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華晨宇的成長只有作品?《歌手》中這些被忽略的動作,更讓人歎服

再次回到《歌手》的舞臺,華晨宇說,我不追求排名,我只想與大家分享這些年的成長和思考。而在他演唱的十首作品裡,既讓人見識到了他日趨成熟的演唱、多元化的創作能力,也讓人折服於他的境界和格局。但一向追求極致的華晨宇帶來的突破遠非如此,他的成長其實還有在唱作光環下被很多人忽略了的肢體表現力。

華晨宇的成長只有作品?《歌手》中這些被忽略的動作,更讓人歎服

《歌手·當打之年》現場

有種成長叫用肢體刻畫角色

《歌手·當打之年》第二期競演中,華晨宇選擇了一首充滿暴力美學意味的搖滾歌曲《鬥牛》。演唱結尾扯斷項鍊的祭奠動作可謂直接人心,但肢體表演的完整性同樣讓人歎服。

這首歌在立意上,將鬥牛士與公牛兩個生命放在對等的角度。詮釋時,華晨宇透過開場俯身低頭,以手做角的姿勢將人帶入殘酷的鬥牛世界。隨著他的肢體動作,彷彿眼見主角之一:帶有原始野性的公牛飛奔而出;伴著他的聲音,耳邊震盪的是不甘與暴怒的生命在嘶吼。接著在眾人的注視下,他又轉而起身,長矛般筆直的手臂大力一揮,似握利器又似揮舞挑逗紅布的鬥牛士霸氣登場。

往復之間,鬥牛士與公牛的世界相互交織卻又各自完整。而藉由他的演繹,人們看到的是跳動的生命如何在荒誕的較量中逐漸冰冷。所以在悲歌四起的祭奠後,才更懂他最終爆發的拷問是多麼有力。

華晨宇的成長只有作品?《歌手》中這些被忽略的動作,更讓人歎服

《鬥牛》

同樣刻畫角色的動作還有第十期上演的《瘋人院/強迫症》,華晨宇用一個反覆叉在腰間或舉起的翻轉手勢,讓歌曲中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卻依然自我陶醉的角色,擁有的全部狂歡與偏執鮮活地展現在眾人眼前。

華晨宇的成長只有作品?《歌手》中這些被忽略的動作,更讓人歎服

《瘋人院/強迫症》

有種成長叫動作隨歌曲收放自如

因為作品中大多是搖滾和RAP曲風,曾經的華晨宇經常給人一種唱歌時手勢動作應接不暇的印象。對此曾有人開玩笑稱,如果綁住了他的右手,他可能就不會唱歌了。而此次在《歌手·當打之年》的舞臺上,針對不同的歌曲氛圍,他的肢體動作變得更加收放自如。

在《歌手》第五期的競演中,華晨宇罕見的唱了一首情歌《我們》。在這首他表示一生只唱一次的歌裡,他只是手握話筒安靜地站著,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在極簡的畫面裡,他對著唯一的鏡頭用深情的目光去詮釋此曲的意義:“這首隻唱給你的歌,我獻上的是最純粹的自己”。

華晨宇的成長只有作品?《歌手》中這些被忽略的動作,更讓人歎服

《我們》

華晨宇的成長只有作品?《歌手》中這些被忽略的動作,更讓人歎服

華晨宇唱哭米希亞

同樣在《歌手》第七期中,華晨宇演唱了一首有著永珍新生意境的原創作品《降臨》。這首歌既像唱詩班口中空靈的聖歌,又似遊吟詩人嘴邊悠揚的民謠,讓聆聽者將與外界對抗的緊繃情緒在旋律中慢慢放鬆。

華晨宇曾說,自己總是會在放鬆且無意識的情況下揣手,而他最終也選擇了拋棄所有干擾動作,用全程將手揣進袖口內最放鬆的姿態,來演唱這首讓人內心歸於平靜的歌。

華晨宇的成長只有作品?《歌手》中這些被忽略的動作,更讓人歎服

《降臨》造型

眾所周知,歌手在演唱時往往都會有自己標誌性的動作。而華晨宇的成長,是在標誌性動作之外,選擇了向全方位展現歌曲世界的道路上繼續開拓。他曾說,任何器樂、乃至聲音其實都是為歌曲而服務的。如今,他將肢體動作也融入其中,只為讓表達更加極致而完整。華晨宇在演唱中還有哪些傳神的肢體動作?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