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山河故人》山河仍在,故人已去

《山河故人》山河仍在,故人已去

不知道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的電影《山河故人》取自何意,看過電影,撲面而來的是山河仍在、故人已去之感。

電影貫穿了1999年、2014年、2025年,25年的時代變遷,講述了以女主角沈濤為主線的人物故事,劇中的金句不斷,印象深刻的是這句“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不是幾何問題,也不是代數問題,是三角問題。

在山西汾陽的小城中,青年沈濤(趙濤飾演)、梁建國(梁景東飾演)和張晉生(張譯飾演)在人群中熱舞,為觀眾展現了千禧年來臨時,人們還感受著生活的熱鬧。 很快,人群的熱鬧,變成了三個人的友誼,再到後來,出現了“不是幾何問題,也不是代數問題,是三角問題。”導演擅長用符號或是對立的東西來表達人物關係,礦工和礦場老闆的愛情較量,張晉生期初並不佔據愛情的優勢。

導演用兩組不同的場景,向人們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熱鬧,也映射了即將到來的變化。

場景一

熱鬧的街市上,沈濤坐著樑子的摩托車,人們表演著扭秧歌,表情簡單幸福。

場景二

荒涼的河灘上,紅色的德國產的小汽車上,張晉生教沈濤學開車,刺激而新鮮,三個人的背影呈三個叫,為沈濤一個人放煙花。

沈濤如何選擇?

這樣的鏡頭語言,透漏了沈濤選擇的結局。

最終,張晉生帶著兒子道樂去往上海上國際學校,最終遠走海外,沈濤孤獨的在汾陽生活,過著一人一狗的生活,許多觀眾也給出了沈濤選擇樑子的結局,溫馨踏實,卻物質匱乏,至少沒有大房子。

《山河故人》山河仍在,故人已去

高階或是低端的人

《山河故人》延續了《小武》、《三峽好人》對底層人群的生活演繹,樑子是礦工,也是平凡普通的人,相比晉生的精明,更多的人習慣了等待生活的饋贈。

晉生很早就看透了市場經濟帶來的商機,準確的把握住了時代給予的機會,從加油站、煤礦,再到風投,佔盡了先機,踩著時代的點,不斷獲取財富和地位,也看清了樑子作為礦工的命運,因此晉生用煤礦的管理權作為交換,企圖讓樑子退出三角關係。

影片中他以朋友的身份去提醒樑子,時代已經在變化,低端的生產,難以獲取高階的生活,彼時樑子對這個觀點,並不感冒,也有些不屑一顧,手電筒的光直射著晉生,此時鏡頭特寫了樑子一口潔白的牙齒,驕傲而又有尊嚴的自信著。

但是很快,現實就打破了這份自信,沈濤選擇了張晉生,樑子也用逃離他鄉的方式做出了報復,併發誓再也不會回來,將房門鑰匙丟了。

事實是,樑子在離開家鄉15年後,最終迴歸故土,曾經的倔強,帶回的只是滿身病痛。還要找曾經的工友借錢,不同的人,最終選擇了不同的路。積極的,看透先機的,固守的,被時代拋下的,或是努力追趕時代的,都展露無遺。

高階的人,或是低端的人,原本都是平等的人,只是在物質膨脹的時代,就分出了高下,高階的人難免迷失,而低端的人也不免物質匱乏。張晉生用先人一步的頭腦,走向了物質財富的豐富,卻最終形單影隻,迴歸了最樸實的生活。

《山河故人》山河仍在,故人已去

買來的自由

張晉生是時代中把握先機的人,在暴富的期初,就像用暴力來解決愛情中的問題,找槍或是用炸藥,都是原始的暴力手段,而到澳大利亞之後,允許持槍的國度裡,張晉生對兒子感嘆沒有敵人。

買來的自由,算得上真正的自由?

這也是對時代的一種反思,執著追求財富的晉生,終因走得太快,而失去了比財富更重要的自由,擁有更多,卻更虛無縹緲、無所依附,迷失遠比金錢更多。

山河中獨舞

從未離開故土汾陽的沈濤用曾經穿過的花毛衣,給狗做了衣服,做給兒子吃過的麥穗餃子,從容而淡定,平靜而釋然。

影片最後,在鏡頭中多次出現的文峰塔前,只有一人一狗,沈濤在風雪中獨舞,文峰塔前的路也從一片荒灘變成了柏油馬路,在《Go West》的歌聲中電影結束。

《山河故人》中,沈濤經歷了許多次的離別,失去樑子這個朋友,失去晉生的愛情,也失去了父親的親情,至於兒子道樂,陪著做最慢的火車,就是作為母親能做的唯一的事情。

“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從一群年輕人熱鬧起舞的到最後風雪中獨舞,沈濤失去了友情、愛情、親情。“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沈濤不想失去樑子這個朋友,她保留了那串被樑子丟掉的鑰匙,不想兒子離開,卻要為了兒子更好的發展機會,放他離開;不想失去父親,父親卻猝不及防的離世,這一切的無常,都讓沈濤,早早體悟到離別不過是最尋常不過的事。

也正應如此,沈濤的晚年只是安然的剁著餃子餡,包著麥穗餃子,思念著兒子,也從容的穿好衣服去緬懷曾經的時光,山河故人,沒有“抽刀斷水愁更愁”的渲染,也沒有“思歸多苦顏”的悽苦,或許更多是

“忽有故人心上過,回首山河已是秋,兩處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於平淡中更見悲涼。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