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可能是因為奶茶劉若英的經歷,“第三者”的頭銜卻怎麼也跟她聯絡不上,但她實實在在的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也許我與你們聽到的八卦不同,眾說紛紜,畢竟娛樂圈不是咱們老百姓能玩兒的,今天你愛她,明天他愛她,後天他愛上了他的她,都是人麼,畢竟演戲需要的是感情投入,投入了感情,哪兒能說停就停,生理、心理能做到的才是變態。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喜歡奶茶,也是很多年了,她的曲子《很愛很愛你》、《原來你也在這裡》、《成全》、《分開旅行》等等都是KTV必備抒情歌曲,不管當時唱給的那個人是否在場,藉著酒勁,浪蕩一把……奶茶的歌曲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跟“愛”脫不開關係,這也是她的稱號來由的原因之一。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嚮往烏鎮,偏偏就是奶茶為了治療失戀的傷痛,甚至已經到了抑鬱自殺的境地,在烏鎮治好了她的傷口,所以免費為烏鎮做了宣傳片,最愛那句“來過,便不曾離開——烏鎮”,真不知道策劃是誰,陪著她太絕。 綜上所述,對這個不煩,不厭的歌手跨界當導演,衝著她的故事融入的電影,跟同事一拍即合,提前一小時訂票走著。 很多人並沒有相對國產片感興趣的慾望,所以這裡還是要交代下故事。 一男一女,北漂,撐不住了,十年以後,見面了,雖然還都深愛著對方,最好的方式,還是分開。 一句話拍成一個120分鐘的電影,你說開不開心?120分鐘就在講述一句話,你說驚不驚喜?120分鐘卻沒有把一句話說完,你說意不意外?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男主見清,女主小曉,偶然的情況下從北京回老家黑龍江的一個小鎮子。 見清的父親一輩子守著一個酒館,每年都等著兒子回家過年,從05年開始,一直到15年,年年等著兒子,只是等著兒子。見清是眾多北漂之一,大學在北京,計算機專業,跟別人一樣,都懷揣著脆弱的自尊和虛假的夢想,同寢室哥仨一起在電腦城租櫃檯維修電腦,闖蕩世界!小曉是個大專生,爹沒了,媽嫁人了,就剩下唧唧個兒一人,來到北京,目的很純粹——嫁個北京人,在北京安定下來。事與願違,往往太有目的的事情,最容易被戳破,小曉不管是找媽寶男的公務員,還是有家室的大老闆,到最後還是唧唧個兒一人。而見清就默默地守著小曉,看著小曉每一次的失敗,見清成功的機率高一點,直到最後終於在一起了。 很可惜這個故事並不是以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為結局,恰恰這是個起點。當夢想碰見飢餓,當理想碰見身無分文,該怎麼選擇?這也是奶茶拍的稱道的地方,她只拍這10年的過年時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感情被現實折磨的不成樣,理想被社會教訓了一頓又一頓,好像油炸臭豆腐,這邊炸完,那邊煎一煎,還不夠爽,再來點佐料……兩個年輕人的心好像一艘木頭船行駛在大海里,經歷了許久的磨練,終於分崩離析了。當他們被人從10平方都沒有的地方趕進了地下室以後,希望就像那一縷照在小花兒上的陽光一樣,渺茫,迷茫,忽略不計。小曉走了,見清醒了,成功了,有錢了,買房子了,有車子了,卻沒有了彼此。片中說得真好……“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除了像《穆斯林葬禮》一樣,奶茶把故事敘事結構新舊空間穿插在了一起。用兩條分支硬把男女主人公兩條平行線拉在了一起:一個是見清創造的遊戲人物“伊恩”和“凱莉”,它代表了夢想,另一個是見清父親的小酒館,它折射了情感。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對於夢想,小曉說,伊恩和凱莉是不能分開的,如果分開了,那他們的世界就是黑白的。所以,片子的之前用彩色,現實用黑白來區分,很有些創意。

