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雨後抬頭看天,看雨,雨後看天,雨後的王陽明,你是否也是這樣的?

更多原創作品,歡迎點選左上方關注

一直很喜歡王維的一句詩: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陽明應該就是這類人吧,經歷了瓢潑大雨,依舊能抬頭看萬里晴空。

回頭反思自己,更多的是經受住了瓢潑灑雨,卻深陷絕望和不堪中無法自拔。

雨後抬頭看天,看雨,雨後看天,雨後的王陽明,你是否也是這樣的?

01

大雨過後,抬頭看天

王陽明22歲的時候,與好友一同考進士,結果落榜,當時內閣首輔安慰他說:“你這次不中,下次必定能中”。25歲的時候,他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結果還是落榜了,他父親開導他,這次不行還有下次。

就像放在現在,高考了3次,還未考上大學,很多人已經氣餒,甚至放棄了,但王陽明卻笑著對父親說:“你們以不登第為恥,

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

28歲,他考中進士,留京做官,短短5年時間做到了兵部武選司主事,仕途之路扶搖而上。

但災難就像晴空霹靂,正德元年冬天,劉瑾抓捕南京御史20餘人,王陽明上書想要救這些人的姓名,因此而得罪了劉瑾,被杖四十,便到了貴州龍場,擔任驛站驛丞,其職位跟現在服務員沒什麼差別。

在前往龍場的路上,劉瑾派人追殺,路過錢塘江的時候,王陽明偽造跳水自盡,躲過了一劫,隨後搭乘商船去往舟山。可惜途中又遭遇颶風侵襲,就這樣王陽明被大風颳到了福建的邊境。

晚上他去寺院借宿,卻被拒之門外,於是他去了旁邊沒有人看管的破廟中休息,半夜有隻老虎繞著破廟的走廊大聲吼叫,第二天早上,和尚以為王陽明被吃掉了,結果進去一看,他卻憨憨大睡,叫了好久,才醒了過來。

大半夜突然有一隻老虎來了,它繞著走廊一直大聲吼叫,但卻並未進去。

第二天一大早,和尚覺得王陽明肯定已經被吃掉了,但沒想到王陽明依舊酣酣大睡,和尚喊了幾遍才醒。

和尚感到此人不是平凡人,於是將其請如廟中,在寺院內,他遇到了那個小時候為他卜卦的道士。

道士為他卜了一掛,告訴王陽明

“君子利艱貞,晦可明”

。意思是堅守自己的貞操,就會出現轉機。

隨後他暗中前往南京,面見了自己的父親王華,王華看到他後,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於是他便踏上了前往貴州龍場的路。

當時他離開時,寫了一句有深意的話: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雨後抬頭看天,看雨,雨後看天,雨後的王陽明,你是否也是這樣的?

02

君子居易以俟命

當時的貴州,民風未開化,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前往的人大多水土不服,一個個都病倒了。

王陽明細心照顧那些隨從,並學習當地的風俗,與當地百姓融為一體,受到了他們的額愛戴。

地處蠻夷之地,身邊沒有可以詳閱的書籍,於是他開始回顧之前所看過的書,正是在這樣的境地之下,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認識—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意思是:其實每個人都具備聖賢的大道,不應向外求,要去心中找。

王陽明心學就此誕生,這就是思想史上最為著名的“龍場悟道”。

悟道後的王陽明,透過講學,名聲大噪,吸引了眾多學子,為後來心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至今其在平叛前夜,留在天泉橋的四句教,仍然受國學愛好者的青睞,很多儒家學者將至奉為座右銘,小編將這首四句教分享給大家: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雨後抬頭看天,看雨,雨後看天,雨後的王陽明,你是否也是這樣的?

《中庸》中講到: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意思是那些品德高尚的人,能守住心,安於當前的地位,做該做的事情,他們總能活在當下。無德奸詐的小人,更多的是冒險投機取巧,去獲得那些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關於君子之行,孔子有過一個比喻,很是到位:品德高尚的人,如果沒有射中靶子,就應反過來責求自己。

仔細翻看《大學》或者《傳習錄》,其中最難得的就是一個“誠”字,所謂誠就是認真生活,以一顆平常心,過好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大雨中,他以良知為20條性命求救,儘管劉瑾的瓢潑大雨,讓他招架不住,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堅持著,最後捱打貶官。

大雨後,他抬頭仰望天空,內心堅定地想著聖賢之路邁進,悟道後兼濟天下。

就像龍崗書院的提寫:“寄語峰頭雙白鶴,野夫終不久龍場。”

正如他的四句教中所講的:“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努力讓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只有到了無分別的狀態,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真正格物,也才能近道矣。

他自己的一生就是在踐行著,不斷格物致知,除去內心的惡,除去那顆私心,然後悟道,悟道後的他明白,真正的天理和良知,靠的是實踐,是自省,即所謂的知行合一。

“大雨過後,抬頭看天”

的智慧,應該是每個賢者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吧,一路光明,反求諸己,充分調動內心的主動性,才能讓自己更加強大。

若此刻的你感覺到處於絕境,或者內心煎熬,受到不公,請一定要讀一讀王陽明的《傳習錄》。

當讀完之後,你也會頓悟什麼是

真正的心外無物

,什麼是

真正的心即理。

絕處逢生,是每個強者必備的技能,它不難,難的是心的轉變,將一顆被動的心,轉變為主動的心,內心毫無私慾,唯有知行合一。

-END-

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之美!

@我是青燈,關注我,進我主頁看看,與我一起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王陽明的修身治世之道,更多傳統文化精華持續更新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