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無問西東》講故事不要貪多,講好一個就夠了

好故事永遠都是稀缺的,所以簡書才會徵集好故事,所以導演都要想盡辦法交幾個作家朋友。比如馮小剛,搞定了劉震雲,又搞定了嚴歌苓。

《無問西東》講故事不要貪多,講好一個就夠了

新年第一篇《無問西東》是為了紀念清華建校百年而拍攝,定位是個青春勵志大片,為了表達綿延百年的清華精神,為了讓影片豐滿而宏大,導演用了四個故事,分別發生在20年代、30年代、60年代和當下。

為了讓敘事“形散神不散”,導演又將四個故事中的人物用各種關係勾連在了一起:簡單地來說 ,20年代主人公吳嶺瀾(陳楚生飾)是30年代主人公沈光耀(王力宏)的老師,沈光耀當飛行員時,經常給一群饑民從空中投遞食品,其中就有個小孤兒陳鵬(黃曉明飾),陳鵬是60年代的主人公,而當代主人公張果果(張震飾)是陳鵬好友李想同事的兒子。

煞費苦心吧,但在我看來,三個故事都乏善可陳。

首先是20年代的故事,說白了就是主人公在選理科和選文科時遇到了困惑,後來經大師的指點明白了方向。

這個困惑其實一直都在,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地選擇並發現自己的潛能,到底怎樣選?無非就是胡適先生說過的 “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當然也有時代的裹挾和生活的所迫。

不過,給主人公指點迷津的可都是大咖,是清華校長梅貽琦和詩名滿天下的泰戈爾,大咖的話就是醍醐灌頂啊,特別是旁邊在配上個美女加才女的翻譯林徽因就更不得了,我等非985的同學真是自慚形穢, 沒有這樣心靈被洗禮的機會。

但語言的力量終究有限,不如在生活的汪洋中嗆幾口水,所以這個故事給我的感覺就是:矯情。

再來看30年代的故事,背景是抗戰時期三所高校西遷組成西南聯大,主人公是一位當了飛行員的、27歲就為國捐軀的清華才子。

演員選的很對,確切地說華人男演員中可能沒有比王力宏更適合演沈光耀的,王力宏出身於高知名門世家,出道多年一直是優質偶像,幾乎是本色出演。

那個年代確實有很多像沈光耀一樣的年輕人,雖出身富貴,但仍因“餓殍遍野”而食不知味,他們或慷慨從軍,或奔赴像耶路撒冷一樣的“聖地”延安,這個故事激起了大家的愛國熱忱, 是一個帶偶像光環的主旋律大片,勾起了無數觀影者的眼淚。

可再大的英雄也是人啊,總有一些人性中的怯懦和彷徨,太完美的人是不可愛的,但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是個360無死角的寶寶,就連他的母親(米雪飾),也是那麼的高貴美麗,不怒自威,與一般的中國媽媽迵異,因此這個故事,不太接地氣。

《無問西東》講故事不要貪多,講好一個就夠了

至於當代的故事,影片透過大量的細節無非是想渲染兩點:第一,張果果是社會的精英階層,第二,當下的社會誠信缺失、爾虞我詐、各取所需,過河拆橋。

清華的畢業生代表精英階層,四胞胎家庭代表弱勢群體,精英階層抱怨弱勢群體的刁蠻懶惰, 張果果也曾一度想擺脫四胞胎家庭,但最終選擇了繼續幫助,而後面的事實證明,四胞胎的家長也並非不懂感恩的寄生蟲。故事無甚新意和波瀾,而且張震那張高冷、帥氣又表情寡淡的臉越發讓這個角色變得形象大於內涵。

相比來看,只有那個60年代,由章子怡和黃曉明主演的故事還算可圈可點,這個故事中的五個人物形象都比較豐滿,沒有單純的高大上或傻白甜。

王敏佳天真爛漫、嫉惡如仇,但是也有點小女孩的愛慕虛榮,她並沒有多少心機的謊言讓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陳鵬代表的是那個時代為祖國核事業獻身的科學家,但一開始他是拒絕組織安排的;李想的理想是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了這個理想他不惜背棄了珍貴的友情;老師對學生如春天般溫暖,但對自己的妻子卻如同秋風掃落葉般無情;師母要偏執地死守住早名存實亡的婚姻,她的“抓小三”壯舉讓王敏佳險些喪命,但後來也因為內疚而投井自殺。

很多作家偏愛上個世紀60、70年代,武鬥、暴行、民族的集體瘋狂、人性的撕裂……很有看點,也很有戲劇性,比 如嚴歌苓創作的《天浴》和《雌性的草地》,都是以這個時代為背景,像這樣撕裂民族傷口的作品總有一種陰暗和灰色的基調,倒是很能滿足國際友人的獵奇欲。

相比而言,《無問西東》中這個60年代的故事,雖悲情但並不戾氣,底色仍是溫暖的,王敏佳明媚的容顏雖被吞噬,但陳鵬的愛情表白是如此的灼熱,足以驅散人性的黑暗。

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託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得有多深,我都會在下面給你託著。我最怕的是,掉的時候你把我推開,不讓我給你託著。

無問西東,只問深情,這是電影宣傳海報中對陳鵬這個角色的定位,比深情更可貴的,是他的真實和勇敢,而比這更稀缺的,是大環境對這種真實和勇敢的呵護與認可。

電影最後的彩蛋以程鵬老師的那句話結束:

陳鵬同學還是很不錯的,能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現在很多人都在熱議清華的校訓“立言立德 無問西東”,清華的校訓其實還有另一個版本“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而這個版本後面八個字長期被腰斬,那就是“獨立精神 自由思想”。

這個表述比“無問西東”更直白,但這正是清華精神的精髓啊!好的故事也是一樣的,不故作高深,不炫技,相比於宏大敘事和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更關注平凡人性中的脆弱和悲憫。

講故事不要貪多,講好一個就夠了,《無問東西》應該以更大的篇幅講好這個60年代的故事;好的校訓樸素但有力量,“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更值得被銘記。

《無問西東》講故事不要貪多,講好一個就夠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