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走出心無力》:大多數人一直自我PUA,不快樂的原因逃不過這三點

當“抑鬱”“躺平”“內卷”這樣的字眼反覆出現在社交媒體和大眾面前時,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年輕人顯露出的這種抑鬱與無力的狀態越發嚴重,對於他們,“活著”這件事,彷彿成了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之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不再是那個每天嘻嘻哈哈的姑娘,那種真實的快樂太久違了。

總是感覺昏昏沉沉,明明是活生生的日子卻像是做夢一樣,竟然那個陽光積極的姑娘也成了一個行屍走肉的軀體。

不再執著於夢想和遠方,甘願成為生活的奴隸,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我覺得自己病了。

直到我開啟這本《走出心無力》的書,才明白原來我在自我PUA,真的已經忘記了怎樣去開心,也發現了人的共性,原來我們一生所求不過如此。

《走出心無力》:大多數人一直自我PUA,不快樂的原因逃不過這三點

01

一、自我價值感低,總是缺乏安全感。

《走出心無力》的作者林音說,心無力最大的特徵就是:累。即使沒做什麼事,沒遇到特別大的坎,也會突然感到心累,極易疲勞。

現在周圍的大家,就是很容易說累,身心疲憊的那種累,彷彿一口氣用完,就要倒下。

幹什麼都提不起勁,身邊充斥著負面情緒和各種傷感故事。

不管是聽說了什麼傷心往事,還是看到了痛苦影片,總會不自覺的代入,覺得說的就是自己。

對自己的認同感很低,覺得自己沒什麼價值。

總覺得自己缺乏安全感,企圖從外界尋找安全感,卻不明白最大的安全感來源於自己。

這世界上,什麼都靠不住,別人給的安全感都可能會失去,只有自給自足才是最可靠。

當你真正認同了自己,認同了自己的價值所在,也就擁有了強大的安全感。

“那一刻,我和我自己站在了一起。第一次,我感覺到了自己對自己的保護欲,自己對自己的愛。”

這句話,讓我深受感動,自己得和自己站一塊,學會愛自己,學會保護自己。

《走出心無力》:大多數人一直自我PUA,不快樂的原因逃不過這三點

02

二、自我倦怠感高,不斷尋找意義感。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總覺得上天不公平?

覺得明明別人和自己付出的差不多,總是收穫更多的成功和喜悅。

反觀自己,也沒有自我放棄,卻總是得到的很少。

再接下來,總是感慨多於努力,不斷的問自己生命的意義,活著的意義。

對自己的生活開始倦怠,對工作也是極易疲憊,慢慢地變得很喪。

人得認清自己,也要看清對手。

不要以為自己付出的一點努力就應該得到無限的回報,那些能獲得成功的人,一定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表面上看起來可能和自己差不多,但是人家背地裡又付出了多少努力呢?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選擇大於努力。

你選擇的方向,真的適合自己嗎?你真的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嗎?

還是僅僅是表面的努力,實際上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做了什麼。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分熱度,迅速放棄。

堅持是很酷的事情。

要腳踏實地的去努力,而不是一直在思考什麼才是生活的意義。

生活需要百分百的熱情和努力,堅持自己的路才能守得雲開霧散。

《走出心無力》:大多數人一直自我PUA,不快樂的原因逃不過這三點

03

三、自我壓力感重,時刻尋找歸屬感。

當“996”“007”一躍成為網路名詞,大家的壓力終於被擺到檯面上。

現代社會發展快,確實給了很多人極大的壓力。

但是大多數時候,讓自己喘不過來氣的還是自己。

工作很累,賺錢很辛苦,這些對於每一個人來講都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要學會量力而行,要學會勞逸結合,要量力而行。

有多大能力吃多少飯。

一項問卷調查顯示,真正讓人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呢?

是因為辛苦努力了一天,回去卻找不到自己的“家”。

這個“家”不是容納身體的出租屋,也不是那個空落落的房子,而是心靈的歸屬。

我們不怕辛苦,卻害怕不知道自己的辛苦為何,不知道自己的心該歸向何處。

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尋找一份歸屬感和安全感。

所以啊,要學會為自己減負,要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安全感是自己給的,歸屬感是也來源於自己。

歸屬感是心靈的慰藉,是情感的寄託,是自我調節重要的一環。

當覺得找不到自己的心靈歸宿,感受不到別人對自己的愛意,那就學著做一個施愛者。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當自己的心靈敞開,一定會獲得很好的歸屬感。

《走出心無力》:大多數人一直自我PUA,不快樂的原因逃不過這三點

《走出心無力》裡面的故事主角是你是我,是我們這些受到生活困擾群體的共同救贖。

它讓我看到了我的未來應該做出怎樣的努力,也明白了人生究竟應該怎麼過活。

如果你也感到不快樂,不妨開啟它去了解自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