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冷門佳片《生命如此美好》:折射人性的光輝與幽黯

《生命如此美好》是一部講述腦癱病人故事的波蘭勵志電影。有人從中看出正能量,有人只看到它的消極面;然而,無論故事怎麼講,如果只是平鋪直述主人公的艱難,這部電影也很難稱得上上乘之作。編導似乎深諳此道,所以,在敘事結構安排上,發生在主人公馬特烏斯(Mateusz)身上的好事和壞事總是交替進行的,雖然我們可以說這已凸顯了某種人生意涵:美好總伴隨著醜惡,有幸福也就會有痛苦,但若僅此而已,那本故事必有強灌心靈雞湯之嫌。事實上,本片最終給觀眾的感覺並非如此,原因就在於,影片展現的雖是馬特烏斯的人生,但折射的卻是人性的光輝與幽黯,而達此目的並使本片品味提升的關鍵就是人們對腦癱病人的常識:他們猶如一株蔬菜,對現實一無所知;這就好比一幅天然的“無知之幕”,讓此幕之前的各色人等盡顯他們的真實意圖和行為,人性就於這種“真實”中展現出了它的本來面目。

冷門佳片《生命如此美好》:折射人性的光輝與幽黯

人總易被常識所矇蔽,只要你不展現出芸芸眾生相,你就會被貼上各種不同的標籤。如同本片的主人公馬特烏斯,即使生在一個和睦有愛的家庭中,只因他無法跟人交流,就被醫生貼上“蔬菜”的標籤,他的父母就被神職人員要求“面對現實”。還有比預設主人公一無所知更能彰顯人性惡的嗎?若非因“一無所知”這個常識,專業人士是不敢亂貼標籤的,神職人員更不願喪失這個或可展現神蹟的機會的。常識之下,馬特烏斯的姐姐甚至都要跟他爭奪父母之愛,否則,她哪好意思對自己親弟弟惡言相向?這就是本片“證明篇”之前所交待的人性幽黯面,它與彰顯人性光輝的父愛母愛形成顯明對比

冷門佳片《生命如此美好》:折射人性的光輝與幽黯

馬特烏斯父親“永不言棄”和相信“一切都會好的”人生態度直接影響了馬特烏斯,所以,他利用一切機會來觀察世界,以此學習並試圖證明自己。正因此,他得以觀察到女鄰居的亂性生活,以及女鄰居引狼入室導致她女兒安卡被性侵;他也成功地利用那幅無知之幕,讓安卡母女擺脫了光頭狼的糾纏。然而,他卻因此失去了安卡對他的愛。在“男朋友篇”中,人性的醜惡與光輝也是對比鮮明的。

隨著母親年事已高,馬特烏斯姐姐的自私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他母親摔倒住院後,他像被丟包袱一樣終於被送進智障者福利院。

雖然他保持了父親的樂觀態度,但在福利院他無法露出微笑。他體會著人情冷暖、生離死別,最令他煩惱的是母愛再也無法成為他的寄託,因此,他自殘,從而被戴上拳擊帽吃飯。正因為帽子的不方便,加上照料他的人員或圖省事,或漠不關心,而沒有認識到他坐著吃飯才不會傷到嘴唇,於是,管理方以防止再次傷到嘴唇為由輕意將他門牙拔掉。在這個連清洗液都不願買或買不起的地方,他只能再次以自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抗議。然而,令人心酸的是,只在那種受傷、福利院害怕承擔責任的情形下,他才感受到“每個人都想跟我說話”,他才因此而微笑。在“微笑篇”中,人性的冷漠、殘忍、貪婪均有所展現。

冷門佳片《生命如此美好》:折射人性的光輝與幽黯

與上述人性形成強烈對比,在“文字篇”中,女護工瑪格達對馬特烏斯所表現出的“愛”是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瑪格達不僅是第一個認識到馬特烏斯具有理解能力的外人,也是給予他肌膚相親的第一異性。她似乎懂得兩性之愛對於一個腦癱患者的積極作用,因此她實驗般地撫摸他、親吻他,甚至讓他體會真實的乳房以及直接撫摸他的生殖器,從而讓他體會到腦癱病人無法體會到的快樂,也正因此,他認為這是他的“成永恆的一瞬”。不過,我們很難同意說這就是一種真正的愛情,因為,她帶他去見她父親和繼母時,給人感覺像是有意氣她父親,而馬特烏斯只不過是被她利用的工具而已。然而,對於一個腦癱患者來說,那種給予他的愛撫不失為一種人道主義援助,當然,由此所造成的後果也是慘重的,因為當她辭職離去,他對著母親那撕心裂肺的痛哭,表明他的確經歷了人生難得的一次“失戀”。

