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多情才子納蘭性德,一生的情和義,用這6個字概括就夠了

清代最多情的人是誰?恐怕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立即浮現出一個名字——納蘭性德。關於納蘭性德,我們能記住的是他在《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或是他在《畫堂春》中的“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亦或是《長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在這些詞裡,我們看到了那個情深不壽的翩翩公子納蘭性德,卻沒看到他其實也是個義薄雲天的仗義知已。

多情才子納蘭性德,一生的情和義,用這6個字概括就夠了

事情上,納蘭性德的真性情不只是在愛情上,對朋友他也是個重情重義,信守承諾的人。而他一生對朋友之義的概括,僅需六個字足矣!——“然諾重,君須記。”這六個字出自他著名的詞章《金縷曲·贈梁汾》:

《金縷曲·贈梁汾》

作者:納蘭性德

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多情才子納蘭性德,一生的情和義,用這6個字概括就夠了

這是納蘭性德寫給自己的知己好友顧貞觀的一首詞。當年的顧貞觀希望納蘭性德在他爹納蘭明珠面前求情,納蘭性德一般情況是不會接受這個請求的,因為和父親明珠的人生觀不合,他極少向父親提起政事。但是顧貞觀所求之情,絲毫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的好朋友吳兆騫。這個吳兆騫因為科考案被誣陷,遭流放寧古塔。顧貞觀知道寧古塔是非人的境地,不忍心自己的朋友死於那裡,於是顧貞觀承諾一定要將朋友救出苦海。於是他提筆寫了一封求情信,這就是所謂的《金縷曲》。

多情才子納蘭性德,一生的情和義,用這6個字概括就夠了

《金縷曲》

作者:顧貞觀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

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多情才子納蘭性德,一生的情和義,用這6個字概括就夠了

全文寫得聲淚俱下,納蘭性德被顧貞觀對好友的這份至死不渝的承諾打動。於是他就回了這首《金縷曲·贈梁汾》說:“此諾重。”他願意為了這份承諾去周璇。最終,顧貞觀的好友得救。而這也成就了納蘭性德和顧貞觀的忘年之交。機緣巧合之下,顧貞觀又成為了納蘭性德的老師,在長久的相處中,二人最終成為至交。那時,納蘭性德22歲,顧貞觀40歲。

多情才子納蘭性德,一生的情和義,用這6個字概括就夠了

納蘭容若與顧貞觀雖然年紀相差較大,但在性格和對詩詞的追求方面,簡直一模一樣。當時,在世人看來,詞是閒適無聊的消遣方式,難登大雅之堂。但是,納蘭性德與顧貞觀對詞有共同的見解和追求,倆人經常在一起談論詩詞歌賦,心中無限暢快。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後來,顧貞觀母親病逝,顧貞觀不得已離開京城,納蘭性德依依不捨地送別了友人。

多情才子納蘭性德,一生的情和義,用這6個字概括就夠了

公元1685年,年僅30歲的納蘭性德去世。納蘭性德去世的第二年,顧貞觀回到家鄉過上了隱居生活。在對好友的緬懷中,顧貞觀將納蘭性德所寫的文稿,整理成《側帽集》一書,這本著作流傳至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