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令狐沖的“辟邪劍譜”裡真藏了“絕學”

在金庸的《笑傲江湖》裡有這樣子的一個情節:“二人同聲歡叫:在這裡啦,在這裡啦,搜到了林姑丈的《辟邪劍譜》!……翻過一頁,但見一個個均是奇文怪字,他二人不知這是琴簫曲譜,心中既已認定是《辟邪劍譜》,自是更無懷疑,齊聲大叫:《辟邪劍譜》,《辟邪劍譜》!

我們至今腦海裡仍能迴盪起那個耳熟能詳的旋律:”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知多少……“笑傲江湖曲,琴蕭合奏,更無來者。哪堪紅塵濁世,一曲無憾世。曲盡,灰飛,煙滅,卻餘嫋嫋清音。可江湖紛爭呢?令狐沖受林震南臨死所託,一劍飄飄,人情渺渺,被人硬奪了”笑傲江湖曲“,誤當作了”辟邪劍譜“……

令狐沖的“辟邪劍譜”裡真藏了“絕學”

為何好好的琴譜是一個個奇文怪字?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原由?

”天書“減字譜——難不倒讀書人

其實古琴譜上面的一個個奇文怪字有一個統一的叫法:減字譜。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將字減去的樂譜。古之有樂譜,華夏為禮樂之邦,《碣石調 幽蘭》是唯一流傳在世的文字譜,但頗為繁冗。自唐朝曹柔始,為解決這一困擾,減字譜,就此誕生了。它繼承了文字譜的思維方式,將文字譜的重要內容:弦、徽位、指法,轉化成一種”暗號“,大大減少了閱讀的負擔,因而,也就造成了閱讀的困難。

為何減字譜難不倒讀書人?《紅樓夢》的第八十六回中寫道,寶玉見黛玉在讀一本奇怪的書,可是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得。”又奇怪又納悶,便說:‘妹妹近日愈發進了,看齊天書來了。’黛玉‘嗤’的一聲笑到:‘好個唸書的人, 連個琴譜都沒見過?“ 在古代,琴棋書畫,琴,是四藝之首,在《史記 孔子世家》就有”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的記載,文人之間彈琴雅集,是最常見的娛樂活動,王維”彈琴復長嘯“,更是可見一斑。書房裡擺放一張琴,不管會不會彈,總是一份雅趣所在。

那麼怎麼識別這減字譜?古琴是一種安靜的樂器,不比琵琶、古箏奪目,荀子在《樂論》裡說道: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也正是因為如此,昔日裡讀書人家都有的器物,現在人多不識。其實,一個“減字”分為四個部分,以下圖為例:一般為上下結構,下半部分,佔據中心的“一”便是指“宮、商、角、徵、羽、文、武”七絃的第一弦“宮”,外圍則是曲右手指法“勾弦”的“勾”大致的筆畫,供人辨認。上半部分,“中”代表左手的中指,“七”是古琴十三徽的第七徽的意思。可見,減字就是一種拆字遊戲,再拼接而成,表達的意思是:右手勾一弦,左手中指按住一線七徽初的音。

識譜,也可以說讀書人的絕學,至少寶玉、江湖人學不來。

令狐沖的“辟邪劍譜”裡真藏了“絕學”

古琴一曲,“大麴三年,小曲三月”

在《笑傲江湖》中,魔教長老曲洋因為“笑傲江湖曲”有幾處有待商榷,特向聖姑求情網開一面,此一曲,是曲劉二人互為知己數年才譜寫而成,嘔心瀝血不說,既是改編自《廣陵散》,為何要這麼久的時間?須知在書中這樣寫,“ 當今之世,劉正風以為撫琴奏樂,無人及得上曲大哥,而按孔吹簫,在下也不作第二人想”。可是金庸筆鋒又轉,這樣子寫道:而曲洋卻長嘆:“昔日嵇康臨刑,撫琴一曲,嘆息《廣陵散》從此絕響。《廣陵散》縱情精妙,又怎及得上咱們這一曲《笑傲江湖》?似乎”笑傲江湖“再無和《廣陵散》有關係。

其實這便是減字譜的妙處所在,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必生“,所謂”情動於中,故形於生“,減字譜和西方的五線譜不同,他是一種不直接記錄音高,不標明具體速度、節奏和節拍的記譜形式,在彈奏的時候有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極大地體現了古人”有規無矩“的思維,也因此,同一首曲子,可能會出現輕快、綿長、清談等等差別,這就好比宋詞元曲的”排名“下的不同風格的詩歌。也因為如此,除卻個人,古琴不同派別對於琴曲也有不同開發,出現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曲子。

而曲洋、劉正風,截取了《廣陵散》凡二十餘節中的一節,做了小曲”笑傲江湖曲“,其中節拍、輕重緩急都是迥乎不同,也就有了”《廣陵散》縱情精妙,又怎及得上咱們這一曲《笑傲江湖》“的說法,這一曲,體現了曲陽和劉正風畢生的心血,也就是說,一個琴人,一生所學的體現。怎麼能說不是藏了”音樂“絕學。須知綠竹翁和金刀王家的師爺雖通曉音律,確實不能奏響此曲子的。

彈出自己風格的曲子,如此之難,也就應驗了文人奏古琴的行話”大麴三年,小曲三月“。

令狐沖的“辟邪劍譜”裡真藏了“絕學”

”減字譜“背後的中國哲學思想

在中國哲學語境之中,”和“是重要的核心名詞,有調和清濁、陰陽、長短、大小、君臣、父子等矛盾的含義,在創造”和“字的時候,就賦予了它深邃的含義。音樂,是在文字之前就產生了媒介。”琴者,禁也“一語中,所謂的”禁“就是身心之和,禮樂之和。作為記載音樂的減字譜,拆字合一的行為,不由想起書法中”天人合一“的書寫。

自古就有”鄭聲“”雅樂“之間對抗的雅俗二分狀態,古琴作為”雅樂“的代表,對於來自民間、或者少數民族的地方俗樂採取著抗拒的態度。但是在民國年間,古琴梅庵派的巨擘王魯賓,將山東小調改編,雖然原曲刻畫了山東夫婦打情罵俏的過程,但是同一曲譜,配上李白詩《關山月》成為琴歌,表達邊關風光,征夫思故鄉的內涵。然而自始至終,曲子的主音未變,這便得自於”減字譜“的魅力。對於俗樂的包容能力,”減字譜“將華夏有容乃大的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可謂是一大絕學,文化之瑰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