冷門佳片《生命如此美好》:折射人性的光輝與幽黯

真正捅破那幅無知之幕的是到他那兒進行特殊教育實踐的老師尤拉女士(Ms Jola),她利用一套智障人士所能理解的符號來跟他們交流,這雖然僅證實了馬特烏斯具有正常人同等的思維意識,但一個特例就足以打破醫學界長久以來對腦癱患者的錯誤常識。當馬特烏斯自有生以來表達出“他不是一棵蔬菜而是一個人”時,他面前的“無知之幕”消失了,他也變成了福利中心的“我們的馬特烏斯”,人性之善變由此可見一斑。然而,好景不長,他的事蹟見諸報端,導致人們認為馬特烏斯完全是個正常人,福利中心管理者要將他送走,為此還組織了一場面試,他們愚蠢地認為具有正常人的意識就等同於正常人,完全一副非此即彼的思維,然而,這種“愚蠢”正是人性某種特徵。馬特烏斯對面試者的非此即彼思維表達了他特有的抗議,他成功地在福利中心留下來了,我們毫不懷疑這個結局是尤拉女士和馬特烏斯合作的結果,它使愚蠢之外的仁慈之心顯得格外高尚。

冷門佳片《生命如此美好》:折射人性的光輝與幽黯

Mateusz是一個先天殘障的特殊男孩,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註定了這一生的路要比別的孩子走得更加辛苦艱難。痙攣似的四肢、扭曲變形的手指、僵硬的脖子、只能發出沉重的呼吸卻無法與人溝通交流,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每次看到他焦躁不安地扭動身軀,那雙掙扎著想要說話的眼睛都讓人感到揪心的痛。其實他什麼都知道,對外界的事物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從影片那清晰冷靜的心裡獨白就能知道。兒時的一次就醫,醫生就對他的媽媽說你們是無法交流的,“He is like a vegetable”——“他就像一顆蔬菜”這句殘忍的定義就這樣深深烙在了小Mateusz的心裡,以至於他整個未來的日子裡始終都想證明這句話是錯的。“我不是一顆蔬菜!(No I Vegetable)”多年後的某一天,在最先發現Mateusz有強烈的表達意願的語言康復老師日復一日的幫助下,Mateusz終於藉助語言圖冊鏗鏘有力地說出了這句話,這是Mateusz 26年以來表達出的第一句話!這裡和後面Mateusz敲桌子表示憤怒並艱難地站起來的橋段算是全片的淚點和高潮,看到Mateusz如釋重負的哭泣彷彿把自己這些年來受到的所有的委屈和痛苦全部吐露,看到康復老師和醫生們激動的淚水,我真的不由得和鏡頭裡的人們一起溼潤了眼睛。

冷門佳片《生命如此美好》:折射人性的光輝與幽黯

不得不說影片裡的Mateusz是幸運的,雖然先天殘障沒有獨立能力也不能與人交流,但在他的身邊卻都是善良的、不歧視、願意幫助他的人們。愛他照顧他的的媽媽、從小教會他很多道理(比如一個人可以用用力敲桌子來表達憤怒),變著花樣逗他開心的爸爸、任性卻也愛他的姐姐、推著他到處玩耍令小Mateusz第一次體驗愛情的真誠的鄰家女孩、善良愛他不歧視他並把他帶入自己生活的美麗社工、不辭辛勞積極幫助他恢復語言的康復老師,還有康復中心那些與他想象的單純可愛的病友們……所有的這些構成了一幅人與人之間和諧友好的圖景,如一場淅淅瀝瀝的溫情小雨,澆在了當今這個愈發令人討厭的冷酷無情的社會里,像一杯愛人端來的熱牛奶,讓我們體會到了久違的溫馨。雖然編劇的手法頗有些誇張(我們都知道現實生活中的人不可能都這麼美好),但卻還是成功地觸控到了觀眾心裡最柔軟的地方,消極和現實是種不好的情緒,我們偶爾也要相信一下這個世界的陽光還是燦爛的,我們的生活也還是美好的。

冷門佳片《生命如此美好》:折射人性的光輝與幽黯

影片的片尾也讓人小驚歎了一下,本以為男主角是本色出演,因為那種病態的軀體動作真的模仿得太逼真了!沒想到男主角現實生活裡卻是個正常健康的帥小夥~還好還好……這演技絕對足以載入影史,真心為男主角Dawid Ogrodnik點贊!另外,本片是由一個名叫Ewa Pieta(23 July 1968-23 Oct 2006)的男孩的真實事件改編,雖然我們無法對Ewa的遭遇感同身受,但他的努力、他的堅持與不放棄的精神卻足以感動和激勵我們所有人,也向他表達敬意。

冷門佳片《生命如此美好》:折射人性的光輝與幽黯

最後,讓我們迴歸主題。雖然影片為我們構造了一個不幸但卻溫暖的小故事,但電影始終只是藝術表達的一種手法,我們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我們所看到的也只是其中溫暖的一面,不幸的是,真正的現實生活中還有無數個Mateusz,他們正經歷著與影片裡的Mateusz同樣的甚至更大的苦難,但由於身處的國度、社會福利政策、經濟條件等種種原因,他們卻很少甚至幾乎沒有Mateusz那樣的幸運。有些人的觀念依然認為他們只是一群沒有思維意識的“蔬菜”,但事實上他們不是,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有感知的能力,也需要被愛和認同。“我不是一顆蔬菜!”這是他們心底最急切的吶喊。我們說社會的進步體現在人們思想素質的普遍提升,那麼如果可以,就讓我們更多地關注像Mateusz那樣的社會弱勢群體吧,雖然這世界總有陽光照不到的黑暗的地方,但只要我們攜手努力,那麼黑暗就會越來越少,明天的太陽就會更亮一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