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從小孩到大人:我們的獨立“運動”

共生與獨立

紀錄片《人間世2》的第二集《生日》,講述人類新生命出生之日背後,我們每個人是如何登場的,母親經歷過多少艱難和風險,不禁感慨生命是一場奇妙而冒險的旅程。草原上的小藏羚羊在出生幾十分鐘內,抖抖自己身上溼潤的毛髮,開始學會站立,繼而開始奔跑,大自然的很多動物也是如此。而人類需要在母體的子宮裡孕育十個月才能脫離母體;從出生到學會行走,大概需要一年時間;從被供養到經濟獨立還需要十幾年;即便成年以後,若在社會上遭遇挫折,也會回到父母親人身邊尋求支援。

從小孩到大人:我們的獨立“運動”

人的“獨立”之路漫長而坎坷。李曉文老師在《學生自我發展之心理學探究》中詳細剖析了“在共生關係中實現自我的獨立”這一過程。

“共生”是指“個體完全依賴於他人生存的狀態”,身體上的“共生”如胎兒依附於母親子宮,出生後靠養育者抱著在空間上移動;心理上的“共生”是個體依賴親密的人際關係,自我與親密他人融為一體,不分化不獨立的狀態。

“獨立”是指個體能和他人在心理上區分、有心理的邊界感、適應現實。

我們在成人世界中也常能看到“心理共生”的狀態,如戀愛關係中,一方一廂情願愛著另一方,心甘情願付出,將自我的愛情感受和期待投射給對方,認為“我這樣愛你,你也必須同等愛我”。當愛情破裂時,要麼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要麼心生憤恨,產生報復行為。

健康獨立的狀態是儘管我們互相愛慕,但我是我,你是你,有著相同和不同的成長經歷、心理感受和價值觀念。即使我愛你,你可以選擇愛或不愛,這都不影響我是一個優秀的、有魅力的人。如果我們的愛情不幸破滅了,只是現在以及將來我們彼此分離,不能否定我們曾經的美好回憶。

從共生走向獨立,是學會“現實地理解別人和自己,適應現實環境的過程”。

從小孩到大人:我們的獨立“運動”

“共生”和“獨立”是一對矛盾的概念,具有同一性和鬥爭性兩種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結合,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共生”和“獨立”兩種狀態共存於人的一生中,二者有相互轉化的趨勢,也正是這種鬥爭和轉化促進了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發展。

人要實現“獨立”,就要與依戀的、安全的共生者分離,分離與依附衝突會產生“陣痛”,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我們如何經過這條成長之路?

心理學家瑪勒提出了分離-個體化的階段,揭示了嬰幼兒獨立性發展的過程,雖是嬰兒,卻可作為人的心理獨立過程的縮影。

從小孩到大人:我們的獨立“運動”

瑪勒跟蹤研究38對母子數年,將幼兒心理誕生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自閉階段、共生階段和分離-個體化階段,又對第三個階段作了詳細研究。

1.自閉階段(0—2個月)

客體和個體完全不相干,個體似乎還保留在子宮裡的隔絕狀態一樣。嬰兒分不清人和物,分不清“我”和媽媽。

從小孩到大人:我們的獨立“運動”

2.共生階段(2-6個月)

初步建立起主體與客體的感覺,嬰兒能夠覺察到被懷抱、被撫摸、被餵養。媽媽的動作理解“我”身體內部自帶的,“我”與“媽媽”不分,餓了會有奶吃,哭了會被安慰,慾望與滿足似乎是同一件事,因此嬰兒會有一種“全能”的感覺,覺得自己掌控世界,無所不能。這個階段出現的標誌是社會性微笑。

從小孩到大人:我們的獨立“運動”

3.分離—個體化階段(6-24個月)

分離是指與最初的撫養者形成生理上的分化,個體化是指從最初的照料中脫離出來向獨特個性的人成長。這個階段又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孵化階段(6-10個月)

嬰兒察覺到獨立個體,母親與“我”是不同的。表現為嬰兒開始探索母親的身體,比如吃奶的時候故意咬母親,看到母親有反應就高興。他們還會分辨出生人和熟人,表現出對陌生人的“認生”現象。“共生”從此慢慢消失。

(2)實踐階段(6-16個月)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自己玩,陶醉於自主操作的遊戲中,慢慢地能坐能爬能走,會因為新的視角新的世界而興奮。但是,這一階段的孩子還不能長時間離開養育者,需要“感情充電”,比如玩著玩著,不時回到養育者懷抱(這種感情充電現象成年人也有,如長大後不時回到支持者身邊),歡喜地跑向母親和外界。

(3)複合階段(16-24個月)

這是孩子最矛盾的時期,也是父母的困難期。孩子分離-回返反覆移動,既需要依賴又需要獨立。這時的孩子經常闖禍,養育者會喝聲制止,他們覺察受限,全能感逐漸喪失。比如可以看到2歲左右的孩子走路,母親要抱他,他掙扎著要自己走,母親把他放在地上,他又哭著向母親索要擁抱,顯得矛盾和折騰。

