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一代文豪李攀龍死後,其妻只能買餅為生

大家好,我是嘎達安,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明代文豪李攀龍的故事。

李攀龍 1514年—1570年

李攀龍(字於鱗、子鱗,號滄溟),山東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是明代頗具影響力的文學家。李攀龍的父親李寶(約卒於1522年)有一些資產,為德王朱見潾效力,德王朱見潾為明英宗朱祁鎮(見該傳)的次子,1467年受封地,卒於1517年。據說,李寶將大量錢財浪費在酗酒上,妻子張氏被迫做針線活供養兒子讀書。李攀龍八歲喪父,靠母親辛苦經營才能繼續學業。

一代文豪李攀龍死後,其妻只能買餅為生

1540年,李攀龍中舉人,1544年進士及第,最初被任命為刑部主事,後又輾轉擔任刑部員外郎、北直隸順德府知府他為人磊落坦蕩、一心為公,很快贏得了上司的信任,升為陝西按察司提學副使。當時,鄉人陝西巡撫殷學(字時敏,號虛 川,1532年中進士,1557年—1560年任陝西巡撫)是李攀龍的上司,檄令屬文, 6攀龍怫然拒絕:“文可檄致耶?”恰逢此時,陝西數次發生強烈地震,致使李攀龍受驚,加之思母心切,於是以身體欠佳為由告歸李攀龍在家鄉為自己建造了一棟白雪樓,在那裡與朋友們談經論道。

他的文學聲望日益增長,卻杜門謝客,連著名人物也不例外,因此也樹敵不少,更被視為傲慢無禮之人。李攀龍僅與徐中行、宗臣、吳國倫、皇甫兄弟等其他少數不顧指責的人過從靡間。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王世貞:王世貞因公務前往山東時,李攀龍曾款待過他,還差點破壞了二人的友好關係,因為他把王世貞比作左丘明,而把自己比作孔子。當李攀龍注意到王世貞的反應並意識到自己的一時疏忽造成誤會時,他迅速地把左丘明改為老子。1567年,即隱退十年後,李攀龍擢升為河南按察使。任職後不久,母親過世,於是他趕忙歸家奔喪。在服喪期滿之前,李攀龍也去世了。關於李攀龍的安葬之地有幾種說法:一說他被安葬於濟南南部的一座墓中;而另一則材料顯示其葬於馬鞍山以東;第三則材料稱其墓地位於牛山背後, 後遷至馬鞍山。

一代文豪李攀龍死後,其妻只能買餅為生

李攀龍任職期間不受賄賂,因而舉家清貧,去世時沒有為妻兒留下多少財產。據說,李攀龍最愛的妾室蔡氏在七十歲高齡之時還不得不在濟南城的西郊以賣餅為生。王世貞的從祖王季木目睹了這一場景,並作了一首哀傷的詩,其中兩句為“荒草深埋一代文,蔡姬典盡舊羅裙”。

在李攀龍之前,明代文學界受宋文運動的影響,代表人物為王慎中、唐順之等,他們反對以李夢陽和何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文崇秦漢,詩必盛唐”的文學主張。他們似乎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卻不期遭到以李攀龍、王世貞、宗臣、徐中行、吳國倫、謝榛、梁有譽為首的許多文人的反對。這些人被稱為“後七子”,致力於重揭李夢陽、何景明的復古旗幟。“後七子”最初的領導者是謝榛,但李攀龍在王世貞的支援下最終取代了謝榛,成為領袖。至此之後,李夢陽、何景明、李攀龍和王世貞四人在當時學子們中間極受推崇。不過,他們身上也存在許多缺點,並導致了該流派的最終衰微。一些讀者開始抱怨其褊狹的模仿趨向(“後七子”認為西漢以下之散文,盛唐以後的詩歌,都不值得一讀)以及缺乏個性創新的文學創作;此外,他們的詩歌也經常被指蹈襲古人之作。這些缺點促成了“公安派”的崛起,該派以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為代表。“公安派”的發展壯大,成功阻止了李攀龍及其前輩、同僚繼續主盟文壇。

一代文豪李攀龍死後,其妻只能買餅為生

白雪樓

李攀龍著有《滄溟集》(三十卷,附錄一卷)、《白雪樓詩集》(十卷)、《古今 詩刪》(三十四卷)以及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是否為其所作尚存疑問。 《滄溟集》是李攀龍唯一一部收入於《四庫全書》的著作。他的兩部或三部詩集 在後來被禁燬,因為詩集的輯錄者中包括了乾隆年間為清廷所反感的作家,刊 印於1631年的《明詩選》(十二卷,附錄一卷)即為其中之一。李攀龍的詩歌選 集《唐詩選》(七卷,附錄一卷)收入四百六十五首唐代詩歌,以晚明三種版本為 代表,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十七世紀一位著名的日本學者、收藏家荻生徂徠 (166—1728年)曾經收藏其中一種版本。正如他自己所說(坂西志保譯)那 樣:“王世貞稱李攀龍的詩作就像峨眉山頂的白雪那樣純淨、閃亮。李攀龍所 選的唐詩亦如他自己的詩作風格,卓爾不群又個性鮮明…………李攀龍稱萬物皆不蔽於人心。”他的詩作很少引起西方譯者的關注,只有一首詩例外,被譯為英 文,見於《中國詩詞》(企鵝叢書版)。 李攀龍之子李駒(字千里,號松盤)入為國子監監生,繼承了其父的才華, 成為了一名散文家,並得到王世貞的褒讚。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了,有喜歡小編故事的,可以關注一下小編,感謝收藏!

本文由【百家號/嘎達安】原創,轉載請註明由【百家號/嘎達安】原創,謝謝合作!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