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有位同事分享自己的直播體會:

很多人會在直播間提問,她都會耐心地回答,但是如果發現提問的人是自己的學員,而且提的問題是自己在課上講解過的,那她可能會說“某某,你怎麼還問這樣的問題啊”。

同事很疑惑,

為什麼自己對陌生的人可以有很多耐心,對熟悉的人卻多少會有些情緒呢?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類似的事,我的體會也特別明顯,前些天,先生因為兒子總跟他吵架,想到讓兒子不喊他爸爸,說這樣可以讓他們關係變好。

我知道他的想法後,火就噌噌往外冒,別說高效的溝通了,連平和的語氣都沒有,我連珠炮似地說“兒子跟你吵架,不是用溝通的方法來解決麼?你搞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有什麼用,緩解你焦慮麼?你焦慮,為什麼要孩子為你改變……”

我現在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反正最後在我的氣勢下,先生放棄了這個想法,但我也清楚,我是在用我噴湧而出的憤怒情緒壓制他,並沒有真正實現溝通。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這裡我想說的不是結果,而是,因職業關係,對情緒相對了解的我來說,為什麼面對先生的想法,我還是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他好好溝通呢?

是不是你也會有這樣的體驗,在單位受了一肚子委屈,還能保持和顏悅色,但是回到家,看老公孩子哪哪都不順眼,總會有一些無名之火,讓家裡人感覺莫名其妙。

著名的踢貓效應就是如此:一位父親在公司被老闆批評,回到家就埋怨妻子燒的菜太鹹,妻子就把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憤憤不平,一腳踹向旁邊打滾的小貓。

當我們有情緒時,往往會更容易把這些我們沒處理好的負面情緒,放到那些我們認為親近的人身上。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越親近的人,越容易成為我們情緒的犧牲品?

原因有這麼幾種:

界限不清、認知不明、不用負責。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課題分離”,通俗地講就是:誰的情緒誰負責,誰的責任誰承擔。

但往往我們會出現“你要為我負責”或者“我要為你負責”的狀況。

當老師感覺學員沒好好學的時候,會失望,如果沒有處理好這個失望,就會自然地怪罪對方不用心。

在親子關係中,這種失望的情緒在家長這裡會經常浮現,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失望,接著在和孩子的關係裡,就會去極力控制孩子的行為。

而實際上,孩子成績不好是孩子需要面對的問題,當然很多家長會說,孩子根本就不知道把學習放在心上,那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家長需要面對的課題,而不是透過逼迫讓孩子看起來在認真學習。

透過讓孩子提升學習成績來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對於家長來說,就是孩子的行為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這種界限不清的狀態,特別容易在親近的人之間出現,因為所謂的“愛”很容易讓人模糊人與人之間的邊界。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如果我們的認知有偏差,那也很難管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

我會對先生髮那麼大脾氣,有個認知前提是:他是我的先生,學歷也不差,受教育程度不低,遇到溝通困難的時候,他竟然這麼迷信。

我的憤怒源於,不能接納他以這種我嗤之以鼻的方式解決,和兒子溝通的問題。可以看出,在我的內心對他有個“智慧”的形象,但是現在事實讓我對他的“智慧形象”期待落空。

他一點也不智慧的舉動,不能滿足我的期待,所以我的憤怒根源是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如果當時我能停下來體會到我的情緒出處,我的處理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這也是心理學中的ABC原理,決定情緒的不是發生的事實,而是我們對這件事的看法。當現實發生的事和我們的認知吻合時,會產生積極情緒,反之就是負面情緒。

如果這個原理髮生在親近人身上,負面情緒可能會翻倍,因為對待親人,我們內心都有一種“理所當然”“你本就應該”的想法存在,不然為什麼我們是親近的人呢?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對親近的人更容易發脾氣是因為我們可以不承擔責任。

我對先生髮脾氣,事後我可以安慰自己,我也是希望他不要迷信。這很像很多家長的說辭,我是“為你好”。

但實際上,當踢貓效應發生的時候,父親在老闆那受了委屈,他選擇不和老闆幹回去,因為如果那樣做,他可能會丟掉工作,媽媽會向孩子發脾氣,是因為她沒有能力處理爸爸的情緒,而把情緒轉嫁個孩子,負面情緒就是這樣往更弱小的一方流去。

因為對比自己弱小的人發脾氣,不會被反擊,自己是安全的,而且還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比如:你的廚藝不怎樣,我是為你好等等。

知道這樣的真相或許會讓我們難受,原來

我們都如此懦弱,面對一個強大的人,我們可以剋制自己的情緒,而如果面對一個弱小的人,我們卻會任由自己的情緒去傷害對方

因為越親近、越弱小的人,越安全。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這個問題怎麼破呢?

第一步:看見情緒

所謂看見情緒,就是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出現,暫停下來,看看情緒背後是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

當你勞碌一天,擠著地鐵回到家,看到家裡沙發上都是髒衣服,廚房水池裡是沒洗的髒碗和盤子,而老公和兒子窩在床上打遊戲,連你進門都不知道,這時候你會如何應對呢?

一定是憤怒吧,一般情況下憤怒情緒導致的直接行為是攻擊,要麼攻擊對方,指責對方,要麼攻擊自己,埋怨自己怎麼就跟這麼個人結婚。

但是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當感覺生氣的時候,停下來,感受一下情緒,停下來這個動作剛開始的時候會非常困難,需要一次次練習,這和大腦的執行規律有關,多次練習就會見到成效。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第二步:分清界限

看見情緒後,是給自己時間找到是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當你身心疲憊地回到家,自然想看到家裡整潔有序,父子兩都在學習,這樣的情形是你期待的,因為你需要這樣的場景讓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辛勞是值得的(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每個人不都會有所不同)。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家裡的情境完全和自己的期待相左,那你的憤怒是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並不是家裡的狀態。

如果你需要別人的改變,來改善自己的情緒,就等於要別人來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實際上,能為我們的情緒負責的只有我們自己。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第三步:表達情緒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是隨意去發洩情緒,但也不是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這就需要學會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比如,可以對老公說:我辛苦一天,回到家,本想休息一下,可是看到家裡這個情境,還需要我去收拾,我很傷心,也很生氣,我希望你能在家務上多做一些。

能用語言恰當地表達我們的情緒,可以緩解我們在溝通中的艱難時刻,儘管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我相信,不斷地練習,終會有效果。

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當我們體會負面情緒時,需要做的不是向親近的人發洩,也不是壓抑下去,而是讓它以不具破壞性的方式表達出來。

嗨,我是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師宋研,每天一點心理學,讓生活更美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