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心理學家:是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知足?

導致我們越來越不知足的原因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鳥籠效應,是人類無法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

心理學家:是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知足?

鳥籠效應(Birdcage Effect)

假如一個收到或買了一隻鳥籠,他會有兩種選擇,要麼買只鳥回來,要麼把鳥籠丟掉。通常人們會選擇前者,而忽略後者。

鳥籠效應有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

心理學家詹姆士送給好友一個鳥籠,並打賭讓其養一隻鳥,好友不信並隨手將鳥籠掛在家中。

每天到訪的客人每每看到空鳥籠時,都會問及鳥怎麼了,好友只得一個個的解釋。

後來他實在受不了就買了一隻鳥回來,而不是把鳥籠丟掉。

人們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東西的基礎上,繼續新增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比如,男/女朋友花了很多錢送給了自己一件名牌服裝,穿上去後發現鞋子不是很搭,於是就買了一雙像樣的鞋子。

有了好衣服好鞋子,發現髮型不合適,又跑去做了一個髮型。

看上去神清氣爽、楚楚動人後,又覺得手錶太low,又先後換上了名牌手錶、手勢、化妝品、包包。

再比如,家裡買了一個新沙發,忙碌了一天後可以躺在上面好好休息下。突然發現茶几很破舊,跟新沙發嚴重不搭,就換了一個新茶几。

有了新茶几又換了一套新茶具,換了客廳的裝飾畫、花瓶,後來又覺得電視機太小,又換了超大的液晶電視,到最後把家裡重新“裝修”了個遍。

原本剛畢業的我們,希望有個舒服的大床就很慶幸了,隨著工作技能的提升,有了獎金,就不想每天擠公交擠地鐵住那麼遠,就搬到了離公司近的地方,可房租也隨之增加。

後來升職加了薪,吃慣了大餐就不願意再吃不衛生的街邊攤,出差住慣了大房間,也不想和別人合租了,自己單獨租了個小公寓。

穿過品牌的衣物,就不願意再穿廉價的地攤貨,後來貸款買了車買了房。

看似什麼都有了,一個人待在空洞洞的房子裡,感到孤獨一點也不幸福。

結過婚的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為了和家人擁有更好的生活而苦苦掙扎,追求更多的同時,幸福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人的慾望在原有的基礎上被一層層的放大,變得越來越不知足。

原本我們只需要一杯水解渴,最後卻建造了一個大型的“世界水庫”。

心理學家:是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知足?

如何擺脫不知足的心態?

①果斷扔掉鳥籠

當我們收到不需要的“鳥籠”時,為什麼要買只鳥回來,而不是直接把鳥籠丟掉呢?

“鳥籠”也就是束縛我們自由和幸福的籠子,你接受了“鳥籠”,等於把自己關進了籠子,拷上了枷鎖。

生活中,我們常因別人的一句話——批評、謾罵、指責而煩惱,弄得自己一團糟。

一句話、一個打折促銷的資訊也相當於一個“鳥籠”,你聽進去了就等於接受了“鳥籠”,自然會受到“鳥籠”的束縛。

有時,別人的一個好意、請求都可以成為一個“鳥籠”,要學會見微知著,以小見大。

對於自己不需要的,該拒絕時,就果斷拒絕,否則將招來禍端。

②知足常樂

不要過於和別人攀比,也不要過於追求不切實際的慾望。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大道至簡”,越是幸福、美好、快樂的東西越簡單,只要內心一複雜,這些美好的感覺頃刻消失,蕩然無存。

比如,我們想要喝一瓶水,過多的慾望和執念相當於水中的沙子。

如果慾望和執念在起波瀾時,整瓶水就開始盪漾變得混濁,人就很難享受清澈的水源。

而當人們知足常樂,不過分起執念,也不去追求不切實際的慾望時,這瓶水就變得平靜,清澈見底,自然就能享受到清澈的水源。

心理學家:是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知足?

總結:

人越來越不知足是受到鳥籠效應的影響,鳥籠效應是人類無法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對人們的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鳥籠效應指出,人們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東西的基礎上,繼續新增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擺脫鳥籠效應和不知足的心態要做到以下兩點:

果斷丟掉鳥籠;

知足常樂。

原創文章,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