶終於鼓起勇氣向主人開了口:“我覺得很慚愧,因為我這邊有裂縫,一路上漏水,只能擔半桶水到家。”

農夫回答它說:你注意到了嗎?在你那一側的路沿上開滿了花,而另外的一側卻沒有花?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你有漏,於是在你的那一側的路沿撒了花籽。我們每天擔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給它們澆水。兩年了,我經常從這路邊採摘鮮花來裝扮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為你的所謂的缺陷,我怎麼會有美麗的鮮花裝扮我的家呢?

影子斜了學著把自己先扶正

人啊,永遠不要因為自己所謂的“缺陷”看輕自己。

禍兮福所倚,誰能說清楚到底是福還是禍?所有治癒系電影和勵志故事,都在不厭其煩地重複著一個主題:即使你失去了一切,但只要還有重新開始的勇氣和毅力,那麼你的人生,就還沒有徹底失敗。一個人,一條路,人在途中,心隨景動,從起點,到盡頭,也許快樂,或有時孤獨,如果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有多遠,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

我們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們最壞的習慣,是苟安於當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人這一生,內心簡單一點就會快樂,心思複雜了快樂就少一點。相遇的很多人,都是匆匆過客。有緣千里來相會 ,無緣對面不相逢。與無數的人擦肩而過,也會與無數的人相遇,甚至於有緣重逢,最終卻會在時光的渡口遇見另一個自己。人一旦設定了自己的目標,就應當集中精力,規劃出走向成功的途徑,然後全力以赴地前進,在這期間不能三心二意、左顧右盼、見異思遷。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嚴格地清除掉懷疑與害怕,因為它們會瓦解你的鬥志,破壞你前進的情緒,當懷疑與害怕的情緒潛入你心靈的時候,你的目標、精力、動力以及所有堅強的思想都會受到強烈衝擊,土崩瓦解。

影子斜了學著把自己先扶正

我們決心去做什麼事情,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能夠做成這件事情。正如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卡爾·羅傑斯說過,人只有徹底接受自己的真實存在,我們才能夠有所變化,才能超越自己現有的存在樣式。凡事順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艱辛曲折必然;歷盡滄桑悟然。如果影子斜了,學著先把自己先扶正,這也許正是我們需要秉承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