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透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聽過一種毒雞湯的說法,沒有底線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沒有了底線,就沒有約束,人才能釋放自我,沒有阻礙的追求強大。

類似的觀點讓這碗毒雞湯,似乎有了一種誘人的味道:

底線,是不是真的約束了一個人的成長?

放棄底線,是不是真的能夠讓一個人真正強大起來?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先搞清楚兩件事,

第一,底線是不是束縛?

第二,底線,是不是我們人生的阻礙?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要想搞清楚底線是不是束縛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一個基於普遍認知的事實說起,

底線的基本意義,是讓我們做人做事,有所節制,

這裡提到的節制,就是指被普遍認可的正確與錯誤的事情,

進一步說,就是法律意義上的公序良俗,

有些人覺得,做人沒底線,就可以踐踏別人的底線,所以就可以從中得利,

但事實真的這樣簡單嗎?

我們不妨去關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插隊。

這幾年,我特別關注關於插隊的社會報道,我發現在這些報道之中,插隊的人並不是真的不知道插隊是錯的,

那麼他們之所以插隊,就是基於低素質的無底線行為,

可是,他們真的得利了嗎?

我注意觀察過這些社會事件的發展,這些被報道的插隊者,他們都會跟那些呵斥他們不文明行為的人發生衝突,

其中大部分被勸退,還有一些強行插隊,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人,甚至還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懲罰。

看破錶象看本質,也許大多數插隊者並不會受到什麼懲罰,

但是,他們卻有著一個共同的表現,那就是一旦有人阻止他們,他們就會像瘋子一樣反擊對方的言論,

為什麼?

為什麼插隊的人會這樣的敏感?

或者說,為什麼這些沒有底線的人,反而對別人的呵斥,有著如此敏感的“底線”表現?

說到底,就是他們心虛了,

他們知道自己是錯的,這些人越是敏感,越會用用激烈的,甚至是近乎瘋狂的態度去反駁甚至跟對方吵架,就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其實很害怕,他們害怕自己的所作所為被別人反感,他們誤以為只要自己沒底線,別人就會容忍自己,可是在這樣矛盾的心理影響下,一旦有人真的去反對他們,他們便會用慌張且荒唐的做法強行“證明”自己是對的,進而擺出一副你們誰也管不了我的態度。

他們真的是沒有底線嗎?並不是,反而他們在面子上的底線,

格外敏感,格外脆弱。

反觀那些阻止他們低素質行為的人,我們會發現,他們在正義感驅使的作用下,全無懼色,他們根本不擔心自己會因此受到什麼損失,表面上他們是被低素質的人佔了便宜,而事實上,他們比那些低素質的人堅強的多,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所維護的,就是這個社會所堅信的,無論這個社會如何發展,總要有那麼一群人站出來伸張正義,而此時此刻,他們就是這群偉大的人。

他們的底線,要比那些低素質的,表面上無底線的人,

強大的多,而且立場堅定。

迴歸這個問題,底線是束縛嗎?要看底線對於不同的人所產生的意義而定,

對於沒底線的人,底線確實是舒服,所以束縛被打破時,

沒底線的人會特別脆弱,特別敏感,

而有底線的人,他們從不會認為這就是束縛,他們只是認同了這個社會需要有秩序的這一觀點,當有人蓄意破壞別人利益,踐踏別人的辛苦付出時,

就是他們伸張正義,去爭取自己合法利益的時候,因此,他們會變得異常強大:

我們這個社會,沉默的永遠是大多數,但如果有人站出來為我們說話時,我希望某些人不要站在所謂“清醒”或是“世故”的制高點上,去笑話或是嘲笑那些人,我們可以沉默,我們可以妥協,

但是,我們不能助紂為虐。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底線,會束縛我們人生的成長嗎?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反過來想想,

沒有底線,真的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快地成長嗎?

底線從來不是某種特定的規矩,底線這個東西,落於個人的理解,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

誠然,在初入社會的人看來,有些底線並不符合現實的要求,

所以在剛剛進入社會的人眼中,自己的底線總是被一次又一次踐踏,

但事實上,在這些人步入社會幾年之後,其中看得透,悟得明白的人會發現,

自己曾經的底線,並不是被踐踏了,

而是需要重新適應這個社會的規則,

這就像是遊戲一樣,不同的遊戲有不同的規則,大到社會風氣,小到辦公室的輿論環境,

其實,都是屬於各有各的規則,各有各的潛規則。

舉個例子,國企和私企,雖然都是企業,但是這其中的規則與潛規則,往往存在著特別明顯的不同,

辦事的流程,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與上級的交流邏輯,與領導的你來我往,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

這裡的底線,換了一個環境,也許就會成為上限。

這裡的上限,去了另一個地方,就很有可能成為底線。

所以,真正束縛人成長的,並不是所謂的底線,而是對生存環境的理解:

人為什麼要成長?為什麼要經歷挫折?為什麼要經歷起起伏伏?

走到一處,便要理解一處,經歷一處,便要感悟一處,

成長,不是看到了很多自己沒有見過的種種,

而是經歷了種種之後,有了更為深層的,更為現實的感悟。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沒有底線的人,之所以幼稚,是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底線的真實意義,

因為底線並不是成長的阻礙,反而是對他們的保護。

有底線的人,就有立場,有立場的人,生活才會有方向,

沒有底線的人,看起來好像活得肆無忌憚,但事實上,

一個人的滅亡,往往是從一個人的瘋狂開始的:

人,什麼時候最無助、最可悲、最痛苦?

答,失控的時候。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莫言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獲諾貝爾獎之後的首部作品,於2020年出版。由12個故事組成。整體上屬於現實主義題材,作者本人也參與到了其中,刻畫的是當代農村社會的眾生像,很貼近生活。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莫言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他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我們可從書中學來智慧,將人性研究透徹。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生死疲勞》:諾獎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蘊含著能讓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秘密的小說,這是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他用各種幽默風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透過轉世輪迴的方式,用動物的視角去寫了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和人們細緻入微的生活習慣跟社會風貌。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說過:“莫言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但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並不一定會的諾貝爾獎,當莫言用魔幻現實的手法,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地對人性的探索來講故事後,他就成為了世界級作家。

如果感興趣,點選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晚熟的人》沒有底線的人,其實很幼稚(深度解讀)

AX31正品 生死疲勞 晚熟的人 莫言諾貝爾獲獎者

檢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