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一代詩仙李白,曾仗劍而行且躬身事權貴?掀開歷史背後的真實李白

“酒入豪腸,七分化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的一篇《尋李白》,三言兩語中道出了一位酒中劍仙的瀟灑模樣。在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李太白這位詩仙的一生無疑是和酒詩之間有割捨不開的關係,傳說這位酒中劍仙至死都是在痛飲美酒後撈月而死。

其實,破開歷史和詩酒為李白所環繞的那一層迷霧,去看一看真實的李白,我們不難發現,關於李白,我們有太多太多的不瞭解和自以為是。

一代詩仙李白,曾仗劍而行且躬身事權貴?掀開歷史背後的真實李白

首先,對於李白,我們存在著對於詩人書生的刻板印象,將劍法超群的李太白當成了手無寸鐵的柔弱書生。

李白有一首詩大家都很熟悉,這首《俠客行》有一句很經典:“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自李白此詩一出,後世的無數俠客和豪傑,在做綠林之事時,總喜歡吟上一句,以證明自己的俠客身份。

儘管俠客行傳的很廣,可是,大多數人將李白當成了手無寸鐵,只是對俠客精神心嚮往之的文人,很少有人知道,李白自己其實就是一個俠客。

翻開《新唐書》,其內便提到了李白少年時便“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這三個都是跑南走北的職業,沒點武藝傍身恐怕走不過幾趟就丟了性命。

而李白十五歲時就開始練劍,並且師從於當時的大唐第一劍客裴旻。能夠拜師此人,可見李白的劍法天賦恐怕也不會差到哪去。師從名師,再加上自己喜好劍法,崇尚劍客的豪邁之氣和綠林風範,李白的戰鬥力自然是不差的。

一代詩仙李白,曾仗劍而行且躬身事權貴?掀開歷史背後的真實李白

而且,在大唐盛世之時,從皇宮到民間,大唐上下對於武的推崇足以稱為歷代之巔。所以,當時柔弱書生可不是讀書人的標配,尚武之風甚至帶進了詩壇,許多邊塞時歌頌戰功,慷慨激昂談論戰場的詩篇也是多不勝數。

而李白也曾創作過諸如“託身白刃裡,殺入紅塵中”的詩句,所以不少人懷疑,這位詩仙恐怕也曾經動用自己的劍法殺過人。包括前文的“十步殺一人”之詩,據說是在面對小混混挑釁時,這位詩中劍仙拔劍而起,打的幾人落荒而逃,雖然不知道最後有沒有殺人,但李白卻因此詩興大發,留下一首《俠客行》。

一個人的詩無疑蘊含了其三觀和性格,詩篇作品大多豪邁無比的李白,怎麼也不能是一個光會空想的大話家。

再者,李太白還曾收過一個徒弟,此人學的不是李白的詩歌功底,學的卻是他的劍法。已經能夠開門收徒的李白,劍法恐怕當真已經是小有成就。

除了李白的劍法之外,世人對李白懷才不遇的生平也是自己增添了幾分想象。

很多人以為,李白一生沉迷於酒中,甚至被後人稱為是酒中劍仙,想必他也是懷才不遇,才會將滿腔的不滿放在了詩歌和酒上。再加上傳說中李白曾經當著皇帝的面,讓高力士幫自己脫靴,楊貴妃幫自己研墨。這般猖狂和肆意妄為,後人難免覺得,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會讓皇帝不滿,想必玄宗是因為不用李白,僅僅將其當成了御用詩人。

一代詩仙李白,曾仗劍而行且躬身事權貴?掀開歷史背後的真實李白

事實上,儘管李白的確夠狂,杜甫一首“天子呼來不上朝,自言臣是酒中仙”,道明瞭李白的狂。可是,李白的狂妄恐怕僅僅是天子不用的部分原因。

翻開唐史,我們必須承認,玄宗儘管做出了偏信高力士,獨寵楊貴妃的舉動,其前期也是打造了開元盛世,任用了張九齡,姚崇等名相。可見,玄宗在用人上是有其獨到之處的,李白倘若當真是有才幹,玄宗也不至於棄而不用。

所以,李白懷才不遇的第二點原因便是他的處政能力,恐怕並不是和他在詩歌上的才幹一般優秀。

事實上,李白對於仕途的追求也絕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超然。當時有個詞叫作終南捷徑,這指的是很多文人為了能夠被朝廷看到,出仕為官,選擇了先在山中隱居,將自己的名氣想方設法地打出去,讓民間傳播關於自己隱士的名聲。之後就可以在山中安然等著朝廷徵召,至於那些真正的隱士,朝廷卻是怎麼求都求不出山。

一代詩仙李白,曾仗劍而行且躬身事權貴?掀開歷史背後的真實李白

而李白這位寫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大詩人,似乎只是在不被用後說出的意氣之言,他自己的真實所作所為,卻是和這話大大相反。

當時為了能夠入朝為官,謀個仕途,李白寫了不少討好權貴的詩,比如說在與《韓荊州書》中,李白稱“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又比如他曾誇李長史是明奪秋月,和均韶風。在為永王用時極盡奢華之詞,誇讚永王的英明神武和不俗。這些言論,無疑是讓人們心目中李白的高傲光環大減。

更讓我們理解玄宗為何不願重用李白的是,在安史之亂時,國家眼見著就要分崩離析,玄宗這麼關照李白,按理說他怎麼著也該君以國士之理待幾,也以國士報之。可李白卻是第一時間選擇了永王投奔。在永王謀反被誅殺後,畢竟李白的詩歌之風揚名全國,有不少人為他說好話,這才放了這位詩仙。

一代詩仙李白,曾仗劍而行且躬身事權貴?掀開歷史背後的真實李白

可李白在被御史中丞救了後,這位好心人讓李白用自己的口吻寫封推薦信,上報給皇帝好討要個一官半職。雖然別人好心,可按理來說李白也應該注意低調,褒多貶少是最好的選擇。可李白倒好,整篇文章將自己誇了個遍,這位御史中丞也是耿直,直接沒細看就交給了唐肅宗。結果可想而知,一代詩仙直接被貶到了夜郎。

所以,倘若將看似遙不可及,如同繁星的李白放到塵世中細觀,我們不難發現,這位一代詩仙或許也沒有那麼的遙不可及,而這些才構成了真實的李白,構成了真實的歷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