(4)建立物件恆久性(鞏固階段( 24-36個月+)

這一時期母親形象穩定,媽媽的意象和我的意象形成,媽媽不在時,也是愛我的媽媽,只是在別處,所以他們會按照媽媽的形象來工作,按照媽媽的習慣來要求另一個養育者。比如其他人哄睡時,他會說“我媽媽不是這樣拍的”,也會自己給自己唱媽媽的歌。這個階段媽媽的意象和我的意象如果未建立好,就會形成依戀中的矛盾型別。

從小孩到大人:我們的獨立“運動”

在從共生到獨立的過程中,自我意識主要在養育者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中形成。

媽媽有慈祥和焦慮兩面。嬰兒會透過媽媽的反應來定義自己。

有時候媽媽慈愛、高興地親吻我、撫摸我,滿足我的需求,這時的媽媽是“好媽媽”,我是可愛的我,好的我。

而有時候媽媽會焦慮,會發火,會限制我的行動,會大聲訓斥我,這時的媽媽是“壞媽媽”,我是有毛病的、壞的我。

在朝朝夕夕的同媽媽的相處中,媽媽時好時壞,我有時可愛有時可惡。於是兒童逐漸形成了關於媽媽的“好媽媽”和“壞媽媽”的意象,關於“好我”、“壞我”的意象。

第三個自我意象——“非我”形成於高度焦慮的體驗中,被壓抑在個體的無意識行為中。

心理健康的兒童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人格意象的整合,即媽媽是有好有壞、完整的、愛我的媽媽,我是有毛病但仍可愛的我,這也是自信和信任(口唇期、肛門期)品質形成的過程。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兩種育兒觀念,一種是“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好脾氣的媽媽”,另一種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

量變於質變的辯證關係原理告訴我們,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發生質變。“好媽媽”和“壞媽媽”的角色也是如此。媽媽如果一直扮演“慈母”的角色,一味地寵溺,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不加限制,不予斥責,孩子就不會獲得焦慮的體驗,不會感到媽媽和我的分化,全能感會一直持續,久而久之,形成脫離現實的妄自尊大(自戀),受不了別人的批評與打擊,經不起挫折。

同樣的,過少需要的滿足和關懷的感覺,過多的挫折和焦慮,不利於孩子樹立自信並且信任他人。滿足的經驗能夠形成自我,不滿足的經驗同樣也是自我形成的一個成分,挫折和焦慮是發展的一個動力,堅持適量原則,維持其動態平衡。

在個體自我發展過程中,哪些因素髮生了重要作用?如何發揮作用?

答案之一是神秘的情感聯結,那麼,與身邊重要人物的情感聯結關係如何形成的?

建立自我心理學的科赫特認為

人皆有妄自尊大的本能

,人透過人際交往行為來滿足自尊的需求。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人能夠現實得滿足自尊的需要,而自戀的人則虛假的追求自我的價值。

與個體建立了情感聯結,能夠提供同感作用的人稱為自我物件。自我物件分別在強化和分化兩方面起作用,透過強化形成內部的,對自我係統的認識和管理,透過分化形成與他人的區分。自我物件可以進一步分為三種:

映象性自我物件——“我很好!”

像照鏡子一樣,行動之後有反映。母親的反應像回聲似的緊跟在孩子良好和成功的行為之後,形成“好媽媽”、“好我”。母親對孩子的焦慮提供及時的安撫和引導,使其認識到自己的脆弱,控制為所欲為,並且學會平息挫折時產生的焦慮反應。

理想性自我物件——“你很好,我是你的一部分!

藉助關係密切的成人之光輝來對映自己的形象和照耀自己的生活軌道。其作用是提供價值依附的一個源泉,建立情感聯結,滿足自我價值感,獲得努力的目標。缺失者無力、易受挫、理想失落。理想性自我物件的缺失容易完美主義。

密友性自我物件——“我們……”

科赫特晚年發現了病人、嬰兒和成人都存在的情形需要有人相伴、與人相似。夥伴關係是成長的動力,孩子會為受同學歡迎而努力,因此夥伴關係轉變能夠幫助問題學生轉變。

從小孩到大人:我們的獨立“運動”

矛盾始終存在,事物的發展不是直線型的,而是螺旋式上升。

不僅是嬰幼兒期,人的整個一生都在一定層次的依賴中獲得獨立,獨立後又進入新的依賴,是“依賴-獨立-依賴-獨立”的螺旋式上升。自我物件關係在自我由共生到獨立的變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結合前面瑪勒的分離-個體化階段,正如自我心理學家託品總結到:

“在孵化和練習期,兒童需要同感的讚美和映象反應;在複合期,他們需要同感的理解、包容和設限。當物件恆久性形成和俄狄浦斯情結出現時,孩子必須有能力去認同一個他們仍然將之理想化的雙親;在潛伏期,他們需要老師和同伴的認可和讚美;在青春期,他們需要理想化和認同老師、運動員或是明星;在成年的生活中,角色仍然由他人來認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