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范仲淹二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帶他改嫁,繼父待他如親生兒子

范仲淹二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帶他改嫁,繼父待他如親生兒子

范仲淹生父範墉在任職真定府掌書記時,原配陳氏突然病故,留下了包括年僅三歲的兩個孩子。為撫養未成年的孩子,範墉便續娶了真定府謝氏女為繼配。

謝氏為人善良賢惠,性情溫和,吃齋信佛。第二年,也就是989年8月2 日,在範墉任職於武寧軍(江蘇徐州)掌書記時,他的繼室謝氏為他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嬰兒就是後來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終身目標的范仲淹。

仲淹出生不久,範墉調任武信軍節度掌書記。謝氏暫留真定照料三個孩子,範墉便奔向了千里迢遙的四川遂州。

不知何故,未到遂州,範墉又接到詔令調武寧軍節度掌書記。北宋時期,官員的任命調動十分頻繁,有的原任命尚未到任,便又接到新的任命。範墉即是一例。

淳化元年,範墉到徐州任上時,由於連續車馬勞頓,風餐露宿,便染上了重病。謝氏聞訊後,匆忙帶上三個孩子,乘船坐車,趕到徐州,照料病重的丈夫。

當時范仲淹剛2歲,正在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的時候,改變他未來命運的災難馬上發生了,他不知道一場疾病奪走了父親的生命。

範墉一生為官清廉,官職小,俸祿微薄,家裡並沒有積蓄,他的突然離世,讓范仲淹母親謝氏陷入了極度悲苦不堪的境地。範墉前妻陳氏的兩個孩子由蘇州範墉的兄弟們領回去撫養,謝氏抱著兩歲的仲淹扶靈柩回蘇州吳縣,將範墉與陳氏合葬。

守喪期間,家裡非常貧寒,謝氏領著范仲淹住在太平山範氏幕旁的一個咒缽庵裡面生活。

其實,當范仲淹父親去世後,在蘇州範氏族人眼裡,對謝氏很排斥,說謝氏剋死了範墉,說她是剋星。謝氏的心情當然是很難過的,所以在這守喪兩年間,謝氏天天以淚洗面,度日如年,如果不是看著范仲淹這個孩子還那麼小,她可能也隨孩子父親而去了,當她看著孩子可愛的臉蛋,心裡即使再悲傷,也暗暗發誓一定要把孩子撫養長大成人,才能對得起丈夫的在天之靈。

幼小的范仲淹就是在母親的眼淚中長大,經常伴隨著母親的哭泣聲成長,如果說苦難可以成就一個人,那范仲淹就是從幼小時期就有了苦難這個禮物作伴。

也許是因為范仲淹的母親常年信佛,心地善良,老天爺讓可憐的范仲淹失去一個生父後,再給了他一個沒有血緣關係卻待他如親生兒子一樣的繼父。

上天把父子的緣分冥冥之中都安排好了似的。

在范仲淹出生的端拱二年,山東長山人朱文瀚(山東鄒平長山鎮),赴任平江府(即蘇州)做推官。在范仲淹父親去世後,朱文翰訪查民間疾苦,無意之中認識了孤苦無依的謝氏母子,覺得十分可憐,經常拿出俸祿體恤賙濟他們。

恰在這時,朱文翰的原配夫人初氏病故。朱文瀚在關照謝氏母子的過程中,對謝氏產生了感情,朱文翰便在謝氏守喪期滿後,娶其為繼配。從此,謝氏母子有了依託和照料。

這一年范仲淹4歲,朱文翰為范仲淹取名朱說,此名用了25年,到了范仲淹知道身世後,在宋真宗天禧元年,即1017年才改回範姓,這才正式改名叫范仲淹,當時29歲,算起來,范仲淹與朱文瀚的父子關係維持了25年之久,也就說,范仲淹從一個懵懂幼兒成長為一名青年官員,那是繼父朱文瀚看著長大、辛苦培養並一手栽培的。

只要父子倆天生有奇緣,血緣根本不是問題。朱文瀚一直把范仲淹當親生兒子疼愛,范仲淹也是在不知身世前,一直把朱文瀚當親生父親對待。

就算日後,范仲淹知道生父身世後,他也還是很感恩朱家對他的養育之恩,對朱家人很照顧。

朱家當時也算是小有資產的讀書人家,給范仲淹提供了良好的讀書環境,這對范仲淹的將來有著深遠的影響。

范仲淹未入學,母親謝氏和繼父朱文翰就對他進行了良好的啟蒙教育,給他講述了許許多多古聖先賢如何立志、如何讀書、如何成就大事業的故事。每次他都認真聆聽,默記在心。聽後,他又總愛安靜地獨自思考。

在至道年間(995—997),范仲淹六七歲,正式接受學宮教育,是在長山開始學習。他曾自言“學於鄒魯”,自稱“齊魯諸生”“長白一寒儒”。

商周時代,有國學、學。秦漢以後,只重國學,鄉學多由民間自辦。州縣官府普遍興學,還是仁宗朝由范仲淹等先賢倡導的歷史創舉。

范仲淹青少年時代,長山沒有官辦的縣學,有的只是富貴人家自辦的塾學,或民間籌辦的學宮。

宋太宗鹹平年間(999—1003),謝氏便送范仲淹到長山城內東南隅一所民辦學宮讀書。後人懷念他在此立志成才、拯救萬民,金代泰和年間(1201—1208)在范仲淹讀書處建立懷範樓,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縣尹安維洪修葺,至元癸巳春,縣尹濟南安承務重建,刻其詩及移名人詩於其上。

朱文瀚不僅對范仲淹的讀書教育很重視,自己曾在多地為官,在為官20年期間,還帶領范仲淹走過了不少祖國的河山。

這種經歷對范仲淹來說很幸運,他在跟隨繼父走南闖北的過程中,可以瞭解到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這在他記性最好、求知慾最旺盛的少年時期,無形中增廣見識,開闊眼界與胸懷,體會民間疾苦,鍛造性情人格有很重要的影響,也為他日後為官,能夠一心憂國憂民,關心百姓疾苦樹立了良好的基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