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人類是吝惜善意的種群,但為何還會有人表現出對善意的憎恨

某些人一聽到他人的善行和善意的言論時,總會感覺不自在,甚至憤怒和憎恨實施善行的人。

彷佛他們的內心中,利他的行為就是更高層次的自私。

在這類人看來,是沒有真正善行的。例如有人在見義勇為時,付出了生命,或者臨終前捐贈了自己器官等。

人類是吝惜善意的種群,但為何還會有人表現出對善意的憎恨

他們就會在腦海暗示自己,見義勇為者只是出於“某種私心”,例如想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表揚,或者是因為小時候某種情感缺失,因此長大後想透過一些英雄主義的行徑,來彌補自己內心的空虛。

只有這樣評判利他主義者,他們的內心似乎才能得到了某種救贖和平衡。

但把利他主義者自我感覺良好的感受,當作是一種自私,是不公允的。

有些利他主義者還為善行付出了生命,如果只是想自我感覺良好或者得到別人的肯定,有很多種方式,不必為此用生命做代價。

人類是吝惜善意的種群,但為何還會有人表現出對善意的憎恨

而那些臨終前捐贈器官來挽救他人所展現出來的善意,更難以用所謂更高層次的自私來進行界定。

另外一些人則表示,理解一些人對他人的善意和善行的警惕。

因為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別有用心的群體,利用做好事為幌子,為自己謀取鉅額的私利。

更有甚者透過此類行為和言語,讓周邊的人對他過分信任,最終醞釀成禍害。

一些文章的作者透過社會上出現的眾多不公和不盡人意的現象,藉機極力宣揚個人主義、善無善報、惡有善終和弱肉強食的競爭法則。

把群體和個人推向了反面,認為群體的理性和智力永遠低於個人。

一個有教養的人,到了群體之中,就會變成低思考能力的野蠻人。

人類是吝惜善意的種群,但為何還會有人表現出對善意的憎恨

而利他主義者的行為,恰恰是有利於群體利益的行為。

勒龐認為群體往往有著低下的推理能力和高超的想象力。

“做出簡潔和不容置疑的斷言,無需理睬任何推理和證據,是讓某種觀念進入 群眾腦袋最可靠的辦法。”

這種扭曲的對應關係鏈,更是加深人們對利他主義者的偏見。

特別是不少人認為自己過去因為心善,導致錯失良機,讓一些小人得志。

因此,他們一聽到別人的善言善行時,就會質疑,進一步就是嗤之以鼻。

人類是吝惜善意的種群,但為何還會有人表現出對善意的憎恨

他們當中的部分人,一聽到善意這兩個字就恨得咬牙切齒,而聽到他人的愚蠢和自私自利的事蹟時,卻拍手稱快,認為這才是人間真實。

這類人其實是心懷鬼胎和滿腔殺機,心術不正而不自知。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發心不正。

一些人極力否定善意才是文明的高階存在。

但當問他們願意和和哪類人建立長期穩定親密的關係的時候,他們倒是毫不遲疑選擇那些時時表示出善意和善行的群體,而非那些自私自利,動不動就把周圍群體當作墊腳石的人。

畢竟和後者拉幫結對,無論對個體還是群體而言,都是難以維繫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