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原創,永遠的神。

立足於生活,持續碼字中。

歡迎點選上方【關注】,一起探討有趣、有料、有價值的事。

作者:拿鐵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衝動消費的典型:為三分鐘買單。

過去的幾天,我一直掙扎著要不要再買一臺相機。掙扎的原因是曾經買過一臺單反,到手沒玩幾次又當成二手賣掉了。

買的時候想得好好的,心想一定要好好珍惜它,多學習攝影技巧,出去玩用得上。

然而工作日太忙,沒時間擺弄,週末更是不願意出門,真正到了放假去旅遊時又嫌它重,不如手機方便。

我當即得出一個結論:我並不是真正的攝影迷,頂多算是在拍照方面有自己的審美。

我還有個毛病,就是在做一件事之前,喜歡先把配置整專業了再說,往往花錢買了一堆東西,實際上做這件事的時間又沒幾天。

為自己的三分鐘熱度買單,就是我今天想聊的話題:衝動消費及慾望和解。

衝動消費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

我們時常聽到身邊的人說不要衝動消費,不僅是我們。

就連電視節目上那些看起來不缺錢的公眾人物也會為自己的衝動消費後悔。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比浪費錢更糟糕的,是消費體驗。

理論上來說,人有衝動消費是好事,因為它代表了你是一個有愛好的人,純粹地為自己喜歡的事情花錢,並不算是一種浪費。

那麼我們為什麼又如此痛斥衝動消費呢?

細細扒來,我認為關鍵原因有三:

換回來的體驗感與付出不對等;

佔用了你有限的生活空間;

無法容忍自己的理性失控。

這種感受不是簡單地浪費了一筆錢,而是等同於你花錢買了一件廢品回來。

其中有時候,你還能從結果中窺探到商家的詭計,比如過度營銷、過度包裝等。

你當然會很不高興。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其實,合理的消費是有利於心理健康的,它能夠起到排解情緒的作用。

同時它也是唯一一種把你的勞動果實由數字轉換成實物的方式,讓你獲得眼見為實的滿足感,進而增強你努力工作的動力。

但什麼是合理?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答案。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拒絕消費主義,是否就應該降低物慾?

我特別想聊當下的一種現象。

一些原本物慾充沛的人不知道經歷了什麼,突然變得無慾無求,從消費主義一下子跳到了另外一個極端:不消費主義。

是紙醉金迷的生活讓人傷了神嗎?

去網上查了一下這個詞,不消費主義在我眼裡是很極端的,用以拾荒、撿垃圾為生的一種生活方式去抵抗消費主義文化。

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但顯然已經脫離了普羅大眾的生活範疇。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而我們在短影片上所見到的不消費主義或者低物慾生活,看起來更像是給螢幕前的人販賣另一種理想生活:輕鬆、無負擔。

切入點就是人們對消費主義文化的厭倦以及對自身消費行為失控的譴責。

無論影片中呈現出來的“低物慾”真實與否。

我都覺得低物慾的生活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不必用同樣的標準去苛求自己。

舒服就踐行,憋屈就拉倒。

消費怎麼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怎麼了?讓自己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這有什麼不對?

尊重自己的內心,跟慾望和解吧。

壓抑慾望不如學會聰明地去花錢。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讓自己理性消費並不難,也有技巧。

在衝動消費一詞中。

我們要提防的僅僅是衝動。

不確定是真愛的情況下,多給自己一些緩衝時間,讓頭腦冷靜下來;貴重的物品多花一點精力去做做功課;預估一下使用頻率。

物盡其用、把錢花在刀刃上、同時讓自己舒舒服服地過生活,做到理性消費並不難。

還是上面那句話:提防衝動。

這需要你對自己的情緒有基本的感知,並且主觀上希望理性消費。

那麼你可以透過一些小技巧,慢慢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我提供幾個類似的參考:

1、不要在深夜意志力薄弱的時段購物。

2、非剛需物品先加入購物車冷卻幾天。

3、貨比三家多看看。

4、買回來不滿意當退就退,不要嫌麻煩。

5、感覺焦慮、無聊的時候,儘量以其他方式去排解,而非購物。

整理以上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當然,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獨立的消費觀。

根據自己的感受來把握分寸,怎麼舒服怎麼來,真正的過好生活,而不是過別人眼裡的好生活。

感謝閱讀。

我不是消費主義,也過不了“低物慾的生活”,但我會好好花錢

文章結束,記得點贊分享喲!

您的支援也是我的書寫動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