對於情感,那個見清父親的小酒館,一直都在哪裡矗立著,老而不朽,卻是個情感滿滿的容器——家。家中每年過年都要給見清蒸他最愛吃的粘豆包,從05年一堆鄰居一起吃年夜飯,對映著男女主兩人的感情蒸蒸日上,到最後15年見清父親獨自一人喝著酒,也預示著男女兩人感情的淡去。當小曉離去,見清發瘋一樣跑到地鐵口的時候,兩人一個車內,一個車外,卻都沒有邁出那一步。他們太累了,每年都重複著說快了,馬上就有錢了……,等有錢了我就會……10年了,激情早已經麻木,誓言早已經扔到了松花江裡喂王八。也真如他們10多年後再相見說的,如果當時在一起,那結局不是離婚,就是出軌,否則就是不成功。也許這就是妻所說的王者榮耀“不組隊定律”——相愛相殺不如相忘於江湖,熟人再多還是唧唧個兒一人單排最可靠吧。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想說的很多,看完了也就忘了,不是印象不深,是寓意太廣,壓根不知道從哪兒下爪。就記得仨個橋段最經典: 1、訴說:男女主坐在他們租來的車裡,不停地笑著流淚,訴說著這麼多年的悲歡離合。笑,是代表他們終於又見到了魂牽夢縈的他或她;哭,是因為他們就算坐在一輛車裡隔著一個掛擋器,卻再也不能向當年那樣釋放無所畏懼的激情,隔開他們的不是距離和時間,而是責任。如果男主真的拉著女主到了房間裡激情滿滿,那這部電影應該就不會上映了。不得不說這裡井柏然和周冬雨的表演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要知道哭著笑跟笑著哭是兩種不同的感覺,兩人轉換自然,情節和對話真的讓我差點無尿點到出醜……只因為不捨得跳過每一幀,每一個24格。 2、同學聚會:男女主把北漂的那點積蓄都換成了禮品送給家鄉的同學們,當年沒有堅持住的兩個室友,卻在背地裡說著不齒的話,這是現在同學會三大現象“舊情復燃”“藉機拍馬”和“背後中傷”之一的“背後中傷”。在我看來,雙方都有錯,又都沒有錯,本身就不該再有交集的人,就別坐在一起了,平時就得裝,該喝酒放鬆的時候還是要裝,鬧到最後都難受,何必呢?何苦呢?還是男主父親說得好:“自己過的好好的就行,虛頭巴腦給誰看?” 唉,人啊…… 3、父親來信:如果說前面的“訴說”是有點鼻子酸酸的,那這裡就是全場最後的終極爆發點。男主父親眼睛越來越不好,卻還在他們分手後,給小曉寫了一份信,信中的言語,點出了人這輩子對感情的無奈,無助,無力和無所謂。車站,眼睛已經瞎了的男主父親,等到男主和他的妻子來了,拉著妻子就叫“小曉,你回來了”,其實,就算瞎了的父親也知道,那不是小曉……具體就不在劇透了,別看著父母老的連遙控器都不會用,但是他們對兒女的感情,都懂,都關心,都過來人都明白,比兒女自己都明白,只是不到說的時候罷了……田壯壯老師,咱不帶這麼搶戲的啊(哭……)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每年年夜飯都會想起以前,你跟著見清在飯桌上的樣子”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就算你倆走不到一塊,我們也是一家人”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緣分這事兒,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如果把這部電影和《致青春》相比,只能說,奶茶還是不如趙薇,畢竟導演真的不是說誰想當都能當的,我相信如果這不是奶茶把親身經歷都糅合在一起的話,應該不會有這麼高的票房,而高票房也不代表這就是一部佳片,就好像王力宏演什麼都不如“戀愛通告”演得好一個道理,因為他們就是再演他們自己,而自己,還需要去演麼?同事姐姐說,故事情節總是帶入不了,我猜也許並不是帶入不了,而是拒絕,迴避,或者本身已經帶入罷了吧……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總結下告訴年輕人:

上學時候能少玩,畢業了就少吃點苦;

畢業了家人能安排工作,就別給自己找不自在,不是說你不行,而是說你壓根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與其半途而廢不如安安穩穩;

如果你是個因為年少某些變故,從小就有很強適應性的孩子,那麼恭喜你,你可以想小曉那樣為了目的去闖,籌碼就是你的年華,當年華賭沒了,剩下什麼,考慮好吧;

別以為買了房子就能隨意支配別人,有這種想法就自抽兩巴掌,老老實實做個怎麼疼愛人的小男人吧。

如果能在戀愛的時候碰見戀愛的人,結婚的時候碰到結婚的人,你是命運的寵兒,反之,勸你早早的相忘於江湖,對抗命運,死路一條……;

古訓有

雲“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沒什麼事兒比父母期盼的眼神,斑白的雙鬢更讓你掛念的了。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哈!我年紀不大,卻經歷頗多,很有資格說這些話。有很多事情,到了年紀,經歷了人生,才能夠回過頭告訴屁股後面的人你的所見所聞,至於他們的選擇,又關我屁事?夢想,感情,現實,這種排序本身就是從年輕到年老的一個過程。“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了我們”,我再加一句“那真的就不錯了。” 不是麼?

那些我們的,後來啊

“見清,I MISS YOU!(我想你)” “小曉,我也好想你!”

“不是的,我是說,我,錯過了你……”

這是部佳片,值得不和愛人一起去看……

相關文章

頂部