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為什麼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在我們跟對方討論事情的時候,有的時候對方會跟我們說“這個東西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還是自己去悟吧”。其實啊,這種現象也算是正常的,因為確實是有一些東西不能靠語言表達,只能靠情感意會。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個詞。

這個詞最早是出現在《莊子·天道》這本書,原話是“

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在莊子看來,人們口中表達的意思都是從“道”而來的,而“道”呢又是無跡象可尋的。這跟孔子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有類似的地方。

為什麼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據說在春秋時期,齊桓公在大堂上看書。一個叫做輪扁的老木匠在幹活,看皇帝看得很認真,膽子也挺大,就問大王在讀什麼書。齊桓公說:“我讀的是聖人們寫的書。”輪扁又問:“那這些聖人現還活著嗎?齊桓公說:“他們早就死了。”這個輪扁啊,還真是有膽量,竟然直接懟皇帝說,“既然寫這些書的人早就死了,那您現在讀的就是他們留下的槽粕而已,哪值得你這樣下工夫呢?”齊桓公聽到這話之後,很生氣,跟輪扁說,“你算哪門子的人啊,竟然敢說這種話,你今天要是不給我個合理的說法,死罪處理!”

輪扁這一聽大王著急了啊,就趕快解釋說,“大王,請您先息怒。草民並沒有惡意,也沒有詆譭聖人的意思。我只是用我自己的經驗來說的。您看我做車輪子,這算是一件很細緻的活,砍木頭的速度如果慢了,做出來的輪子就不堅固;快了,又不光滑。一定要做到剛剛好,那麼這個剛剛好,只有我自己靠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才能知道。而且這門技術我也不能教給我兒子,我都70歲了,還沒有接班人。這樣看來的話,古代的聖人們去世了,那麼他們腦子裡一些獨到的思想也勢必是跟著他們一起消失了。而如今我們看到的書,只不過是一些簡單易懂的槽粕而已。”

為什麼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個故事就體現了“言”跟“意”的關係。輪扁認為語言是死的,思想是活的。所以,語言跟思想是兩回事,這也導致了很多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