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淺析夏目溯石的現實主義作品《從此以後》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主頁一起聊東西方的文學作品。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的這部《從此以後》。

說起夏目溯石,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月色好美”的典故:夏目漱石在教學生翻譯“I love you”時說,怎麼會說“我愛你”這樣(直白)的話呢?只要說“今晚的月色好美呀。”就可以了。夏目溯石是個浪漫的作家,但是他的作品卻充滿了現實主義批判。

《從此以後》,是夏目漱石的中期代表作,他和早期代表作品的《我是貓》、《哥兒》共同構成夏目漱石最為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這部《從此以後》在對社會批判揭露和對人物細緻刻畫的方面,比起前兩作又更進了一步。個人與社會不可調和的矛盾是作品描寫的中心主題,作品以愛情中的過失和補償為題材,細膩刻畫了明治維新時期知識分子代助的意識覺醒和成長過程。

淺析夏目溯石的現實主義作品《從此以後》

夏目溯石

代助出生於富商家庭,是個在校大學生,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富二代。他的父親由政府官員成為公司經理,是個赫赫有名的大財主。他的父親受過明治維新前武士固有的道德規範教育,思想古板守舊。他關心國家的社稷安危,一直想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為。那些明治維新前的舊思想將人的情意拒之千里之外,絕對的忠君和愛國使他們從來不把實際存在的真實感情放在考慮之中。

淺析夏目溯石的現實主義作品《從此以後》

明治維新時,守著舊思想的武士們

代助與父親的思想格格不入,他喜歡藍色,喜歡安靜,想“在綠意盪漾的飄渺世界裡,安安靜靜的長眠”。他終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辜負了父親要他奮發有為、幹一番事業的期望,成了家庭和社會的浪子。

但是同時,代助作為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接受了外來的個性解放思想的影響,主張尊重人,信任人,因而與周圍現實和傳統觀念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他內心中交織著兩種矛盾:一是與社會和家庭的矛盾,二是愛情與婚姻的矛盾。代助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常感到有一種壓抑的情緒。他認為他無所作為,什麼都不想幹——這也許是各個年代的富家子弟的通病。但是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時期,對於一個世界觀正在形成當中的年輕人來說,兩種觀念的碰撞對他造成的激烈衝擊,成為了他悲劇人生的主要誘因。他說:“整個日本,不管走到哪裡,都看不見一寸光明,眼前只是一片黑暗,我一人置身於這樣的環境裡,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當時的日本是個借貸多又很窮的國家,肩負著西方文明的重要,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艱難喘息。不滿於這樣的現實,代助常常發出感慨:“廣而言之,使日本對西洋的關係決定著我,不能有所作為。”那時候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所造成的社會上各種野蠻現象,使日本淪為一個不信神也不信人的國家,人們在內心裡互相抱怨,記恨,不爆發衝突就絕對不會互相接觸……代助把這樣的社會稱為“二十世紀的墮落”。

代助的這些不滿,決定了他對明治時期的社會採取批判的態度。代助在年輕時是一個愛為別人哭泣的人,但是他漸漸的流不出眼淚。當然,我們並不是說現代社會不需要眼淚,而是說現代的社會精神是不許人們哭泣的——人與人之間完全缺乏真誠的愛和情感。代助說:“誠實也好熱情也好,都不是裝在肚子裡的現成的東西,他應該是當事者兩個人很好合作、相互信任的產物,如同石頭和鐵塊碰撞爆發出的火花一樣。”

在倫理道德上,代助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學校裡講授的倫理課程是毫無意義的,不管是向學生灌輸的古代道德還是西洋道德,都是脫離實際的。他認為一切道德的出發點都不能脫離社會現實,頭腦裡預先裝填上一種僵硬的道德觀念,然後企圖用這種道德反過來推動社會的發展,是最大的本末倒置。

淺析夏目溯石的現實主義作品《從此以後》

夏目溯石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呢?代助認為,人不是為了某種目的才生下來的,與此相反,人只有在生下來之後才開始產生一個目的。一開始就把某種目的強加在一個人的身上,就等於一出生就剝奪了這個人的自由。因此人的目的應該由已經出生的人們自己決定,從這一根本的指導思想出發,代助把自己本能的活動看作是自己本來的目的:他想行走,行走就變成了目的;想思考,思考就變成了目的……總之他是把日常無目的的行為當作目的而生存過來的。這一點,充分展現了那個新舊交替的動盪時代裡,新知識分子在思想上缺乏一個成熟的指導,在尋找出路時的消極態度和內心的迷茫。

透過這些簡單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代助是一個希冀能夠使高尚的生活慾望和道德慾望得到滿足的人。但在那個舊的觀念被破除,新的觀念還未樹立起來的動盪時期,連“什麼是高尚”都模糊不清的背景下,他內心的苦悶與彷徨。

代助是一個對社會,對傳統道德觀念具有叛逆精神的人,他是一個具有自由意志和個性解放思想的知識分子,但是同時也是一個迷失在時代漩渦裡的千千萬萬明智時代青年中一員。

關於夏目溯石的這部《從此以後》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各位朋友踴躍評論。

本文由東西方文學淺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